:::

媒體專區

:::

從九二海戰探討軍人武德在作戰中之效用-以鴻運計畫為例(張志銘)

從九二海戰探討軍人武德
在作戰中之效用-以鴻運計畫為例
Takenori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ilitary in combat from
the 92 Battle of sea-A Case Study of Fortune Project
海軍陸戰隊少校 張志銘 Chih-Ming Chang
提  要:
民國47年8月23日,中共以數百門大砲,對金門作全面的廣轟猛炸,於是引發了臺海陸、海、空的全面大戰,歷時將近兩個月,國軍獲得壓倒性的全面大捷。而陸戰隊在九二海戰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尤以陸戰隊全體官兵在硝煙彈雨,驚濤駭浪之中,不顧個人生死,突破共軍岸砲封鎖,運補金門及最前線各島,使金門地區軍需、民生物資無虞匱乏,彈械器材源源補給,使前線防禦更加鞏固,後方民心益趨安定,在陸、海、空軍聯合作戰中發揮軍人武德的信念及陸戰隊精神,誓死圓滿達成任務。
關鍵詞:八二三砲戰、軍人武德、戰史、陸戰隊
Abstract
23 August 1958, the CPC with hundreds of artillery pieces, Kinmen comprehensive wide-bombers fierce bombing, thus triggering a comprehensive war in the Taiwan Strait land, sea, air, and took the two months, the national army access to comprehensive victory overwhelming. The Marines in ninety-two naval warfare, plays a key role, especially in the Marine Corps officers and soldiers in the smoke hail of bullets, stormy sea, regardless of personal life and death, to break the blockade of the army coastal artillery, transport complement each frontline Kinmen and Island, Kinmen area required, the lack of people with no fear, ballistic stream of supplies equipment to make the defense more solid front and rear increasingly popular benefits and stability. Marines full faith and spirit, vow to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the task。
Keywords: August 23 battle, soldiers Takenori, war history, Marines

壹、前言
民國47年8月23日,金門對岸中共砲兵陣地,開始鋪天蓋地向金門發動猛烈砲擊,企圖從空中、灘頭、水際,三方面對金門實施全面封鎖,不論是機場、碼頭,都受到無情的攻擊,時間長達三個多小時,事後統計這次砲擊數量達5萬7千餘發,所謂「八二三砲戰」就此正式展開。砲戰開始不久,中共便發現再強大的火力也無法撼動金門守軍的陣地,於是改變戰略,以封鎖料羅灣為主要作戰目標。金門本島,太武山東方的料羅,當時為海空軍基地,戰爭開始,這裡也是戰地與後方聯繫,唯一的補給港灣,中共的砲火封鎖,目的便是切斷金門的補給線,使之彈盡援絕,進而窒息島上14萬軍民同胞。在火網的包圍下,唯一對外通道祗剩下水路,所以料羅灣很快變成雙方火拼的戰場。