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專區

:::

以孫子兵法的觀點評析:韓信的背水為陣(蔡志銓)

以孫子兵法的觀點評析:韓信的背水為陣
Analyzing from View of The Art of War Battle of JingXing
海軍陸戰隊少校  蔡志銓
提  要:
一、韓信是中國歷史上少見的兵學理論兼實際執行者;楚漢相爭期間,他揭開了悲壯絢麗的戰爭序幕,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定關中;京索阻擊,力挽漢軍頹勢;用兵如神,銳意進兵速戰取勝。楚漢3年10月(西元前204年10月),漢軍和趙軍在井陘交戰,韓信利用趙軍主帥陳餘輕敵之心,不拘囿於兵法,而能在實踐中靈活應用,擺下違背兵家大忌的「背水為陣」。
二、研究孫子兵法的具體詮釋,重新審視該戰役韓信的戰爭藝術。韓信之所以奏捷,除了巧妙利用軍心士氣的因素外,更是因為他戰略運用的高明卓絕,包括正確變換攻守、靈活兵力部署、合理設置陣形、機變實施奇正等。井陘之戰,韓信背水為陣拔旗易幟破趙軍20萬,傑出的軍事成就,為古代戰爭史增添了輝煌的篇章,也確定了他在中國軍事史上,流芳千古的名將地位。韓信既善於謀略,而又能對這些兵法有所創新和發展。所以自漢迄今二千餘年,韓信傑出的軍事思想,一直受到後世軍事家所高度關注。
關鍵詞:井陘之戰、背水陣、韓信、楚漢相爭、孫子兵法
Abstract
1.Han Xin is a rare executor with war theory and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in the Chinese history. During the emperor competition between Chu and Han, he opened a prelude of warfare with tragic and brilliant.The 3rd year of emperor Han of Gao(204 BC), Han and Zhao engaged in JingXing. Han Xin took advantage of Chang Yu’s negligence and did not rigidly adhere to formality of art of war. So he could flexible apply tactics to come up with such a great ideal of“back-watered”.
2.According to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Art of War,re-examine Han Xin’s art of war in this battle. He not only utilized the factor of morale but also applied his extraordinary clever tactics, including the correct transformation between offence and defense, agile and flexible development, a reasonable set of formation and troops used for such a purposeful and surprised.In jingXing battle, Zhao was easily beaten by Han Xin due to amazing tactics, which resulted in his great position of famous general in Chinese military history. Not only did Han Xin inherit the art of war of previous generations, but he also created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It has been 2000 years from emperor Han and Han Xin’s military thinking has been highly concerned by future generations strategist. 
