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孫子兵法「虛實」觀點淺談1937年淞滬會戰(蕭新民)

從孫子兵法「虛實」觀點
淺談1937年淞滬會戰
From Sun-Tzu”Actual Situation “view On the Battle of Shanghai
張琪閔 上校、蕭新民 上校
提  要:
從《孫子兵法》思想著眼戰爭的勝利,需謀求更長遠運籌帷幄計畫與謀略,而「致人而不致於人、無形無聲、我專敵分、策之作之形之角之及兵形象水」之意涵就能得到兵戎相間最佳闡釋。《孫子兵法》巨著,「虛實」篇以主動造勢為主軸、避實擊虛為概念,運用各種手段迫敵處於我專敵分不利態勢,再建立己方優勢作為勝敵制敵;其概念與西方約米尼、李德哈特所提出「集中兵力於戰場決定點」及「間接路線」有異曲同工之妙;淞滬會戰在八年抗戰中扮演關鍵角色,其目的為迫日分散兵力、轉移作戰重心以開創持久作戰有利條件,此與虛實觀點如出一轍;日軍亦因不識虛實之用而未集注優勢於戰略決勝點,故雖贏得會戰,終致八年戰爭失敗。
關鍵詞:淞滬會戰、主動造勢、知敵知地、避實擊虛
壹、前言
孫子兵法乃我國軍事思想寶典,亦為世界上現存最早、影響層面最廣的軍事理論巨著。流傳至今雖已有2,500多年,但其中包含之戰爭規律、哲理謀略、備戰思想及主動精神等,仍讓各政、商、軍界人士奉為圭臬。尤其貫穿其中之「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及「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之戰略思想,既能以「全」爭於天下,亦能達到降服敵人之目標,實為用兵藝術之最高境界。明代軍事學家茅元儀於其鉅著《武備志》云:「前孫子者,孫子不遺,後孫子者不能遺孫子,謂五家為孫子注疏可也。」1,代表孫子兵法乃集其時代以前兵學思想之大成。
孫子兵法中「軍形」、「兵勢」、「虛實」、「軍爭」等篇皆為軍事戰略、野戰戰略創造有利狀況之作為2。其中「虛實」篇以「主動造勢」為主軸、「避實擊虛」為概念,輔以「佚能勞之,飽能饑之,安能動之」、「形人而我無形」等手段,迫敵處於「我專敵分」之不利態勢,再以己之實擊敵之虛,勝敵制敵。故「虛實」即創造在決戰方面有利態勢,避實擊虛、因敵制勝。約米尼研究腓特烈(Friedrich II)、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等軍事名家戰役所提出的「集中兵力投擲於戰場決定點」3,實際上即「以實擊虛」;李德哈特(Basil Henry Lidde Hart)描述的「間接路線」4,更是進一步與「以迂為直」、「避實擊虛」有異曲同工之妙。
然上述雖可說明近代西方名家思想與孫子戰略思想概念一致,但「虛實」運用能否與現代戰史結合仍未定論。本研究將從虛實精華著手,透過探討中國近代戰史-淞滬會戰之內容,發掘蘊藏其中之虛實運用概念並探討其如何與戰略、戰術結合以扭轉劣勢戰局;另淞滬會戰中日雙方戰力乃極不對稱,然其卻能配合正確戰略獲致最後抗戰勝利5,本研究試圖從虛實運用獲得啟發,結合現今國軍與中共臺海對立之不對稱戰力場景,探究如何在敵優我劣態勢下創造契機,期能建立局部優勢條件,並以此為基點擴張優勢,昇華對防衛作戰用兵方針與建軍備戰作為。
貳、「虛實」觀點回顧
孫子兵法著眼於以軍事行動為主之戰略戰術等軍事思維,內容言簡意賅,十三篇各有主題,卻又前後呼應6。其中「虛實篇」以創造有利態勢為前提、掌握主動為主軸,再配合形敵、動敵、奇正、虛實運用之手段,迫敵於追隨我意志運動之際,暴露己身弱點或陷入「我專敵分」之局部劣勢,繼以將戰力集中投注於此薄弱點上,獲取最大戰果。如西方四大名將之一的亞歷山大(Alexander III of Macedon )在高加米拉會戰(Battle of Gaugamela)中為扭轉兵力懸殊不利狀況,將其主力集中右翼以「斜行序列」向波斯軍左翼打擊,吸引波軍兵力分離並創造局部優勢7;西方兵學大師約米尼鑽研腓特烈、拿破崙戰術戰法,所得結論亦不外「集中主力打擊敵之一翼」8而已。而此用兵精神又與孫子「以碫投卵」之創虛造實、避實擊虛概念如出一轍。
「虛實篇」主要精華說明如何以積極作為產生動敵效果,以主動為核心精神,包含「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出其所必趨」、「攻其所必救」等手段,強調務須「迫敵追隨我之意志」產生動搖重心、暴露弱點之效果,而其目的即己方能以局部優勢的「強點」打擊敵方劣勢之「弱點」,主要理論如下:
一、主動造勢,致人而不致於人
虛實篇:「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也」。所謂致人,就是要使敵人在精神上、行動上無形受我拘束、支配而不自覺。不致於人,就是不受敵人支配,而完全以我自由意志用兵之意9,即爭取主動創造有利態勢並避免被動受制於人。此為虛實運用之精義,張預於孫子兵法十家註中即曰:「致敵來戰則彼勢常虛;不往赴戰則我勢常實。」10;唐太宗與李靖論及虛實運用亦言:「千章萬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於人而已」11。曾任國防計畫局編譯室主任的鈕先鍾先生亦認為孫子所謂虛實即採取行動誘敵犯錯,並在某一點形成弱勢,使我有避實擊虛機會。而此誘敵、動敵之關鍵即為「致人而不致於人」12。
然「致人」與「不致於人」應如何實踐,程國政先生整理、歸納孫子虛實運用之十心法13,包含虛敵五法:利誘引敵、設害卻敵、敵佚勞之、敵飽飢之、敵安動之及用虛五法:出其心虛、趨其意虛、行其防虛、攻其守虛、守其攻虛,其目的即藉主動手段虛化敵人,改變敵我優劣態勢,再趁敵之虛擊敵要害,方能處處制敵,而不受制於敵。
綜上所述,「主動造勢」即藉由「利之」、「害之」等手段,產生「致人」之效果,待優勢條件形成後再尋求敵之弱點並迫其決戰。如史上著名以弱擊強之坎尼會戰,漢尼拔(Hannibal Barca)以輕騎兵及步兵於中央正面且戰且走,誘使魯莽急燥的法羅(Gaius Terentius Varro)率羅馬主力進入不利重步兵發揮戰力之狹小袋口,打亂其方陣隊型,進而以精銳之非洲重步兵迴旋採兩面包圍方式、重裝騎兵由後方切斷退路,終圍殲敵於奧費達斯河(Aufidus)左岸14。