而海軍陸戰隊在本次作戰中,分別執行了「閃電」、「轟雷」、「鴻運」三個運補計畫,穩定了守軍之心理與激勵士氣,發揮聯合作戰效能,終於獲得最後勝利,在這捍衛國家生存的重要戰役,陸戰隊奉命擔任運補任務,官兵在驚濤駭浪中毫不畏懼,穿過敵人熾盛砲火,在槍林彈雨中的碼頭,不分晝夜搶運補給物資,生死一線間1。充分發揮陸戰隊「三不怕精神」,及「永遠忠誠」隊訓運送物資安全登陸金門,圓滿達成任務。獲得先總統  蔣公嘉許為「英雄中的英雄,好漢中的好漢」,贏得舉世之讚譽2。而本文之目的在探討九二海戰中的鴻運計畫,海軍陸戰隊在三軍聯合作戰中,成功發揮軍人武德的信念與陸戰隊精神,成功圓滿完成此次任務。
貳、臺海戰役之鴻運計畫
一、背景
民國47年8月23日,共軍開始砲擊金門,彈如雨般落下,構成海上、水際、灘頭三重封鎖。我海軍運輸船艦冒險下錨搶灘,然物資(裝備)下卸工作亦難以有效實施,在此情況下,戰地軍需物資日漸缺乏,短期內局面如不能加以改善,補給勢將不繼,則金門防衛堪慮3。九二海戰發生於民國47年9月2日,亦稱為九二臺海戰役、料羅灣海戰,屬於八二三砲戰中規模最大的海戰。為解決金門補給的問題,因此我軍立即與美協防部研商,共同策劃艦艇突破金門封鎖執行運補4。在金門全體軍民英勇反擊及海空軍和陸戰隊兩棲作戰支援下,不僅澈底粉碎中共「解放臺灣」的迷夢,更使其無法自圓「無須五天,至多十天,即可攻下金門」的誑語5。「九二」海戰的勝利,維繫了金門八二三砲戰期間的運補命脈6。「其參戰兵力之規模雖無法與歷史上著名海戰相比,但在敵我海權的爭奪、精神戰力的發揚上,確是一殊值讚佩的海戰7。
二、經過
在此役砲戰中,除陸地上雙方猛烈砲戰外,臺灣海峽之海、空戰役亦相當激烈。我海軍健兒在金門鄰近海域,與共軍發生過多次海戰,共計擊沉共軍魚雷快艇20餘艘,嚴重挫傷敵海軍實力8。九二海戰就是充分地發揮了這種攻擊的精神,在共軍魚雷艇群魚雷的射距之外,就將其擊沉或擊傷,確保本艦及友艦的安全9。
一旦中共封鎖成功,我國將面臨彈盡糧絕的困境,為了突破中共對金門的封鎖,海軍迅速成立六二特遣部隊,由海軍六二特遣部隊兼指揮官黎玉璽中將,受命與美方協商,突破封鎖,實施運輸事宜,補充各式軍品,實施「閃電作戰計畫」,由中美護航我們的運補艦,到金門去運補,此一反封鎖的海上運補計畫前四梯次由「美」字號中型登陸艦(LSM)執行直接搶灘運補,鑒於冒著共軍猛烈砲火直接搶灘,不僅效果不彰,且官兵生命飽受威脅。因此先總統  蔣公召見陸戰隊司令羅友倫將軍,詢及:「是否可以在金門使用LVT來突破共軍的砲火封鎖線,擔任運補工作。」羅司令回答:「「可以,目前LVT妥善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絕沒有問題」先總統  蔣公即命令由海軍陸戰負責,陸戰隊LVT部隊在金門水頭及料羅灣試行登陸成功,於是正式下達執行「鴻運計畫」的LVT運補任務10。
自「閃電作戰」第五梯次至第八梯次任務及其後維持運補的「鴻運作戰計畫」,由艦隊指揮部司令馮啟聰中將繼續執行閃電計畫,更名為鴻運計畫11。均改派坦克登陸艦(LST)載運登陸運輸車(LVT),以艦岸運動方式登陸補給12,第五梯次改由中字號,我運輸船艦駛至距料羅灣4至5浬之泊地13。動用陸戰隊的大批水鴨子(LVT),每輛水鴨子可裝載兩噸軍品,還有500公斤的安全載重量空閒者,把它們由澎湖裝到巨大的中字號登陸艦上,然後由中字號再運到了料羅灣中共砲射程之外,再由中字號登陸艦上下到海裡,以LVT強行登陸來突破中共的封鎖,穿越中共砲的彈幕,駛上灘頭,駛入內陸,把軍品卸入安全儲地,再駛返中字號登陸艦,不畏危險的穿梭在砲火中。英勇的陸戰隊隊員駕駛這裝甲的水陸兩用車輛搬運軍品,成功運補到金門,維持我軍長期作戰能力14。