Keywords: Jing Xing battle、back-watered、Han Xin、emperor competition between Chu and Han、The Art of War.

壹、前言
楚漢元年10月(西元前206年10月)秦末大亂,劉邦攻抵灞上,秦王子嬰投降,「秦朝」滅亡。當時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分別形成兩個軍事對壘,雙方為爭奪主宰天下的統治權力,展開了歷史上有名的「楚漢相爭」1。其中「井陘之戰」韓信破趙所創造的「背水為陣」2,成為後世所津津樂道。
韓信不愧是一代用兵大將,區區以三萬士卒,擊破趙國20萬大軍,成為我國歷代戰爭史上一大出奇制勝的將領。世人在歎賞之餘,紛紛探究韓信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原因。其中關注的焦點多為「背水為陣」所激發官兵勇敢作戰的精神,即韓信戰後回答部屬的疑問時所引用孫子的那句名言:「投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3。換句話說,韓信破趙勝利的主要原因就是能在「激勵士氣」上取得成功,如同古人所云:「夫戰,勇氣也」4。
在戰場上,雙方軍隊的士氣孰高孰低,對戰爭的進程與結局佔有關鍵的作用。但是,獲得勝利的原因遠遠不僅止於此。眾所皆知,戰場上的勝利,不只是雙方勇氣的較量,更是鬥智、鬥力的結果。本研究以孫子兵法的具體詮釋與運用的觀點出發,藉由井陘之戰之「背水為陣」的致勝因素來探討,以做為我國軍幹部領導統御及戰史研究之參考。
貳、孫子兵法對軍事思想之影響
一、孫子與兵法十三篇
孫子,名武,字長卿,約與孔子(西元前551年至前479年)同時,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惠民縣)人,以兵法十三篇見於吳王闔閭,吳王闔閭知孫子善於用兵,卒以為將,曾西破強楚、北威齊晉,獨霸諸侯。孫子是我國古代傑出的軍事家,所著《孫子兵法》乃是我國及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兵書,為我國承先啟後的兵學大師,也被視為「兵學聖典」,為古今中外兵家及學者所尊崇5。在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如韓信、曹操、孔明、岳飛等,都從《孫子兵法》中汲取智慧而創造了輝煌的戰績。
自黃帝開國到春秋時期的民族戰爭,孫子融合這些戰爭經驗,完成其兵法十三篇,約六千字,是我國第一部最完整、最系統化的軍事思想著作,對於戰爭原理、原則的闡述,綱舉而目張,曲盡而精微,舉凡戰前之準備、策略之運用、作戰之部署、敵情之研析等,無不詳加說明,完備周延,巨細靡遺6。《孫子兵法》更在世界上流傳甚廣,唐代中期傳到日本,在十八世紀中葉流傳到歐洲,現代更是受到國際上政界、軍界及經濟界人士的廣泛關注與讚譽7。
孫子兵法十三篇包括大戰略、國家戰略、軍事戰略、野戰戰略及戰術運用,也包含治理軍隊、領導統御、作戰訓練、後勤補給、地形利用、提振士氣、戰場心理等實務敘述,同時也兼具政治作戰之謀略、心理、情報、組織戰等,均有相當深入的分析與探討,識為我國軍事史上的經典之作8。
孫子兵法十三篇是中國軍事思想的結晶,其軍事思想的內容,古今不外乎均在建軍、備戰、用兵及戰爭等四種形態範圍內探討與著墨,惟各時代背景因有不同戰具、不同思潮,因此僅在意義或內涵廣狹上有所調整9。從春秋時代的孫子參與吳楚大戰的實戰經驗,足以驗證兵法上的原理與原則,對開創、建立及引領爾後不同時期的軍事思想發揮無與倫比的影響力。