二、知敵識敵,知戰之地
虛實篇:「策之而知得失之計,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亦即在戰前透過「策、作、形、角」等方法探清對手意圖、部署強弱及虛實之處,以為己方擬訂對策或調整部署之依據。換言之,敵我雙方皆知運用虛實,然若無正確情報做為基礎,虛實運用亦無法得其門而入。杜牧註解「虛實」曰:「避實擊虛,先須識彼我之虛實也」15。其涵義即雖知避實擊虛,但敵我戰力消長往往隨時間變換,欲發揮以實擊虛之效,尚須辨明敵我虛實轉換之際;明末戰略思想家何守法註解武經七書論及:「虛實也,彼我皆有之。我虛則守,我實則攻;敵虛則攻,敵實則備。是以為將者,須識彼我虛實。不識虛實而用兵,則當備而反攻,當攻而反守,欲其不敗難矣」16,亦說明若要虛實活用,前提即「知敵識敵」。戰場景況及敵我態勢是動態改變,尤其我以主動作為迫敵追隨產生重心動搖時務須當機立斷,掌握稍縱即逝良機對敵猝然攻擊以求勝利。
前述識敵虛實乃「知敵」作為,孫子另點出「知地」之於大軍作戰重要性:「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軍事地形運用乃「兵之助」,自古至今皆受重視,而瞭解地形又為運用地形之基礎。現今國軍戰場情報準備即將「分析作戰地區」列為其重要步驟之一,並依地形五大要素逐步分析對敵我之影響17。美軍於戰前對作戰地區的研究相當周延,如1944年6月之諾曼第登陸,早在1942年5月英美兩國元首在華盛頓會談時其幕僚群即已完成從英倫三島向歐洲大陸可用之登陸地區分析,隨後更掌握登陸與空降所需天候、潮汐及光度限制,遂選定於6月6日於諾曼第實施登陸18,在知戰之地、知戰之日之先期作為下,獲致空前成功。
三、優勢作為,我專而敵分
虛實篇:「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曾編撰軍官團進修叢書的潘光建先生認為作戰欲求勝利,應「集中可期之必勝兵力」,而欲達成此項原則,即戰術上稱之「優勢作為」19。亦孫子所謂「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之境界。虛實優勢作為應注意集中與節約原則的運用,要形成絕對優勢,必須能把主力及時集中在決勝點上,而此一決勝點一定是敵人的弱(虛)點20。約米尼於「戰爭藝術」中揭示戰爭的基本原理包含「利用戰略上的行動,使我軍重量連續的投擲在戰場的決定點上面」21,意即在已知的決定點上應儘可能集中兵力以主宰戰場。謀攻篇亦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可見集中兵力打擊弱勢對手實為作戰鐵則。然「集中」僅屬我方之行動,欲形成絕對優勢,還需配合「分敵」作為,也就是「形人而我無形」。以內線作戰觀點言,其要旨即「須能造成並保持敵兵力分離」22。因唯有分散敵軍始能將己方相對兵力優勢最大化。
以今日軍事觀點來看,「形人」手段包含運用衛星、空偵、諜報等一切偵蒐手段獲知敵情,或以「威力搜索」及一部佯攻迫敵做出反應而暴露部署;「我無形」則針對敵對我之情蒐手段實施反制,或併用欺敵作為隱蔽我軍企圖。如此我能掌握敵軍部署,遂能集中力量於決定點;敵因無法掌握我軍動向,顧此失彼,自然「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形成兵力分散,澈底達「優勢作為」目的。
四、避實擊虛,因敵制勝
虛實篇:「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用兵趨勢如流水,水之規律是因應地勢避開高處而流向低處,而用兵思維亦應依據敵方部署、慣用戰術戰法等推敲對手虛實以避強擊弱,尤其作戰重心或關鍵弱點之打擊足以影響全般戰局。戰爭無常規,軍情變化如流水一般「無常形」,能因事、因人、因時、因地採取靈活機動的戰術方為「兵形象水」主旨23。李啟明將軍更將「避實而擊虛、因敵而制勝」連貫起來,列為一項野戰戰略創勢理則,希望用「因敵之利」或「因敵之勢」導誤敵軍,製造其後方或戰略要域之空虛,然後我避強乘虛以擊破之24。
其具體實踐可由第一次波灣戰爭得到印證:聯軍地面作戰選擇由伊科邊境以西取攻勢25,且戰前併用欺敵、情報與反情報、祕密機動等手段不斷導誤伊拉克判斷及部署,致行動開始時「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使伊軍在心理上失去平衡,短短100小時即無條件接受停戰協議。
對於避實擊虛之運用,可將孫子思想歸納四項原則:「進則擊虛、退則速退、求戰應攻敵必救、避戰應設疑退敵」。若以現代管理學之「SWOT分析法」加以說明,其中優勢及劣勢為敵我相對之內部強弱因素,機會和威脅則是來自敵軍及戰場環境之外部因素,四項原則以SWOT四個象限劃分如表一26:
當我方戰力屬優勢,且戰場環境利我取攻勢時應在敵弱點方面迫敵決戰;戰場環境不利攻勢作戰時應攻敵必救主導戰場迫敵放棄既有優勢條件;當我方戰力劣勢,而戰場環境未有立即之威脅時當以全軍為首要考量,務須速退以保存戰力;戰場環境出現威脅時應欺敵設疑以退敵,達「我不欲戰敵亦不得戰」之目標。
五、創新思維,戰勝不復
虛實篇:「因形而措勝於眾,眾不能知…故其戰勝不復,而應形無窮。」曹操註曰:「不重復動而應之也。」何氏曰:「已勝之分,不再用也。敵來斯應,不循前法,故不窮。」張預曰:「已勝之後,不復更用前謀,但隨敵之形而應之,出奇無窮也」27。此即說明已為敵所知悉之作戰方法難以取勝,因敵有所備,故有「不循前法」、「不復用前謀」之語。然此並非指所有成功戰術戰法皆已無價值,若能出敵意表,同樣方式仍可奏功。故一切皆須視當時敵情、我軍及作戰環境之改變採取至當行動,此亦為「踐墨隨敵」之具體實踐。如拿破崙以「內線作戰」橫掃歐洲,但屢次使用已遭敵覓得剋制之道,在1813年於萊比錫(Leipzig)終遭聯軍以反內線作戰方式擊敗。然此並非代表內線作戰喪失價值,1914年德軍於坦能堡(Battle of Tannenberg)會戰仍運用內線作戰方式擊敗俄軍28。