共軍砲火雖極為猛烈,然擔任運補任務之官兵,皆抱持大無畏精神,不畏艱難險阻,不管在灘頭還是水際,弟兄們必須在密集的火網和衝天的水柱下穿梭閃躲,冒死前進,圓滿完成任務15。先總統  蔣公於48年元旦在國軍戰鬥英雄慶祝大會上,特別宣布:「陸戰隊在金門運補中表現最好,陸戰隊的官兵人人都是『英雄中的英雄,好漢中的好漢』,陸戰隊的軍紀好、保養好、打仗更好,大家回去後要轉告他們,他們個個都是英雄」16。陸戰隊LVT部隊在「八二三臺海戰役」期間,對金門前線的運補任務立了大功,因此戰役結束後,先總統蔣  公頒授榮譽虎旗一面以資表揚。LVT部隊大約有300至400名官兵參戰,除LVT毀損20輛外,有8名官兵英勇殉職17。執行運補任務圓滿成功,粉碎了中共利用砲火封鎖金門之計畫18。民國47年10月31日,中共宣布對金門單日砲擊,雙日休息,而且要求砲擊不造成傷亡19。從此中共每逢單日即對金門展開長期砲擊騷擾行動,一直持續到民國68年中共與美國建交後,金門上空的砲彈,才完全絕跡,宣告砲戰時代結束20。
三、官兵參與臺海戰役的回憶
於金門砲戰期間,迄中共宣布單打雙不打起為止,當時的國防會議副秘書長蔣經國先生,亦曾數次造訪砲火下的金門島群,無視敵人砲火的無畏精神,當時,軍民一體的那種休戚與共的感受,被中共的無情砲火激發出來,感召了金門戰地的全體軍民,憑添了無比的精神戰力。八二三砲戰,我軍在守勢中,獲攻勢之利,在軍事上為一傑出之成就21。
(一)八二三砲戰之戰略意涵22
1.蘇聯藉國際局勢動盪不安,攫取西太平洋鎖鑰。
2.中共藉故出兵轉移民怨,穩定內部情勢。
3.試圖奪取金門,一舉攻克臺灣。
4.試探民主防線,擴大赤化野心。
(二)綜觀八二三砲戰致勝主因,概有幾點23
1.先總統蔣公洞燭先機,砲戰前三日親臨金門前線,指示守軍加強備戰。
2.在砲戰期間,經國先生曾數度親臨前線,冒著危險砲火和風浪,乘蛙人小艇赴小金門,鼓舞士氣。
3.組織「中華民國各界支援金馬前線運動委員會」,以支援前線,軍民一體。
4.各國媒體紛紛派遣記者採訪,報導金門軍民英勇事蹟,公開共軍濫射實況。
5.國軍官兵精誠團結,堅苦卓絕,且砲兵愈戰愈勇,特別是增援8英吋榴砲後,猛烈砲火讓共軍抬不起頭。
6.運用兩棲登陸作戰的方式、使用LST及LVT運補金門,皆是  將公的決定。海軍及海軍陸戰隊貫策執行,圓滿成功24。
7.蔣公不放棄固守金、馬的正確戰略指導,而且是在很早的時候,即已明確堅定宣示三軍官兵週知,從參謀本部、三軍總部,再下至每位戰士,貫徹執行時,士氣高昂,這是成功的重要關鍵之一25。
(三)馬立維將軍(當時為海軍陸戰隊司令部上校副參謀長兼任海軍六五特遣部隊「六五‧二裝載支隊」指揮官)回憶說26
鴻運兩棲作戰運補,由我負責指揮,並策劃、協調、督導運補作戰全般事宜。LVT登陸運輸車改為艦岸運動方式實施,為避免海軍戰車登陸艦遭共軍長程砲火擊中,泊地之安全距離由3,000碼逐次增加至10,000碼以外,LVT泛水必須突破原先之設計(只能行駛6,000碼之限制),幸賴各級幹部均重視平時保養,否則很難克服那次的艱難任務。
(四)張祉福將軍(當時為登陸運輸車營中校營長)回憶說27
民國47年8月23日,共軍突然瘋狂砲擊金門,一直至10月6日,才稍稍暫歇。在「八二三臺海戰役」期間,我於LVT登陸戰車營服務,當時金門主要運輸工作,幾乎都是由陸戰隊負責。由於共軍砲擊十分猛烈,海軍運輸船艦無法搶灘運補,而LVT(俗稱水鴨子)因為體積較小,在艦岸運動期間,較不易成為共軍砲擊且標,一開始時,是派遣登陸運輸車營執行運補任務,後來連登陸砲戰車營也加入運補行列。有關LVT登陸運輸車運補金門前線過程是這樣的,我LVT登陸運輸車內裝妥彈藥、糧秣及衛材後,LVT便陸續裝載於2艘中字號軍艦(即LST戰車運輸艦)內,由左營軍港駛往金門料羅灣。當時從左營駛入金門,LST要航行1天時間,每艘LST可以裝載17輛LVT陸運輸車。當LST航行到料羅外海,接近共軍火砲射程範圍時,就改以LVT進行泛水作業,我們大約是在距離灘岸7,000碼時泛水。LST將艦艏艙門打開,放下跳板,讓LVT登陸運輸車順利泛水後,LST便調頭駛向共軍砲火射程外的泊地待命,而我們LVT則以不規則隊形疏散,冒著共軍猛烈砲火威脅,奮勇駛向灘頭,我們搶灘幾乎都是利用夜晚摸黑進行的,車上只有一盞很小的照明燈,能見度僅2公尺。LVT從泛水到搶灘上岸,航程大約需1個多小時,由於LVT登陸運輸車是水陸兩用,因此可以直接開到陸岸的友軍營區,將軍需及民生物資下卸。
參、軍人武德與聯合作戰文化
一、軍人武德