二、孫子兵法十三篇之軍事思想體系意涵與分析
《孫子兵法》共計十三篇,依序為「始計」、「作戰」、「謀攻」、「軍形」、「兵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從戰略至戰術中形成一套具有系統邏輯的軍事思想10。
第一篇「始計」篇,是全文之首,全篇主旨在說明戰爭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強調戰爭的勝敗乃取決於戰前的戰略謀劃,戰略謀劃越精密詳盡,則勝利之公算越大;反之謀劃輕忽草率,則勝利之公算越小。如果毫無計畫,貿然興兵作戰,則難逃戰敗的命運。其戰略謀劃的方式就是以主客觀條件「五事」、「七計」做為分析判斷的標準。「五事」即為道、天、地、將、法。「七計」就是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等七個方面作全盤性的比較。若我方居於劣勢,應立即在缺點上力圖改進;若敵國居於劣勢,則應針對其弱點下功夫。把握各種條件,並在戰爭中積極「造勢」,創造戰略及戰術上的有利態勢,確保戰場上的優勢主動地位,所以勝利是可以在戰前預見的,絕不可貿然發動沒有勝算把握的戰爭。最後列舉12種欺敵誤敵的戰法,其目的在「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出奇制勝,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第二篇「作戰」篇,主要說明戰爭對國家和人民將造成沉重負荷,會造成人力、財力及物力的嚴重損耗,因此主張速戰速決。例如動用千輛戰車、帶領十萬大軍到千里之外作戰,每天所消耗的糧食與費用的支出是非常可觀的。因此,任何一個國家都經不起長時間的戰爭損耗,戰事不能曠日持久,所以作戰時越快取得勝利,就越能減輕國家負擔。因此必須在戰略上速戰速決,並在後勤供應上巧妙的運用「因糧於敵」的策略,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以解決後勤補給困難。最後以「獎賞軍功」、「善待俘虜」來壯大自己的實力,達到「勝敵益強」的目的。
第三篇「謀攻」篇,主要強調以最低的代價,贏得最大的戰果。孫子鑒於當時戰爭對國家生產力造成重大破壞,人民蒙受重大損失,直接影響國家力量。因此主張戰略應以安國保民為宗旨,作戰必須運用謀略的方法與外交的手段,而不與敵人直接交戰,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戰略思想,做為用兵的最高境界。實施「全勝」的方法,在政治上採取「伐謀」、「伐交」的手段,才能「兵不頓而利可全」;不得已而求其次,在軍事上採取「伐兵」、「攻城」的手段,並靈活的戰術作為「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守之」、「不若則能避之」,以求戰場勝利。最後提出爭取「全勝」的五個基本條件,並在篇末揭示「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的軍事規律。
第四篇「軍形」篇,主要說明如何根據敵我雙方物資條件、軍事實力的強弱差異來創造軍事上的勝利態勢。孫子認為敵我雙方力量對比的不同,會對戰爭勝負的結果產生重大影響,所以在戰爭的準備和戰略的態勢上應力求萬全,處於無懈可擊的地位,然後積極尋求敵人可乘之處,給予敵人致命的打擊,以贏得勝利。孫子認為在戰場上依據情勢的變化,靈活採取攻、守兩種作戰形式,在戰爭中制敵機先,這是孫子的「先勝」思想,以實現「自保而全勝」的戰略意圖11。
第五篇「兵勢」篇是《孫子兵法》的軍事指揮學的概說,針對將帥指揮的原則、精妙的指揮技巧及爭取戰場主動權等問題,都有獨特的見解與精闢的論述。與第四篇「軍形」篇有連帶關係,一旦用兵作戰,戰前固然部署各種「先勝」的「形」式,但是如何在戰場上發揮將帥的指揮才能,積極創造有利態勢,出奇制勝的打敗敵人,這就是「勢」的運用。