現今作戰環境複雜多變,若拘泥以往戰例紙上談兵、墨守固定戰術或戰略原則,將難以適應戰場。李德哈特於其「間接路線」中描述戰略及戰術原則包含「選擇一條敵人最想不到的行動路線」及「沿抵抗力最小的路線行動」29。然僅對敵軍採間接之機動,打擊敵後或側翼,仍未達其「間接路線」之精神。因敵若掌握我之企圖,原先採取之路線就失去「間接」意義:敵人將調整部署,而我預想之奇襲變成單純之直接攻擊。故現今戰略戰術運用,應仍以過去戰史、準則為基礎,結合創新思維,在既有戰術、戰略上因地因敵作相應變化,澈底達「戰勝不復,而應形無窮」之境界。
綜合以上所述,「虛實」觀點應包含:「主動造勢」、「優勢作為」、「知敵知地」、「避實擊虛」及「創新思維」。以主動造勢為核心,知敵識敵為前提,我專敵分、避實擊虛為手段,並輔以創新之思維,打破敵我戰力平衡。而其一切目的又都是為了創造敵我全般或局部之不對稱,收「以強擊弱」之效。虛實主要觀點內容分述如下:
(一)主動造勢
爭取主動創造有利態勢並避免被動受制於人;另藉由各種手段產生「致人」效果,待優勢條件形成後迫敵決戰。
(二)知敵知地
透過情報掌握探清對手意圖、部署強弱及虛實之處,以為己方擬訂對策或調整部署之依據;再配合適切作戰地區分析以為地形運用之基礎。
(三)優勢作為
運用集中與節約原則,將可期之必勝兵力投注決勝點上;另配合分散敵軍作為將己方相對兵力優勢最大化。
(四)避實擊虛
迴避對手優勢並打擊敵作戰重心,或運用「因敵之利」或「因敵之勢」導誤敵軍,製造其後方或戰略要域之空虛,然後避強乘虛擊破之。
(五)創新思維
並非「不循前法」或「不復用前謀」,而是在戰略戰術運用上以戰史、準則為基礎,視當時敵情、我軍及作戰環境之相應變化採取至當行動,即踐墨隨敵。虛實篇主要觀點歸納如表二。
參、戰史例證-淞滬會戰
八年抗戰為中國近代戰史中,耗時最久、死傷最大、抵抗過程最為悲壯之戰爭。我國以劣勢兵員素質、落後武器裝備面對力量優勢差異懸殊的日本,僅憑愛國信念與不屈不撓意志,終以鮮血換得最後勝利。其中淞滬會戰在對日作戰轉變為持久作戰扮演關鍵角色,它是在蔣委員長評估敵我態勢後由我軍主動選擇淞滬戰場發動之會戰。其目的即為迫日軍過早進軍長江以南、分散敵軍兵力與轉移其作戰重心,此與「虛實」觀點中「主動造勢」、「我專敵分」概念如出一轍;而日軍亦因不識虛實之用而未集注優勢於戰略決定點,故最後雖贏得會戰,卻導致作戰重心改變、作戰線被迫延長,終致八年戰爭的失敗。
一、戰前情勢
日本侵華早期策略為「蠶食」,亦即「絕對不能在中國發動全面戰爭」30,但在局部作戰上需使中國感到痛苦屈服,以維護並擴張帝國在華權益。民國21年敵利用「一二八」事變後淞滬停戰協定限制我不得在上海設防,卻大肆構築堅固設施使上海租界成為其堅強據點;我國亦看穿其欲在上海再度發動戰事之企圖,於民國24年起即著手構築淞滬外圍據點及吳福、錫澄線國防工事,迄抗戰前夕除淞滬陣地外各工事多已完成;8月9日日本以「大山勇夫事件」要求我國撤除上海保安隊及其一切防禦工事31,並派遣海軍第1、3艦隊於吳淞一帶集結。我國於8月7日國防會議亦決定全面抗戰,並以一部於華北持久抵抗,主力集中華東攻擊上海日軍。中、日雙方遂調整部署如下32:
(一)國軍
1.第9集團軍(淞滬警備隊改編)各以一部進駐大場、彭浦及蘇州河北岸。
2.第39軍之第56師及江蘇保安團奉命擔任瀏河至江陰地區江防。
3.第88師向東推進,第87師一部進駐吳淞鎮、劉家宅及舊市政府。
4.獨立第20旅於12日晚進駐南翔鎮。
5.第98師於12日由漢口向淞滬地區船運,第57師由嘉興向龍華前進。
6.華北方面:平、津先後為日軍攻佔。8月上旬日軍與國軍在察、綏地區激戰;另一部日軍沿平漢、津浦鐵路南進。
(二)日軍
1.日軍以虹口日軍營房為其核心基地;另在公大紗廠、豐田紗廠構成外圍據點,並控制地區內碼頭為補給及增援準備。
2.海軍第1、3艦隊約30餘艘,分別停泊吳淞口外與黃埔江,以適時支援作戰。
3.日軍於12日前大部進駐租界,主力5,000人則集中於日海軍司令部。淞滬會戰戰前雙方態勢如圖一:
二、參戰兵力
(一)國軍33
1.陸軍:
(1)初期兵力:3個師1個旅(第56、87、88師及獨立20旅)、上海市警察總隊、保安總團、保衛團、江蘇保安團隊(約2個團兵力)、砲兵1個團及1個營,淞滬會戰初期國軍指揮系統表如表三。
(2)增援兵力:約70個師、7個旅及上海、江蘇各保安團隊、輕戰車約1個營,獨立野戰砲兵5個團、2個營。
2.海軍:計輕型巡洋艦、驅逐艦10餘艘,砲艇、魚雷艇20餘艘,合計40艘。
3.空軍:可支援戰鬥之飛機約250架。
(二)日軍34
1.陸軍:
(1)初期兵力:步兵約2,100人、在鄉軍人約3,600人、海軍陸戰隊3,200人、各艦艇抽調登陸人員約5,000人,另準備再抽調2,000至3,000人,總計15,000人,會戰初期日軍指揮系統表如表四。
(2)增援兵力:9個師團、1個旅團、2個支隊、2個步兵聯隊、重戰車約2個大隊、輕戰車2至3個大隊、攻城重砲1個聯隊、野戰重砲兵2個聯隊、野戰砲兵3個聯隊。
2.海軍:
第1、3艦隊約軍艦30餘艘,海軍陸戰隊約3,200人。
3.空軍:戰鬥機、攻擊機、轟炸機等合計總兵力2,700架35。
(三)雙方戰略構想
1.國軍:
民國26年8月7日之國防會議即制定「從事持久消耗戰,爭取最後勝利」36的國防方針,並頒發戰略構想:「國軍以保衛政經要地及誘致消耗敵人之目的,初期以優勢兵力,迅速圍殲上海市之敵,使其爾後增援登陸困難。如敵援軍登陸成功,則集中重兵予以打擊,迫其追隨我軍行動,使其主力向淞滬地區轉用後,即改取守勢,並利用既設國防工事,實施逐次抵抗,破滅其速決之企圖」37。
2.日軍:
初期以不擴大戰事及保僑之目的,以有限兵力於上海市區外圍迅速擊滅國軍,就地解決上海事件。若戰事擴大,則以有力部隊於國軍側翼登陸,力求速戰速決38;藉奪取武漢、徐州,利於打通平漢鐵路,可將中國東西分斷,進一步奪取漢口以東長江下游最富庶地區人、物力,削弱中國持久力量39。