古人論將,重在「智仁勇」三達德,而孫子增補信與嚴二者合為五德,亦就是我們所習稱的武德,因為將才不論對上對下,或對內對外,最要緊的,是立信與立威。尤其是帶兵,更是要有信有威28。孫子兵法以「將道」闡釋軍人武德,歸納「智、信、仁、勇、嚴」五大德目。國軍教戰總則明示「智、信、仁、勇、嚴」五者為我軍人之傳統武德」29。國軍教戰總則第二條「軍人武德」:『智、信、仁、勇、嚴』,為我軍人傳統之武德。凡我官兵,均當洞察是非,明辨義利,以見其智;誠實無欺,忠貞不移,以昭其信;衛國保民,捨身取義,以盡其仁;負責知恥,崇尚氣節,以全其勇;公正無私,信賞必罰,以伸其嚴。全體官兵更應親愛精誠,明禮義,知廉恥,發揚民族精神,以創造神聖之革命武力30。
軍隊倫理道德教育的工作,乃希望透過教化的效果,使其軍隊無論平、戰時,都能成為一支能發揮正面功能的節制之師31。唯有具備愛國心、高尚品格和道德情操的軍人,才是部隊堅實、穩固的基礎,也才是精神戰力的主要來源32。積極的武德還可以影響軍民關係,使民眾把軍隊看成是自己的軍隊、親如一家,從而提高軍民之間的凝聚力33。前總統馬英久先生曾多次期勉國軍官兵,應該堅持信念、砥礪武德,為確保中華民國國家安全與百姓福祉努力不懈34。一旦明瞭並認同武德的涵義,就會振奮軍人的榮譽心與責任感,激勵他們自覺地、主動積極地維護個人及軍隊形象,而不斷努力,以獲得社會民眾的肯定與個人內心的滿足35。軍人武德教育之目的,係希望透過溝通教化的過程,使軍隊成為一支能發揮正面功能的節制之師。
二、聯合作戰文化
「聯合文化」是指為保障軍隊贏得聯合作戰勝利而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集合;是伴隨聯合作戰實踐活動產生和發展的;是從屬於軍事文化的亞文化36。國軍對「聯合作戰」之定義:「凡兩個(含)以上之軍種部隊,執行共同任務,達成同一作戰目的,所遂行之作戰,不論其階層與指揮關係如何,均謂之聯合作戰。」37美國參謀總長麥克穆倫(Daniel McMullen)上將曾指出:「要建立聯合文化,最高決策階層需要各軍種司令部的合作,從作戰準則、人員培育、參謀學院的課程,到軍官生涯發展方面全部都要考慮到聯合作戰」38。統一事權與團隊合作的軍事行動,而聯合作戰成功的基礎在於作戰前周全的準備與戰力的整合,其中重要項目包括聯合作戰概念、聯合作戰架構、聯合作戰計畫、聯合作戰指揮與管制、聯合作戰演訓、聯合作戰教育及聯合作戰準則等七項,而聯合作戰準則更是聯合作戰邁向成功之關鍵(如附表)39。
軍事武力的運用在早期無所謂陸、海、空軍的分別,因為作戰的唯一目標就是要致勝(這如同,知識是一體),所謂的軍種分工,目的是向人類的學習能力與知識深度妥協,使各軍種能更專注於特有戰術訓練40。教育訓練是一切的根本,和一種學習的方法,而學習既是一種價值觀,也是行為的一種。教育訓練是指使一個人正確、有效、盡責地從事其工作,使其工作品質能獲得持續的改善,並包括使人員成為成功的、專業的人力,在此過程中所使用的一切方法41。海軍戰爭學院聯合作戰系的David K. Richardson則在《聯合職業軍事教育初級階段案例:在美海軍中建設聯合文化》(The case for JPME Phase zero:building a joint culture in the U. S. Navy)一書中更指出:「必須從初級軍官接受委任之前就開始JPME教育,同時加強軍官職業生涯管理,規劃軍官職業發展路線,改變軍種狹隘的自我中心觀,而改變的核心則在於首先要推動聯合文化的基礎教育42。「領導統御」是軍隊精神戰力凝聚、增長與發揚的張本,主在知兵知心,引導部屬個性,朝向正確的方向發展43。在責任、榮譽、國家的最高要求下,充分實現聯合作戰的文化。建構聯合文化的短、中、長期目標,分別為44:
(一)短期:在基礎院校中強化軍事倫理與愛國教育。
1.通識教育課程內容強化。
2.通盤檢討愛國教育和軍事倫理教育的成效,建立三軍院校共同教育準則。
3.結合國外實證經驗配合我國實際情形,聘請國內外專家學者研擬一套軍事論理教育和愛國教育落實方案。
(二)中期:強化政戰幹部在各軍種中的鏈結。
(三)長期:聯合作戰文化體系的成形。
肆、軍人武德在鴻運計畫作戰中之實踐
一、陸戰隊使命與榮譽感