因此用兵作戰必須做到「以正合,以奇勝」、「奇正相生」、「出奇制勝」的原則12。所以在戰場上的指揮官應盡其智慧,施計用謀,交兵破陣,巧妙的運用攻防、虛實、奇正的變化以達到「全勝」的目的。
第六篇「虛實」篇,主要說明作戰貴在「主動」地位,所謂「致人而不致於人」13,爭取主動,陷敵被動,以達到避實擊虛的關鍵,也是重要的用兵原則。用兵作戰一定要針對敵人的弱點下手,不可硬碰硬的蠻幹。利用各種手段來迷惑和欺騙敵人,以我之長克敵之短,使敵人追隨我方意志,始終處於主動地位,掌握全般戰局,從而奪取勝利。孫子認為,只要樹立起正確的作戰指導原則,並實施適宜的作戰措施,那麼勝利是可預見的,也是可取得的。
第七篇「軍爭」篇,主要論述敵我雙方爭奪取勝的有利條件:有利的戰地和戰機,亦即爭奪戰爭的主動地位。兩軍對峙,敵我雙方在戰爭前盡可能完成部署整備,查察「山林、險阻、沮澤」等地形條件,以爭取優勢。其兩軍爭勝的方略,就是要善於做到「以迂為直,以患為利」,這樣才能後發先至,掌握戰場主動權。孫子要求在爭取主動權的過程中,應善用「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的原則,做好「治心」、「治氣」、「治力」、「治變」等四個環節來掌握主動權,樹立信念,激勵士氣,統一號令,靈活應變,爭取戰機以奪取勝利14。
第八篇「九變」篇,主要論述將帥用兵如何考量各種狀況,適時的做好判斷,充分做好準備,不要寄望於敵人不會來。根據不同的地理條件,指揮官應冷靜思索,隨機應變,進行靈活的指揮,以指導戰爭。說明為將之道應對於利害之分辨,必須詳加思量,保持彈性應變,不可草率決定。並提出將帥有「必死」、「必生」、「忿速」、「廉潔」、「愛民」等五種危險性格與作風,將會危害戰事及產生不利的後果。
第九篇「行軍」篇,主要說明軍隊在山地、河川、沼澤、平陸等四種地理環境行軍作戰及觀察敵情的方法與原則。地形的崎嶇變化會影響部隊行進且產生阻礙,因此在作戰時必須利用地形的特點,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才能發揮戰力。大部隊在運動時,必會展露出各種徵候,孫子詳細列舉32種觀察敵人動靜、虛實的方法。一個經驗豐富的將帥,對於敵情的研判,往往可從敵人軍事活動表現出來的跡象及徵候中發現端倪,而且要善於對各種跡象及徵候作出正確判斷。
第十篇「地形」篇,主要說明「通」、「挂」、「支」、「隘」、「險」、「遠」等六種特殊地形運用及相應戰法15;以及將帥因處置失當,犯了「走」、「弛」、「陷」、「崩」、「亂」、「北」等六種錯誤典型敗兵情況16。在用兵作戰,將帥應重視地形的因素,因為地形利用是贏得勝利的輔助條件,進而論斷「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孫子總結以往戰爭失敗經驗,觀察部隊官兵的素養與訓練,分析六種敗兵的原因。因此軍隊的精良與戰力,有賴於將帥的領導統御。
第十一篇「九地」篇,主在說明「散地」、「輕地」、「爭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圍地」、「死地」等九種戰略地形的特點加以總結;以及在國境之內外的用兵法則17。此篇針對作戰目標及決戰地區內的地理形勢詳加分析外,還闡述奇襲的原則與方法、重視戰場心理以及治軍主張。強調將帥應嚴明軍紀,禁止迷信謠言,重視軍隊的士氣、團結與戰鬥意志。
第十二篇「火攻」篇,主在說明以火助攻的方法來奪取勝利的作戰方式。詳加敘述火攻的種類、條件、方法及應變措施等。孫子把火攻分為「火人」、「火積」、「火輜」、「火庫」、「火隊」等五類18,指出實施火攻應具備「發火有時,起火有日」的氣象條件以及「行火必有因19,煙火必素具」的物資條件20。並提出「必因五火之變而應之」,應當根據五種火攻所引起的敵情變化,運用兵力適時的進行策應,以取得勝利。