3.雙方構想評析:
綜觀雙方戰略構想,國軍方針確實符合「持久消耗」概念,且初期以優勢數量兵力圍攻淞滬,可發揮兵力集中優勢;敵增援抵達後改採逐次抵抗方式消耗敵軍,能充分利用廣大空間之地略條件。此戰略構想亦包含下列四點利益:
(1)使華北日軍增援上海,分散兵力:日軍主力原集中華北,以日駐上海之海軍陸戰隊恐遭圍殲之虞迫日軍分散兵力增援上海。
(2)可迫使日軍改變作戰線,暴露戰略翼側40:迫誘日軍增援上海後,藉逐次抵抗誘其向西深入,可拉長日軍作戰線,使其暴露戰略翼側。
(3)以空間換取時間,將漢口以東人、物力西遷建設抗戰基地41:日軍原可快速奪取武漢等心臟地帶,切斷我主力與東南沿岸資源;改變作戰線後拖長日軍進軍武漢時機,爭取物資西遷寶貴時間。
(4)可待國際情勢轉變為對我有利42:若能打破日軍速決企圖,即可能爭取俄、英、美等大國之實際支持,增加我抗戰成功公算。
反觀日軍初期欲以有限兵力牽制我淞滬主力並威脅南京,以策應華北主要作戰;然卻因錯估國軍實力而不斷向上海地區逐次投入增援,實與速決目的背道而馳;且兵力逐次投入無法取得決定戰果,終使國軍能以持久作戰迫敵屈服。
三、作戰經過概要
(一)國軍圍攻時期(8月13日至8月20日)
民國26年8月13日夜,軍事委員會令第9集團軍於次日拂曉開始攻擊虹口之敵43。第9集團軍總司令張治中決心先奪取寶山橋、八字橋及滬江大學等要點,後為15日發動總攻擊之支撐。14日入夜後,第87、88師先後奪取八字橋、持志大學及滬江大學要點,並持續壓迫敵於京滬鐵路沿線至持志大學之線與楊樹浦市街內,奪取圍攻線要點之目的業已達成44;8月15日晨以第87、88兩個師及上海市警察、保安團隊對日軍發起攻擊,重點指日海軍陸隊隊據守營房,然因日軍海空優勢,且工事堅固,國軍攻勢遭受頓挫;16、17日國軍調整部署後再興攻擊,戰況激烈,87師之一部突抵至虹鎮一線,奪取日海軍操場,惟復因敵全全力反撲而告失敗。然日軍備感壓力,於15日緊急動員第3、11兩個師團45,準備增援淞滬地區。20日晨,國軍利用日軍防禦陣地東西較寬、縱深較小之特性,併列87、88、36三個師向敵陣地中央薄弱處發起第4次攻擊,終突穿敵軍陣地,其一部攻抵至匯山碼頭,惟日軍增援部隊於吳淞、川沙口附近有登陸徵候,國軍考量側翼將受威脅,未能擴張戰果即終止攻擊行動,兵力向北轉用46,國軍圍攻戰鬥經過如圖二。
(二)吳淞至瀏河鎮間反登陸作戰(8月23日至9月10日)
23日晨日軍第3、11師團各以一部分別於吳淞、寶山、川沙口附近地區登陸,擊破該地區守備之江蘇保安團隊後奪取沿江要點。國軍乃以第9集團軍專責上海市區之作戰,吳淞鎮以北歸新編之第15集團軍負責。第15集團軍自8月23日至9月11日間,分向吳淞、寶山、川沙口、羅店、瀏河等方面日軍發起攻擊;同時日軍亦不斷增援,其第3、9、11師團及重籐旅團及番號不明之兩個支隊,均已逐次到達戰場,且在其戰車、重砲及優勢海空軍協力作戰下,國軍傷亡甚大。至9月10日,國軍漸感不支,乃重新調整部署,採取守勢47,吳淞至瀏河鎮間反登陸作戰經過如圖三。
(三)國軍守勢時期(9月6日至11月5日)
9月6日,戰區為限制蘊藻濱以北突入之敵積極南旋並予以各個擊破48,遂調整部署如下:以張發奎集團軍(右翼軍)任杭州灣北岸之防禦;張治中集團軍(中央軍)與陳誠集團軍(左翼軍)於9月14日前退守瀏河鎮-羅店-蘊藻濱-江灣-北站之線。日軍自14日起對該線發動全面攻勢,以主力指向羅店附近。21日再發動攻擊,改重點指向國軍左翼,至10月1日,國軍左翼方面被迫退守楊涇河西岸-陳家行-蘊藻濱之線。此後日軍即集中主力向蘊藻濱行突穿作戰,並續以第13師團、第101師團及戰車聯隊、重砲兵聯隊向該方面增援。國軍在該地區守備部隊,除原有16個師外,並先後以6個師增援,且於22日發動反擊,但未奏功,反遭日軍全面反擊,致陣地終被突破。中央與左翼軍被迫向瀏河鎮-羅店北方-蘇州河左岸至南站轉移,日軍亦因損失重大,攻勢亦暫時終止。至11月5日雙方對峙於瀏河鎮-羅店西方-蘇州河左岸至南站之線49,國軍守勢時期作戰經過如圖四。
(四)杭州灣北岸反登陸作戰(11月5日至11月8日)
11月5日拂曉,日軍以其第10軍在金山衛附近行登陸,擊破國軍薄弱守備部隊(63師之兩個步兵連)後,繼向黃浦江方向進攻。國軍以5個師反擊,戰至11月7日退守黃浦江北岸。8日,日軍擊退107師,由得勝口渡過黃埔江向松江進攻。此時戰區有感松江方面狀況危急且迫誘日軍主力轉用於華東地區之戰略目的已達,為保持戰力持久抵抗,乃下令向吳福線轉進50,杭州灣北岸反登陸作戰如圖五。
(五)轉進作戰(11月8日至12月7日)
第9、19兩集團軍所屬部隊於10日始沿京滬兩側地區撤退,因遭敵空軍轟炸,連絡中斷陷於混亂,撤退勢如山倒。所幸第15、21集團軍固守瀏河鎮至嘉定一線,掩護戰區主力撤退。該兩集團軍於12日夜達成任務後,向吳、福線轉進。日軍初期追擊正面較小,同時以新增之第16師配屬重藤旅團於白茆口、滸浦口登陸,企圖切斷國軍主力退路。13日日軍擊破任江防之第40師,並以空軍猛烈轟炸,威脅轉進中之國軍。第21集團軍判斷狀況後,在未接獲命令情況下斷然命173、174、176師(均不完整)向該方面敵發起攻擊,掩護友軍通過。19日追擊部隊已進抵至常熟、吳興、嘉興之線(達日軍大本營原定之最大極限)51仍未捕捉國軍主力,日軍乃推翻原限制,續向南京方面追擊。戰區續令各部隊向錫、澄線轉進,20日國軍與日軍於吳興激戰,迄26日吳興失陷,第7軍向孝豐轉進,同時第15、21集團軍已自京滬線轉至孝豐附近。此時日第6、18師團向廣德進攻,川軍五個師在長興-廣德阻滯敵達數日,待錫、澄線守軍向南京轉進後,方退至廣德以西山地,淞滬會戰至此結束52,國軍轉進作戰如圖六。
肆、淞滬會戰「虛實」運用分析
一、開闢淞滬戰場創造有利態勢
主動造勢核心精神為創造對己有利態勢,並迫敵追隨我意志於所望力、空時條件下決戰,即「致人而不致於人」。然日軍侵華為一攻勢作戰,國軍易被迫應對攻勢行為而喪失行動自由。故主動選擇開闢淞滬戰場,迫誘敵主力轉用,實為主動造勢作為。