海軍陸戰隊隊訓「永遠忠誠」與陸戰隊的精神,就是「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的三不怕精神標竿,是由陸戰隊第四任司令羅友倫中將於任內(民國46年4月1日)所訂定,其目的是要全體陸戰隊官兵,秉持先賢們的訓勉,自我惕勵,全力為國家奉獻45。不斷激勵每一位陸戰隊隊員,期能成為一位優秀的陸戰隊隊員為榮46。曾胡治兵語錄云:「心誠則志事氣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中庸曰:「誠者,物之始終,不誠無物。」可見忠誠之功效,至為宏大,故永遠忠誠之隊訓,可使陸戰隊永續發展,立於不敗之境47。身為陸戰隊隊員,應秉持者三不怕精神,經由澈底的實踐,就能體會「一日陸戰隊、終身陸戰隊」的榮耀,自始至終48。我們必須以「永遠忠誠」為核心信念,激勵愛國情操,化為精誠團結、犧牲奮鬥的行動,並以「責任為先,榮譽為重」的方針,傳承與發揚陸戰隊的光榮傳統49。
革命軍人的責任,就是「以建民國,為民前鋒」、「夙夜匪懈,主義是從」的責任,是為總理、為主義、為革命,而負責、團結與犧牲的50。而榮譽可以激勵士氣,塑造牢不可破的力量。運動員為了榮譽在比賽時拼全力,軍人在戰場上為了榮譽不怕死51。再以不同的方式將榮譽教育系統地貫穿於教育訓練及生活中,目的是要讓每位官兵逐步樹立一個堅定的信念52。我海軍陸戰隊不同於任何兵種,以「永遠忠誠」做為隊訓,訓練嚴格且忠貞愛國、軍紀嚴明的鋼鐵勁旅,在先進們犧牲奉獻,努力不懈的付出下,奠定堅實基礎,每一個成員皆具有高度的團隊精神與榮譽,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並深膺誓死達成任務之信念,成為陸戰隊最寶貴的精神力量53。也為陸戰隊贏得舉世稱譽與光榮傳統,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的榮耀,存在傳統理念及其最寶貴的內在精神力量,乃是「永遠忠誠」與「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的三不怕精神,造就了陸戰隊大家庭,引領著全體隊員熱愛國家,忠於職守,上下團結一心,奮發圖強,發揚「圓滿達成任務」的文化54。
國軍這種誓死如歸的精神,這是我陸戰隊最寶貴的內在精神力量,也代表著每一位陸戰隊員的內心都深植著「一日陸戰隊,終身陸戰隊」的永遠忠誠信念,每個陸戰隊員都以身為陸戰隊為榮。憑藉著這股內在精神,面對任何任務,必盡其所能去達成55。就因為軍紀嚴整,紀律嚴明,士氣更是高昂,軍容壯盛,足可樹立起精銳之師的精神與士氣:『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永遠忠誠、誓死達成任務』,這些口號也成為陸戰隊的隊訓,直至今日。要求嚴格,訓練精實,陸戰隊之戰力大幅提升,因此,日後得於臺海戰役中建立奇功,揚名中外56。展望未來,陸戰隊官兵更將踵武前賢、繼往開來,做好「打第一仗,立第一功」準備,發揮「一日陸戰隊,終身陸戰隊」的豪情壯志57。
二、軍人武德在鴻運計畫中之實踐
軍人武德的凝聚作用,是軍隊群體長期在軍事實踐和精神生活的累積,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特徵、價值觀念、思維模式,因而具有強大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功能有利於軍隊提高其戰鬥力58。「智、信、仁、勇、嚴」,為我軍人傳統之武德,亦為我軍人基本精神和道德素養(條件)。其中,「智、仁、勇」三者,應涵蘊於每一軍人之本身,是軍隊中每一「個體」所必具;「信」與「嚴」二者,作用於軍隊全體,在結合「個體」成為「整體」,結合多數具有基本德目的軍人,成為堅強無敵的軍隊59。