第十三篇「用間」篇,主在說明如何充分運用間諜來蒐集情報,並歸納間諜的種類、特點與運用分式。預先偵知敵情,必須派遣間諜以獲取正確可靠的情資。孫子把間諜分類為「鄉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等五類21,分析其特點與各自功用。孫子也指出,與戰爭需要耗費的資源相比較,「用間」的代價反而較少且效益大,應積極使用,並特別強調「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22。
三、孫子兵法之戰爭原理與原則
《孫子兵法》每篇講求原理與原則、每篇充滿戰略與戰術思想。如「不戰而屈人之兵」、「攻其無備,出其不意」、「致人而不致於人」、「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以迂為直,以患為利」、「以正合,以奇勝」、「形人而我無形」等,每句可做為戰略思想,亦可做為戰術思想23。其可概括分類為三項:慎戰與善戰、先知與先勝、主動與奇襲。孫子對於戰爭的觀點,大體以此三項為基礎,可以說是《孫子兵法》的戰爭原理與原則。
(一)慎戰與善戰
孫子對於戰爭的態度極為謹慎,認為戰爭將對國家經濟及人民耗損鉅大、民勞兵困,如果不慎戰,將覆軍亡國;或即戰勝,國庫也已十去九空,人民疲憊不堪。因此主張要善於謀攻,盡量做到「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怒可以復喜,?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等用兵思想,強調統帥應對戰爭問題一定要冷靜客觀的理智來慎重看待,也就是「慎戰」的原理。
孫子兵法十三篇之中,幾乎每一篇都在強調謀定而後動,決不主張輕啟戰端,更不主張濫施攻伐,處處以國家利益為著眼24。孫子對戰爭指導所訂下的結論,即運用伐謀、伐交的手段,以達到克敵制勝之目的。如伐謀、伐交無望時,惟訴諸武力而伐兵;在伐兵的過程中,孫子仍把握「不戰而屈人之兵」之觀念,做到不與敵人正面交戰,而能屈服敵人為至善,即是「善戰」的表現。孫子兵法十三篇提到「善戰者」或是「善用兵者」,共達11次之多,「善戰」即是會打仗;所謂會打仗,首先要懂得戰理,然後始能掌握戰機,應敵無窮,運用原則,出奇以制勝25。
(二)先知與先勝
孫子對於戰爭的「先知」之重要性,如「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而出眾者,先知也」,因此要「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這就是先廟算而知勝負。另「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可見孫子的戰爭原理是建立於「先知」的表現。在行動前力求先知,先知則在先計先算,就敵我雙方的各種態勢加以分析比較,以觀察消長之情形,來預測勝負的可能,因此「七計」、「五勝」都是「先知」之道。
然而戰爭將造成傷亡與損失,對戰勝的一方或戰敗的一方都不會有任何的好處,因此孫子認為戰爭要求其速勝、易勝,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戰果,於是提出「先勝」的概念。如「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的道理。勝兵與敗兵的分別,就是勝兵能掌握住「先勝」的要領,做好萬全的準備,就好像在高處的山澗中放出積水一樣,勢不可擋,自然發揮無比的威力。所以戰爭的勝負,不僅取決於戰時,更要注意「先勝」的部署,以達到速勝、易勝的條件。因此孫子的「先勝」原理的確是制敵機先的最佳途徑26。
(三)主動與奇襲
在軍事行動前,誰能爭取「主動」,誰就有操控勝算的可能,所謂「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掌握「主動」,就可在我所選擇的時間、地點發動攻勢或採取守勢,敵人雖想盡辦法也奈何不得。在我佔優勢時,固然要處處「主動」的打擊敵人;處於劣勢時,更要爭取「主動」。所謂「勝可為也,敵雖眾,可使無鬥」,敵眾我寡、敵強我弱,原本是極為惡劣的情勢,但我若爭取「主動」,則可以點制面,以少勝多,積小勝而為大勝,化局部的勝利而為全面的勝利,所以「主動」是轉敗為勝的契機。歷史上以寡擊眾、以少勝多的戰役都是能夠爭取「主動」才獲得成功,也唯有「主動」能使戰力發揮極致,是孫子最重要的戰爭原理與原則27。