淞滬戰前日軍已控領華北,欲以蠶食策略逐步侵吞中國領土,且沿平漢、津浦鐵路南下更可直趨武漢心臟地區,將中國東西分斷。蔣委員長為改變此不利態勢,決心於淞滬戰場發動大規模會戰。其目的為攻敵所必救-駐上海日軍以吸引其華北之主力轉用。
就國軍而言,若能以優勢兵力圍殲上海日軍並控領要點,可使敵增援部隊爾後登陸困難53;若狀況不利無法全殲日軍,亦可吸引敵華北主力向南增援,迫使日軍作戰線由北向南改為東向西,避免敵直趨武漢同時創造持久抗戰有利條件。此即藉主動手段在不利狀況中創造有利態勢,達「致人而不致於人」之效果,故主動開闢淞滬戰場,攻敵必救以致人來戰,實為「主動創造有利態勢」之舉。
二、掌握敵情與國防工事經營
先期掌握敵情與地形為避實擊虛之基礎,孫子透過「策、作、形、角」探清對手部署強弱與可用地形,從而及早經營戰場並迫誘敵於此不利狀況下決戰,故有「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之論述;此外,知敵作為亦須包含掌握作戰過程敵我戰力消長變化。克勞塞維茲指出攻勢力量必將因佔領領土、維持隨攻勢進展而日益拉長的補給線、增援兵力的分散等而逐漸減弱。若守勢的一方未因遭攻擊而相對削弱,則攻勢必達頂點,而超過此點攻守優劣即將易勢54。
早在「一二八」淞滬停戰後,我政府已看穿日軍絕不僅以侵佔上海租界範圍而滿足,必將捲土重來再啟戰端。為確保淞滬地區之安全,於民國24年即開始預為構築國防工事:龍華、徐家匯、虹橋、北新涇、真茹、暨南新村、閘北車站、江灣、廟行、大場等淞滬外圍要點工事;及吳(縣)福(山鎮)線主陣地帶、錫(無錫)澄(江陰)後方陣地帶、杭州灣南岸鎮海至象山之海岸工事及江陰、鎮江、南京城郊外之要塞工事,且蘆溝橋事變前已大致完成55。而後日軍果於淞滬地區登陸進犯,實為「知敵」而料敵機先,「知地」而先期整備之實例。
杭州灣北岸反登陸作戰後之轉進,亦為掌握敵我虛實變換例證。國軍初期上海圍攻戰乃藉優勢數量兵力,欲趁敵增援部隊尚未到達前一舉圍殲上海日軍。然日軍憑工事堅強固守,其後續登陸部隊不斷到達,迄日第10軍於金山衛登陸後已威脅我側背,敵我優劣易勢。戰區考量誘敵主力轉用目的已達,遂即時下令實施轉進,使日軍不斷向西深入,除藉逐次抵抗保存戰力外,亦迫敵陷入攻勢頂點。迄11月19日日軍雖以有利態勢不斷追擊,先頭已進抵至常熟-吳縣-嘉興之線,仍未能捕捉國軍之主力。
三、集中優勢奪佔圍攻要點
「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孫子強調作戰運用集中與節約原則,將優勢戰力打擊在敵方弱點(敵兵力分散處)上。亦即應集中可期之必勝兵力,打擊對手關鍵弱點。
淞滬會戰之初,上海地區集中3個師1個旅、上海市警察總隊、保安總團、保衛團、江蘇保安團隊、砲兵1個團等兵力,其中包含87、88師、砲10團等接受德國顧問訓練、換裝的調整師及機械化部隊,已集中國軍的精銳56。日軍則僅有以海軍陸戰隊為主的15,000人,就兵力數量而言國軍佔絕對優勢。8月14日會戰開始,第9集團軍先後奪取八字橋、持志大學及滬江大學要點。入夜後續向京滬鐵路沿線、持志大學之線推進,並壓迫敵於楊樹浦市區內,第9集團奪取圍攻線要點之目的業已達成57。回顧當時國軍以落後之武器及相對薄弱戰力,若不能發揮數量優勢,絕不能對敵造成打擊效果;若不能把握敵增援尚未投入、敵兵力相對劣勢之機會,絕不能達圍困敵上海駐軍之目的。
國軍於杭州灣北岸反登陸作戰,則為「優勢作為」之負面例證。淞滬會戰之初,戰區即注意日軍有在長江南岸及杭州灣北岸登陸之可能,並於杭州灣部署三個師、一個旅之兵力。爾後因應作戰發展,為加強浦東地區防禦力量,致金山衛遼闊正面僅一個師-63師防守58。且杭州灣各部隊海防配備,多採一線陣地配置,致處處設防、處處薄弱,備多而力分,終予日軍突破之機。
四、避強乘虛突穿匯山碼頭
「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避實擊虛為孫子戰術思想至野戰戰略運用精華,而其中關鍵即創造與運用敵軍部署或戰略要域之空虛處,避開強點乘隙而入擊破之。
8月18日國軍對虹口和楊樹浦猛烈攻擊後,日軍防禦正面因受強大壓力而向內彎曲。第9集團軍利用日軍防線中央薄弱特性,以三師併列貫穿敵陣地,成功攻抵至匯山碼頭59。此役成功原因即能利用對手正面薄弱處擊敵之虛,而避開兩翼日軍堅強之抵抗,實為戰力劣勢國軍運用「避實擊虛」手段取得之戰術成功。反觀15日至17日三次攻擊重點,均選定日海軍司令部營房之核心陣地、防禦工事及抵抗最堅強處,以強攻強,損失重大,即為未依避實擊虛要領用兵之惡果。
五、秉棄傳統原則創新持久戰略思維
創新思維、戰勝不復之要旨即以過去戰史、戰術原則為依據,視實際作戰環境、敵情以創新、彈性思維作相應變化。國軍在淞滬會戰前已認清雙方戰力不對稱差異,欲採持久戰略消耗敵軍。所謂持久乃相對於速決之概念,理論上需避免決戰保存戰力、消耗敵軍,以待雙方戰力平衡產生變化,即著眼於「使敵方消耗超過己方消耗程度」60。
然國軍於8月14日前將主力向京滬地區集中調動,表面看似違反持久思維孤注一擲,實則結合多方考量,不拘泥「以拖待變」之傳統持久戰略。對日軍而言,國軍主力集中於上海地區已對其駐軍造成威脅,若不增兵恐有被殲滅之虞;另一方面上海附近已集中國軍精銳,若能成功捕殲則國軍再無反抗籌碼,可達其「三月亡華」目標。故主動選擇淞滬戰場並完成決戰態勢,實際上誘迫日軍改變原有利作戰線,更創造抗戰有利態勢。
另就戰術觀點言,日軍亦慣用中央突破戰法而未知「戰勝不復」之妙。其常憑恃優勢地空戰力,集中兵力於一點,先以火力摧毀我方陣地,繼以戰車掩護步兵攻擊前進,造成突破口後再向兩翼席捲61。此種攻擊方式初期雖能發揮先進武器統合戰力,然到作戰中、後期我方亦發展剋制之道。據日軍軍事科長於10月2日之日記中記載如次:「中國步兵戰術之要求,為近接日軍步兵陣線,一旦接近日本步兵陣線後,則可避免日本之陸、海、空綜合火力,捨身進入死地,死裡求生,可謂彼等之步兵戰術」62。由此可見,若不能在戰術上求新求變、戰略上打擊敵未預期方面,縱有精良武器裝備作後盾,亦將付出慘痛代價。
探討淞滬會戰經過,可發現其戰術與戰略運用確能與虛實觀點結合,以達扭轉劣勢、以弱抗強之效。本研究整理其中與虛實觀點相符實例,並綜整歸納如表五,期能供我未來建軍備戰之參考。