人類對於戰爭的不同看法,反映出不同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因為戰爭是人類活動中最特殊的現象之一,它一方面代表了人的墮落,一方面又象徵人類追求理想的執著60。戰爭的目的,在獲得勝利。何應欽將軍曾說:「戰爭是交戰雙方的角鬥,這個力量包含著有形的與無形的因素,這就是現代戰爭所著重的整體戰61。武德是一種價值規範,可以約束軍人的行為,它要求軍人須按照武德的要求去行動,就像是一個「道德羅盤」,指引著軍人行為舉止應遵循的指標與方向62。陸戰隊LVT部隊在「鴻運」作戰中,充分表現忠勇、果敢、團結、犧牲的精神,突破共軍猛烈的砲火封鎖,成功地完成了運補任務。而LVT官士兵的精神,就是陸戰隊三不怕精神,誓死達成運補作業,可稱譽為「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智仁勇兼備也。」63亦做到了首任陸戰隊司令楊厚綵少將手訂海軍陸戰隊隊歌中-「水上策飛馬,灘頭建奇功,男兒到此最豪雄」的三句的歌詞,此壯舉是用碧血丹心換來的最高榮譽64。
感念當時國軍官兵流血流汗,維繫臺海安全的貢獻外,更要深切體認這群在砲火下搶運,以血肉之軀前仆後繼的官兵,他們所展現的不僅是精實的訓練成果,還有「視死如歸」、「心如日月氣如虹」的抗敵意志,以及「海上振雄風」的豪情壯志65。在鴻計畫作戰中,生死一瞬間,有人因為恐懼死亡而枉顧他人生存的機會,但還是有仁人義士能捨己救人,發揮公義無私的高尚情操,那是最令人感動的章節66。
伍、結語
軍人是所有職業中最危險的工作者,軍人願意站在槍林彈雨中,不惜為國捐軀,不是靠利誘,也不足靠軍法,而是靠其武德修養建立起對國家的赤誠與大愛67。從「鴻運計畫」任務勝利來看,帶給我們的歷史意義,是為了國家生存奮戰到底的表徵,所建立的,「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的軍人武德信念及陸戰隊同袍之間「一日陸戰隊、終身陸戰隊」的情誼,深化到每個陸戰隊隊員身上。所展現出來的氣魄。展現軍人武德修養,直到現在。所以軍人應保有下列認知與作為:
一、涵養犧牲精神
軍人必須具備敢於為國為民「犧牲」的道德勇氣,能夠堅持捍衛國家、保護人民的神聖使命與信念,而勇於「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因此,犧牲的精神,就是發自內心的良知與血性,表現於外在的忠勇氣節行為,能夠無私無我、不畏艱險、以寡擊眾的精神68。
二、強化精神戰力
藉心理戰略來支持軍事戰略,讓全民清楚認知敵情威脅,團結一致、共禦外侮,展現軍民同心是國家生存發展重要憑藉,同時更能強化精神戰力、昇華全民抗敵意志,促使國家整體力量迅速有效的整合,終能扭轉局面,贏得最後勝利69。
三、健全合理管教
各級幹部對部屬應視同己出,不但應以愛心、耐心照顧部屬。幹部除要建立肯管、敢管、不怕管之心理外,更要做到親兵、知兵,建立革命情感,消除幹部與部屬間彼此的對立與隔閡,如此部屬才能心悅誠服,單位自然凝聚一心,團結和諧。如此才能在真正執行作戰任務時,緊密的團結如手足之情,發揮戰場上團結合作的最佳戰力,達成作戰任務。
四、保密義務
軍人對於職務上所知悉之秘密,負有保密義務。退伍或離職後之軍人對於應保密之事項為證言者,應經服務單位主官之許可,單位主官除認有妨礙軍事利益外,應許可之。退伍後,應經國防部或國防部授權之機關許可70。
伍、在聯合作戰精神方面
鼓勵各官校共同組隊以國防大學為名義參加國內各項大專院校之運動、科技、表演競賽,在學生時代即透過彼此互信、互利、團結合作的實作經驗,開始培養聯合作戰的德行71。並藉生活教育,培養學生成為具備「專業的科技常識」、「明晰的思維邏輯」、「卓越的創造能力」與「優質的領導統御」的現代化軍官,成為國軍未來優秀之指揮管理及科技幕僚人才72。輔以「哲學、科學、兵學」為內涵,以「思想、武德、武藝」為重心,陶冶學生具有忠貞之愛國思想、紮實之學術基礎、強健的體魄與卓越的領導統御能力,使其成為「允文允武、術德兼備」的現代化幹部73。

註1:榮光雙週刊,〈八二三專刊〉,(臺北:民國101年8月23日),A6。
註2:曾志強,〈海軍陸戰隊LVT部隊參與八二三金門砲戰運補戰史〉,《海軍學術雙月刊》,第41卷,第4期,(臺北:民國96年8月),頁136。
註3:國防部史政編譯室編印,《海軍陸戰隊官兵口述歷史訪問記錄》(臺北:民國94年12月),頁215。
註4:謝秀英,〈「臺海八二三戰役」相關影響與國軍致勝要訣〉,《中華軍史學會會刊》,第4期,(臺北:87民國年12月),頁217。