孫子在《始計篇》認為用兵之道,要以出奇制勝為原則,首先要使敵人在精神上、行動上陷於迷惘困惑及無所適從之地步。要達到此目的,自不宜用堂堂之陣,更不能講求倫理道德,因與我相對者,乃為爭生死之敵,因此必須運用權謀詭計,虛實併用,使敵失察,俾利我「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其作戰思維乃以「奇襲」作為戰勝敵人之傑作。
參、楚漢相爭歷史背景與態勢分析
秦末漢初之際,受漢王劉邦拜為大將軍的韓信,可以說是戰無不勝,《漢書補注》引唐朝大將李靖的話說:「張良所學,《六韜》、《三略》是也;韓信所學,《穰苴》、《孫武》是也」。而韓信熟讀兵法卻不為兵法所拘泥,但他所創造的一個經典戰例「背水為陣」卻留名千古,一直為後世兵家所稱道;也讓後世評價為:「言兵莫過孫武,用兵莫過韓信」。
一、戰役發生緣由
楚漢元年8月(西元前206年8月),漢王劉邦登壇拜韓信為大將後,遂按照韓信的戰略構想,盡起漢中之兵以「東鄉爭權天下」28,當時西楚霸王項羽劃地分封各諸侯國區域分布,如圖一所示。在韓信的戰略指導之下,漢軍明修棧道,暗渡陳倉29,還定三秦。勝利後的劉邦躊躇滿志,急欲成就一統大業,乘項羽北上伐齊之機,親自率領諸侯起兵56萬向東進發,一路凱歌,攻下楚都彭城。在驟然大勝面前,劉邦忘乎所以,以為大功即將告成,便開始享受「美人貨賂,置酒高會」,日夜貪歡,盡情享樂30,如圖二所示。
不料,項羽親率大軍回師彭城,使劉邦驚慌措手不及,彭城會戰潰敗後退守滎陽、成皋一帶,最後在韓信的協助下,止住潰敗的頹勢,並與項羽持久對峙31,如圖三、圖四所示。然而,彭城會戰,劉邦損兵數十萬,更嚴重的是原來已經投降和歸附他的諸侯在這時候也都紛紛背漢就楚。漢軍北面的魏、代、趙等國「前徒倒戈」32,對漢軍的側翼構成巨大威脅。
面對這一危險的形勢,劉邦深感側翼大受威脅,為穩定與鞏固拒楚之形勢,乃謀劃舉兵破魏之方針,拜韓信領兵擊魏,消除肘掖之患。伐魏之戰,韓信聲東擊西,避實攻虛,僅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平定了魏地河東52縣,此役既排除漢軍側翼之威脅外,也奠定戰略展開北翼包圍楚國之基礎33。隨後,韓信充分評估了楚、漢雙方的力量對比和客觀形勢後向劉邦提出一個戰略計畫。他說:「願益兵三萬人,臣請以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於滎陽」。這一個建議的確深思遠慮,其戰略意涵是把正面戰場的持久防禦與側翼的進攻相結合,即是攻守併用,運用正面牽制消耗敵人,以側翼進攻發展,最後以戰略包圍來奪取全局的勝利34。劉邦對這一戰略計畫表示贊同,韓信於是著手籌劃進攻趙國。
這時,身為代王兼趙相的陳餘也預感到戰爭迫在眉睫35,便和趙王歇積極謀劃對策。他首先命代相夏說率領代國的全部兵力南下,駐守於鄔縣,阻止漢軍北上或側翼牽制漢軍東下。陳餘和趙王歇則率趙國全部兵力,開赴井陘,以便隨時援救代軍和防守井陘口。針對代、趙聯軍的部署,韓信決定實施襲擊,長驅直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殲滅代軍,消除側翼的威脅。趙軍還沒來得及反應,韓信就擒斬夏說,攻破代國後,欲東下井陘進攻趙國。
二、戰前雙方戰略構想
韓信於楚漢2年8月(西元前205年8月)出兵擊魏,9月即平定魏王豹。可是萬萬沒想到韓信捨近求遠,反而先伐北方代國,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代國殲滅,對陳餘產生不小打擊。
(一)韓信戰略構想