伍、「虛實」運用對我防衛作戰之啟發
臺澎防衛作戰係以中共為假想敵,故未來國軍勢必在敵優我劣之戰力不對稱前提下作戰。然若以虛實運用與不對稱作戰觀點思考,國軍仍有形成局部優勢條件:防衛作戰受地理環境影響,作戰地區縱深短淺、空間狹小,所能容納兵力密度亦受影響,限制同一時間內敵兵力投入數量63;四面環海迫敵需採海、空運方式逐次投送兵力,輸運過程難以形成戰力,且易遭攻擊;灘岸戰鬥我方形成內線作戰態勢,較敵更易集中戰力形成局部優勢;作戰地區為我國土範圍,易於早期經營戰場並形朔有利作戰環境。由前述虛實觀點回顧可知主動選擇對我有利戰場乃「主動造勢」之一環,運用各種手段形成局部優勢為「優勢作為」之實踐,避免對手以優勢戰力尋求決定性會戰並試圖消耗敵軍優勢則為「避實擊虛」之作為,即皆屬虛實運用範圍,若能將其與現今時空背景結合,防衛作戰亦能創造決戰前之有利態勢。
臺澎防衛作戰與淞滬會戰場景對比有諸多相似之處,包含總體戰力之極度不對稱、中共與日本皆尋求「戰略速決」以避免耗時過久之不良後果64、我方均擁有「虛實運用」條件等,故若能從淞滬會戰獲得啟發,將其虛實運用結合防衛作戰場景,對我未來用兵方針與備戰作為必能有所助益。
一、選擇有利戰場,殲敵於半渡與灘際
「致人而不致於人」之目的為迫敵於對我有利戰場決戰,故決戰戰場務須選擇利我戰力發揮而又能迴避敵軍優勢之處。在淞滬會戰中,國軍選擇淞滬戰場之著眼即為主動創造持久作戰有利態勢,一方面迴避敵優勢總體戰力,一方面利用初期兵力優勢、淞滬地區既設國防工事及東西廣大縱深,將己方條件發揮至極致。
現今防衛作戰決戰戰場亦應秉淞滬會戰戰場之選擇,迫敵於不利環境下決戰。臺灣四面環海,共軍攻臺必定需經由海、空運輸投送兵力。故決戰區域選定應針對共軍渡海弱點與國軍戰力發揮強點區分兩處,其一是敵主力船團抵達海峽中線,可判明其主力指向又不利敵戰力發揮之處;其二是敵甫登陸實施兩棲突擊,戰力由零點開始增長,我反登陸部隊可發揮統合戰力之灘岸65。此外,迫敵於渡海、登島之兩大攻臺階段予以重大損耗,除能創造爾後作戰有利態勢,亦對其心理產生威懾效果,影響其後續部隊投入決心下達,迫其審慎評估攻臺代價,達有效嚇阻之目的。
二、先期掌握敵情,形塑決戰有利條件
掌握敵情與戰場經營為影響守勢任務達成。淞滬會戰中國軍及早識破日軍企圖,戰前先期經營淞滬地區國防工事,爾後更能識敵我戰力虛實轉換而適時轉進誘敵西進陷入攻勢頂點,達成戰略目的。
就戰場經營言臺灣地形東西較窄,幅員過小,適宜敵登陸西部海灘由北至南計竹圍海灘、竹南迄後龍、臺中迄彰化、岡南、喜樹、海灘等66,且登陸後因交通道路網發達,易於南北兵力轉用;東部除宜蘭海灘外均屬岩岸地形,且中央山脈及雪山山脈形成障礙,不利敵部隊運動。由此可知未來防衛作戰之地面戰場應為西部灘岸,戰場經營重點應為西海岸工事構築,尤其竹圍、竹南迄後龍海灘等利於敵登陸後向內陸發展之處。
就情報掌握言,中共與臺灣僅相隔臺灣海峽,平均寬度只有189公里,戰略預警時間短促,且敵總體戰力遠較我為優,若不能先期掌握敵軍行動與部署,趁敵甫行登陸兵力分離之際即時集中局部優勢擊滅敵軍,或兵力向次要方面錯誤集中,都將無法造成決定性戰果,直接影響防衛作戰成敗,故防衛作戰整備首應考量建立自主有效之聯合指管通資情監偵體系。運用各種高性能情監偵裝備,結合上、下級與平行友軍單位偵蒐機構,構聯立體、綿密情監偵系統網路,以達及早實施戰略預警目的。當敵有進犯徵候,應積極運用海、空及各種電子偵蒐手段,儘早判明敵軍企圖與重點指向,針對敵軍威脅來源實施先制攻擊與應變部署,以創造決戰時有利態勢。
三、辨識對手作戰重心,形成關鍵局部優勢
淞滬會戰中國軍能以劣勢戰力幾近完成匯山碼頭突穿戰,可見即使敵我總體戰力差異懸殊,亦可能形成局部優勢獲致戰果。然局部優勢不一定能保證獲致最後勝利,故防衛作戰需辨識敵全程與各作戰階段重心,配合力、空、時等條件將局部優勢建立在能左右戰局之作戰重心上。
臺澎防衛作戰敵全程作戰重心有二:敵登陸部隊與聯合作戰指揮機制67。就防衛作戰敵軍進程而言,登陸部隊可再劃分海空航渡至突擊登陸與奪取最終戰略目標兩個階段重心:在敵海空航渡至突擊登陸階段作戰環境限制敵兵力逐次投入,泊地船團及登陸舟波亦無強大抗擊能力,故打擊重心應屬載運登陸部隊之運兵輸具,因縱使敵能奪取局部制空、制海及制電磁權,甚或奪取我機場、港口等關節要點,只要登陸部隊及其輸具於半渡之際遭我摧毀,後續灘岸登陸階段將無以為繼;奪取最終戰略目標階段則以海、空行政下卸之登(著)陸部隊為打擊重心,若我反擊部隊能掌握戰機趁敵兵力分離尚未形成戰力之際掃蕩登陸敵軍,則敵對臺作戰之有生戰力將全數就殲。就敵聯合作戰指揮機制言,登陸作戰為典型三軍聯合作戰,成敗端賴其指管統合機制能否發揮,若能發展有效打擊手段,則將能大幅削弱敵整體戰力。
四、強化戰力保存,掌握關鍵打擊時機
避實擊虛之關鍵在找出敵人弱點,避開對手強點,如淞滬會戰之匯山碼頭突穿;就戰略觀點言,初期上海圍攻戰為擊虛,而避免與日軍主力決戰,向錫、澄線轉進為避實作為。臺澎防衛作戰亦應掌握敵相對優劣強點與弱點,區分「避實」與「擊虛」兩階段。
由過去登陸作戰戰史看來,攻勢登陸一方必然具備兵力優勢,並以先期海空制壓增加其登陸成功公算。故作戰初期敵將挾龐大空中優勢兵力對我各重要戰略目標實施精準打擊,摧毀反登陸作戰戰力。此階段應以「避實」為首要考量,除海、空部隊遂行聯合制空、制海作為外,地面部隊應積極運用民間資源,結合現有基礎建設設施實施戰力保存,如作戰地區內大型民間廠庫、隧道設施,以機動靈活之欺敵作為隱真示假,確保後續反登陸戰力完整。
「擊虛」階段應結合作戰重心與關鍵弱點觀念,敵海空航渡階段自船團進入泊地完成突擊登陸舟波編組,其登陸兵力與輸具即形成最脆弱之重心,應以掌握時機聯合三軍火力編成彈幕並形成重點予敵最大損害;突擊登陸與行政下卸階段敵第一梯登陸部隊為其重心及弱點,應趁其兵力前後分離,秉內線作戰思維,利用戰場空間狹小、縱深短淺特性,對多點登陸敵軍於短時間內集結優勢兵力,對敵登陸重點指向予以打擊。另因應敵登陸初期可能採小規模兵力對重要機場、港口行快速三棲突擊68,我反擊部隊亦應縮小兵力編組,編成精簡步、戰、砲、工協同小型機動打擊群,增加靈活彈性,縮短應變制變時間,亦有利於隱掩蔽與戰力保存。