註5:吳孟俊,〈八二三砲戰的省思-歷史要靠自己寫〉,《海軍學術雙月刊》,第42卷,第4期,(臺北:民國97年8月)。
註6:同註1,A6。
註7:蔡振新,〈九二海戰回顧與啟示〉,《海軍學術雙月刊》,第42卷,第4期,(臺北:民國96年8月)。
註8:同註5。
註9:王蜀寧,〈九二海戰回顧與體認〉,《海軍學術雙月刊》,第42卷,第4期,(臺北:民國96年8月)。
註10:同註3,頁123。
註11:青年日報社,《永遠的八二三》,(臺北,民國87年),頁37-38。
註12:宋烔,〈八二三臺海戰役-海運親歷(二)〉,《中華軍史學會會刊》,第4期。
註13:同註12。
註14:劉毅夫,《八二三臺海大捷》(臺北:民國78年),頁161-162。
註15:同註3,頁215-219。
註16:同註2。
註17:同註3,頁220-230。
註18:同註2。
註19:徐宗懋,〈軍門八二三砲戰〉《20世紀臺灣1958》(臺北:民國95年9月),頁8。
註20:參考WCN世界之旅之回到金門之旅及軍事新聞網站莒光園地專區。http://news.gpwb.gov.tw/subpage.asp,http://taiwan.wcn.com.tw/b5/island/kinmen-7.shtml檢索日期:民國105年1月27日。
註21:中研院口述歷史叢書,《羅友倫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研院),頁158。
註22:褚漢生,〈從八二三砲戰之回顧評估外島防衛對國家安全之影響〉,《海軍學術雙月刊》,第42卷,第4期,(臺北:民國97年8月),頁37。
註23:同註2。
註24:同註3,頁127-140。
註25:同註3,頁120-130。
註26:同註3,頁123-130。
註27:同註3,頁220-221。
註28:國防部編,《士官兵級愛國教育讀本》(臺北:編者印,民國85年7月),頁190。
註29:國軍教戰總則第二條「軍人武德」,www.ndu.edu.tw/ezfiles/0/1000/img/49/99376483.pdf,檢索日期,民國104年1月20日。
註30:同註29。
註31:徐星,〈武德人格-武德文化的永恆主題〉《軍事歷史研究》(北京:2004年,第3期),頁145-150。
註32:〈砥礪品德操守 涵養軍人武德〉,《青年日報》,(臺北:民國102年5月28日)。http://news.gpwb.gov.tw/news.aspx?ydn=w2u5S9CJZGAXB%2FzPg%2Fq7aqvDyrJCka%2FDHbFI0ZXj%2BfL7YBJalVgjANtQ8vsXXVlw2hT3PrL2N7SaQMgjG2Z7kFgU1GXG2xQQmouLAEx8jFU%3D檢索日期,民國104年1月20日。
註33:國防部總政戰局編,《現代軍人武德典範選輯》(臺北:國防部),頁9-11。
註34:青年日報,馬總統主持97年三軍五校聯合畢業典禮致詞全文,(臺北:國防部,民國97年7月3日),A2。
註35:唐志龍,《軍人價值觀導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民國98年12月),頁49。
註36:黃筱薌主持,《國軍政治作戰在形塑聯合作戰文化中的鍵鏈功能研究》(臺北:政戰學院政治系,2011年),頁99。
註37:國防部頒行,《國軍軍語辭典-92年修訂本》(臺北:2004年)。
註38:南屏,〈因應未來挑戰 美軍將建立聯合作戰文化〉,《全球防衛雜誌》(臺北:2009年),頁29。
註39:國防部,《國軍聯合作戰要綱(草案)》(臺北:2007年12月),頁1。
註40:呂維理、韓祥麟,〈國軍基礎教育如何涵育聯合文化價值觀-以海軍官學校為例〉,〈第三屆軍事政治學研討會〉(臺北:民國99年9月),頁3-59頁。
註41:張添洲,《人力資源-組織、管理、發展》(臺北:五南出版,1999年),頁78。
註42:Trainor, Bernard E. Jointness,Service Culture,and the Gulf War(JFQ.Winter, 1993年),pp.72-73.
註43:《國軍軍事思想》,(臺北:國防部,民國69年),頁161。
註44:同註40,頁3-43頁。
註45:海軍陸戰隊指揮部,《建國百年陸戰映象》,(高雄:民國99年9月),頁11。
註46:同註45,頁1-15。
註47:高樹安,〈千錘百鍊,永遠忠誠〉,《陸戰薪傳》(高雄:海軍陸戰隊司令部,2005年9月16日),頁258。
註48:同註45,頁11-20。
註49:〈「國家安全無價  人民福祉至上」,前國防部長李傑先生,民國93年9月2日主持慶祝93年軍人節大會講話。〉,《奮鬥月刊》,第613期,國防部青年日報出版社,(臺北,民國93年11月),頁7-9。
註50:有關「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校史」,請參閱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網站,網址:http://www.cma.edu.tw/list_ac.php。檢索日期:民國103年7月20日。
註51:潘憲榮,〈軍事領導箴言與實踐之研究〉,《海軍學術雙月刊》,第42卷,第3期(臺北,民國97年6月1日),頁4-12。
註52:Robart L.Taylor & William E.Rosenbach著,史政編譯局譯,《軍事領導》,(臺北:史政編譯局,民國69年),頁51。
註53:潘世勇,〈從八二三砲戰運補戰史探討陸戰隊未來發展〉,《海軍學術雙月刊》,第42卷,第4期(臺北,民國97年8月1日)。
註54:同註45,頁6-12。
註55:《陸戰薪傳》(高雄:海軍陸戰隊司令部,民國94年9月16日),頁134-135。
註56:陳治軍,〈陸戰精神與時代之脈動〉,《海軍學術雙月刊》,第41卷,第4期(臺北,民國96年8月1日),頁22-31。
註57:同註56。
註58:吳凡等,《中華軍人武德》(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1年2月),頁4。
註59:國防部編,《「當前重要國防問題」答問錄》(臺北:民國88年1月),頁1。國防部編,《國軍軍事思想》(臺北:民國67年4月),頁137-141。
註60:詹哲裕,《軍事倫理學-軍事專業倫理的理念與培塑》(臺北:民國92年),頁121。
註61:三軍大學出版,〈戰爭哲學語粹〉,(臺北),頁16。
註62:王俊南,(第三屆軍人武德與品格教育學術研討會)(臺北:民國101年9月),頁118。
註63:同註2,頁132-134。
註64:同註2,頁132-136。
註65:沈忠邦,<九二海戰對抗敵意志的戰略意涵>,《國防雜誌》,第22卷,第5期,(臺北:民國96年10月1日),頁3。
註66:莊國平,(第四屆軍人武德與品格教育學術研討會),(臺北:民國102年9月),頁91。
註67:盧國慶,(第一屆軍人武德與品格教育學術研討會),(臺北:民國99年9月),頁45。
註68:青年日報社,《青年日報社論選輯》,(臺北:國防部,民國96年),頁274-280。
註69:同註68,頁236-256。
註70:李麟,(第三屆軍人武德與品格教育學術研討會),(臺北:民國101年9月),頁79。
註71:同註40,頁3-55頁。
註72:有關「中華民國海軍軍官學校校史」,請參閱中華民國海軍軍官學校網站,網址:http://www.cna.edu.tw/list_ac.php,檢索日期:民國104年1月22日。
註73:陳永全,〈國軍基礎教育如何涵育聯合作戰文化價值觀—以空軍官校為例〉〈第三屆軍事政治學研討會〉(臺北:民國101年9月),頁3-79頁。

公告日期: 2017-09-08

供稿單位: 司令部/督察長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