五、跳脫框架思維,建立不對稱優勢
淞滬會戰初期蔣委員長即決定對日作戰方針為持久戰略,向京滬地區集中精銳兵力與主動迫敵決戰看似違反持久戰略消耗不超過敵軍與保存戰力之原則,實則為極具戰略價值之創新作為;如未以優勢兵力對日駐上海軍隊實施打擊,無法迫使其面臨遭擊滅壓力而轉用兵力;若未向京滬地區集中國軍精銳,則無法吸引欲求決戰以解除國軍武裝之日軍改變原先有利作戰線,開創最終抗戰成功契機69。
國軍防衛作戰亦應跳脫框架思維避免與中共軍備競賽。欲建構與中共相當之海空戰力或地面部隊為不切實際之理想,而應以「低度不對稱」作戰角度思考,針對敵尚未形成絕對優勢與關鍵弱點方面發展有效打擊武器,如敵海空航渡階段登陸船團為其重心與弱點,應致力建構柴電潛艦作戰能量,以具強大打擊能力之潛艦為核心,輔以反潛及防空驅逐艦針對致命弱點實施打擊;登陸作戰階段其戰力發揮仰賴聯合作戰指揮機制,故應研建電磁頻譜干擾之資電作戰能量,並優先部署於重要守備地區,壓制、破壞其指管通信系統以瓦解其聯合作戰體系;反擊決戰階段則以打擊部隊戰力完整為首要考量,防衛作戰敵軍勢必取得全面空優,並將以空中火力壓制、摧毀我打擊部隊。故建構足以掩護反擊實施之中、低空防空能量,於戰力保存至反擊發起全程確保我戰力完整,以利後續反擊與決戰。
陸、結語
戰爭勝負並非完全取決於戰力之強弱。古今中外歷來多以寡擊眾、以弱擊強之戰史戰例,而其關鍵即弱勢一方能否迴避對手之優勢並充分發揮己身條件以形成局部之優勢,亦即「避實擊虛」。本文藉研究孫子兵法「虛實篇」之原文內容,結合近代戰史與觀念,將其整理、歸納為「主動造勢」、「知敵知地」、「優勢作為」、「避實擊虛」、「創新思維」等五項觀點;另藉由淞滬會戰戰略、戰術運用之分析,獲得前述虛實觀點之印證,更確立孫子虛實概念之時代價值。
未來防衛作戰國軍之建軍、備戰乃至於戰略運用亦應參考虛實運用概念,包括以戰略主動作為誘敵於不利條件下決戰、儘可能發揮敵必以海空運方式逐次投入兵力、作戰地區限制敵同一時間內投入兵力數量等不對稱優勢,並致力發展共軍尚未形成優勢或打擊其關鍵弱點之科技、武器等,以形朔對我有利戰場與條件,達避實擊虛、勝敵制敵之效。
<參考資料>
一、專書
1.鈕先鍾,《中國戰略思想新論》(臺北:麥田出版社,民國92年11月)。
2.李啟明,《孫子戰略理則的現代戰史例證》(臺北:黎明文化,民國96年5月)。
3.李啟明,《孫子兵法與現代戰略》(臺北:黎明文化,民國78年8月)。
4.蔣緯國,《國民革命戰史第三部:抗日禦侮-第五卷》(臺北:黎明出版社,民國68年4月)。
5.鈕先鍾,《歷史與戰略:中西軍事史新論》(臺北:麥田出版社,民國86年5月)。
6.潘光建,《孫子兵法別裁》(臺北:陸軍司令部,民國79年3月)。
7.曹操等,《十一家注孫子 附今譯‧竹簡兵法》(臺北:里仁書局,民國71年10月)。
8.曾振,《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今註今譯》(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4年9月)。
9.鈕先鍾,《孫子三論:從古兵法到新戰略》(臺北:麥田出版社,民國85年10月)。
10.程國政,《孫子兵法知識地圖》(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8年12月)。
11.陸軍司令部,《戰場情報準備作業教範(第二版)》(龍潭:國防大學陸軍指參學院,民國98年4月)。
12.陸軍司令部,《陸軍作戰要綱》(龍潭:陸軍司令部,民國88年1月)。
13.葉曉紅,《孫子兵法圖解百科》(臺北:漢宇國際文化,民國97年8月)。
14.李啟明,《不戰而屈人之兵-從孫子兵法看兩岸雙贏戰略》(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85年1月)。
15.三軍大學,《中外重要戰史彙編(中冊)》(龍潭:三軍大學,民國87年8月)。
16.蔣緯國,《蔣委員長如何戰勝日本》(臺北:黎明文化,民國74年)。
17.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抗日戰史(四)華東地區作戰》(臺北:史政編譯局,民國83年6月)。
18.戴峰、周明,《1937中日淞滬戰役》(臺北:知兵堂,民國100年1月)。
19.張鑄勳,《中華民國軍事戰略研究:析論現階段臺澎防衛作戰構想》(龍潭:國防大學,民國92年8月)。
二、專書譯著
1.Antoine Henri Jomini,鈕先鍾譯,《戰爭藝術》(THE ART OF WAR) (臺北:麥田出版社,民國85年8月)。
2.Basil Henry Lidde Hart,鈕先鍾譯,《戰略論》(臺北:麥田出版社,民國85年8月。
3.Michael Carver,鈕先鍾譯,《二十世紀名將評傳》(THE WAR LORDS:Military Commande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臺北:麥田出版社,民國85年6月)。
4.C.von Clausewitz著,Roger Ashely Leonard編,鈕先鍾譯,《戰爭論精華》(A SHORT GUIDE TO CLAUSEWITZ ON WAR)(臺北,麥田出版社,民國90年9月)。
三、期刊論文
1.謝游麟,〈孫子兵法「虛實篇」對國軍聯合作戰之啟示〉《國防雜誌》,第24卷,第4期,民國98年11月,頁47。
2.羅慶生,〈抗戰初期國軍發動淞滬會戰的研究-大戰略與戰略理論解析〉《國防雜誌》,第28卷,第5期,民國102年9月,頁98。
3.郭春龍,〈從野戰用兵觀點論抗戰時期的淞滬會戰〉《陸軍學術雙月刊》,第45卷,第505期,民國98年6月,頁28-29。
4.江顯之,〈臺澎防衛作戰之不對稱優勢作為:作戰重心觀點〉《國防雜誌》,第28卷,第6期,民國102年11月,頁51。
5.謝茂淞,〈共軍積極防禦戰略下的空軍戰略、能力與作戰方式〉《國防雜誌》,第28卷,第6期,民國102年11月,頁17。
6.陳勝昌、賀志豪,〈「諾曼第戰役」德軍防衛作戰對我之啟示〉《陸軍學術雙月刊》,第50卷,民國103年4月,頁10-15。

註1:鈕先鍾,《中國戰略思想新論》(臺北:麥田出版社,民國92年11月),頁370。
註2:李啟明,《孫子兵法與現代戰略》(臺北:黎明文化,民國78年8月),頁6。
註3:Antoine Henri Jomini,鈕先鍾譯,《戰爭藝術》(THE ART OF WAR) (臺北:麥田出版社,民國85年8月),頁74。
註4:Basil Henry Lidde Hart,鈕先鍾譯,《戰略論》(臺北:麥田出版社,民國85年8月),頁14-15。
註5:蔣緯國,《國民革命戰史第三部:抗日禦侮-第5卷》(臺北:黎明出版社,民國68年4月),頁83-84。
註6:謝游麟,〈孫子兵法「虛實篇」對國軍聯合作戰之啟示〉《國防雜誌》,第24卷,第4期,民國98年11月,頁47。
註7:鈕先鍾,《歷史與戰略:中西軍事史新論》(臺北:麥田出版社,民國86年5月),頁184。
註8:同註3,頁14。
註9:潘光建,《孫子兵法別裁》(臺北:陸軍司令部,民國79年3月),頁161。
註10:曹操等,《孫子兵法十家註》(臺北:中華出版社,民國58年5月),頁135。
註11:曾振,《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今註今譯》(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4年9月),頁138。
註12:鈕先鍾,《孫子三論:從古兵法到新戰略》(臺北:麥田出版社,民國85年10月),頁94-95。
註13:程國政,《孫子兵法知識地圖》(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8年12月),頁76-77。
註14:同註7,頁182-189。
註15:曹操等,《十一家注孫子 附今譯‧竹簡兵法》(臺北:里仁書局,民國71年10月),頁82。
註16:同註12,頁94。
註17:陸軍司令部,《戰場情報準備作業教範(第二版)》(龍潭:國防大學陸軍指參學院,民國98年4月),頁1-3。
註18:李啟明,《孫子戰略理則的現代戰史例證》(臺北:黎明文化,民國96年5月),頁216-217。
註19:同註9,頁170。
註20:同註2,頁91。
註21:同註3,頁74。
註22:陸軍司令部,《陸軍作戰要綱》(龍潭:陸軍司令部,民國88年1月),頁5之25。
註23:葉曉紅,《孫子兵法圖解百科》(臺北:漢宇國際文化,民國97年8月),頁181。
註24:李啟明,《不戰而屈人之兵-從孫子兵法看兩岸雙贏戰略》(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85年1月),頁344-345。
註25:李啟明,《孫子兵法與波斯灣戰爭》(臺北:黎明文化,民國81年4月),頁142-145。
註26:同註13,頁78。
註27:同註15,頁102。
註28:同註18,頁302。
註29:同註4,頁423。
註30:羅慶生,〈抗戰初期國軍發動淞滬會戰的研究-大戰略與戰略理論解析〉《國防雜誌》,第28卷,第5期,民國102年9月,頁98。
註31: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抗日戰史(四)華東地區作戰》(臺北:史政編譯局,民國83年6月),頁3、8。
註32:三軍大學,《中外重要戰史彙編(中冊)》(龍潭:三軍大學,民國87年8月),頁124。
註33:同註32,頁123。
註34:同註5,頁2-3。
註35:同註32,頁123-124。
註36:同註30,頁104。
註37:同註31,頁23。
註38:同註5,頁12。
註39:蔣緯國,《蔣委員長如何戰勝日本》(臺北:黎明文化,民國74年),頁18。
註40:戰略正面上靠近補給線之翼側,為戰略上之弱點,易遭敵攻擊而威脅補給線之安全。國防部,《國軍軍語辭典(92年修訂本》(臺北:國防部,民國93年3月),頁2之17。
註41:同註30,頁97。
註42:同註30,頁103。
註43:同註31,頁32。
註44:同註31,頁33。
註45:同註31,頁33-38、41。
註46:同註5,頁27。
註47:同註5,頁15。
註48:同註31,頁75-76。
註49:同註5,頁16。
註50:同註31,頁129-130。
註51:同註31,頁166。
註52:同註5,頁18。
註53:同註5,頁84。
註54:C.von Clausewitz著,Roger Ashely Leonard編,鈕先鍾譯,《戰爭論精華》(A SHORT GUIDE TO CLAUSEWITZ ON WAR)(臺北,麥田出版社,民國90年9月),頁218-220。
註55:同註31,頁13。
註56:戴峰、周明,《1937中日淞滬戰役》(臺北:知兵堂,民國100年1月),頁26。
註57:同註31,頁33。
註58:同註5,頁62-63。
註59:同註56,頁42-45。
註60:同註30,頁104。
註61:同註31,頁217。
註62:同註5,頁59。
註63:江顯之,〈臺澎防衛作戰之不對稱優勢作為:作戰重心觀點〉,《國防雜誌》,第28卷,第6期,民國102年11月,頁51。
註64:謝茂淞,〈共軍積極防禦戰略下的空軍戰略、能力與作戰方式〉,《國防雜誌》,第28卷,第6期,民國102年11月,頁17。
註65:張鑄勳,《中華民國軍事戰略研究:析論現階段臺澎防衛作戰構想》(龍潭:國防大學,民國92年8月),頁155-157。
註66:同註64,頁51。
註67:同註64,頁56。
註68:同註64,頁59-60。
註69:同註30,頁107。

公告日期: 2017-09-08

供稿單位: 司令部/督察長室

:::

媒體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