韓信俘虜魏王豹,平定魏國,並向劉邦自請伐趙、齊兩國以包圍楚國,於是破趙之戰興起。劉邦同意韓信率兵繼續向北攻取趙、代、燕等諸侯國,此時劉邦於彭城會戰慘敗後,正在滎陽、成皋一線部署戰略防線。韓信北取燕、趙兩國之戰略路線,亦為戰國時期秦始皇北伐燕、趙兩國之戰略路線。其作戰構想意涵為北伐燕、趙兩國,東取齊國,對楚國項羽形成絕對的戰略包圍,藉由外線作戰以夾攻項羽於滎陽,如圖五所示。面對如此險峻的形式,韓信必然要冒險深入趙國境內與趙國的主力進行決戰,若趙國採持久戰,形式將對韓信不利。因此韓信計畫採速戰速決方式,一戰擊潰趙國主力,使趙國沒有能力抵抗漢軍。
(二)陳餘戰略構想
當韓信破魏時,陳餘為防範韓信北進趙國,馬上調兵遣將,安排部署,並令代相夏說自代國率兵南下以守太原,以阻韓信於太原之南。親自領兵20萬以鞏固井陘間一系列之戰略要域,妄想擊敗韓信一戰成名,並以坐觀楚漢相爭之成敗。
三、井陘之戰的過程與影響
(一)作戰經過
面對韓信率兵進犯,陳餘與趙王歇和謀士李左車率領趙軍20萬馳抵井陘東口外36,築壘據守37。面對龐大的趙兵和井陘口險要的地勢,韓信不敢輕易通過,於井陘口前30里的地方紮營,先遣探卒,探聽消息。此時陳餘沒有派兵控制隘口,而是在隘口附近的地方聚集了20萬大軍嚴陣以待,要等到韓信的軍隊全通過井陘口,才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將漢軍全數殲滅,如圖六所示。
這時,趙軍謀士李左車深思熟慮,向陳餘提出了建議:「韓信橫渡黃河,擊滅魏、代兩國,俘虜魏王豹,活捉夏說,今又企圖消滅趙國,期乘勝追擊,勢不可擋,但我聽說千里運送軍糧,軍隊便難免會餓得面黃肌瘦38。井陘口道路狹窄,戰車不能併行,騎兵不能成列,漢軍一定有糧車跟隨在隊伍的後面,請允許我帶領精兵三萬人,從小道截其運糧車輛,你於井陘東口外構築堡壘準備與漢軍決戰,漢軍因軍糧遭到截斷及喪失退卻回去的道路而無心戀戰39,我想不到10天就可以被我消滅,同時可將韓、張兩人的頭顱送上」40。
但陳餘素以儒家自命,認為義兵不用詐謀奇計,他自負的說:「吾聞兵法十則圍之,倍則戰之,韓信號稱兵數萬人,其實不過幾千人,他不遠千里來攻襲我,路途已經極度使他感受疲憊了,面對這種態勢的敵人都避不擊之,日後面對兵力強大敵人要如何對付,讓其他諸侯認為我膽怯,日後隨便侵犯」41。但善於戰術與戰略的李左車卻不那麼樂觀,他觀察韓信在魏地攻防戰中的傑出表現,證明韓信善於軍事謀略、長於軍事指揮的將才。
韓信派遣的間諜,得知陳餘未採納謀士李左車建議非常高興,即在當天夜裡擬定作戰計畫、分配將士作戰任務及完成作戰準備,並令灌嬰挑選精銳騎兵2千人做為突擊隊,各個手持漢軍紅色旗幟沿小路迂迴至趙軍軍營側翼萆山隱蔽起來做為奇兵,等待趙國大軍出戰後,再乘虛突入趙營將旗幟換成漢軍大紅旗幟;又另派一萬人至治河東岸部署陣地,並將所有的渡河舟具全部放走,背水列陣42。另一方面傳令各軍將士做好心理準備,趙軍巳先行佔領有利地形,如果沒有看到我的主帥旗是不會全力出擊,屆時一場惡戰勢所難免。韓信令副將分頭發給士兵們一些乾糧充飢,並對諸將士說:「今天擊敗趙軍後就可以會餐慶祝」43。漢軍將士們均不敢置信主帥韓信在面對趙軍20萬人,在兵力極大懸殊差距的情況下,竟然發下豪語於今天就能擊破趙軍。
次日拂曉時部隊已部署完畢,韓信大張旗鼓親自率領剩餘部隊向井陘口前發起攻擊。趙軍見韓信兵力少,不堪一擊,爭先迎面應戰。韓信與張耳見時機成熟,假裝招架不住引軍後退,為了達到誘敵的目的,甚至連統帥旗幟都拋棄,向治河東岸所部署的背水陣退卻44。趙軍中計,全軍傾巢而出,爭奪漢軍旗鼓,爭先向前追擊韓信、張耳。此刻韓、張率領漢軍退至背水陣中,會合背水列陣部隊。此時漢軍將士因前有追兵、後無退路,只能與趙軍殊死戰鬥,以一擋十,誓死拼命堅守營陣扺禦趙軍攻擊。在雙方激戰的同時,韓信埋伏在趙軍大營側翼的萆山2千名精騎,見趙營部隊全數傾巢而出投入戰場,立即飛馬突入趙營,佔領趙軍的營壘,拔掉趙國軍旗,插上漢軍紅色旗幟。
這時,趙軍久攻不能取勝背水為陣的漢軍而收兵返回陣營時,驚見營壘都已插滿漢軍旗幟,以為趙王歇已經被漢軍俘獲,頓時驚恐萬分,慌亂遁逃不可收拾,趙將雖斬殺逃卒,但也起不了告誡及嚇阻作用。韓信乘趙軍的潰亂,前後夾擊,趙軍大敗,陳餘與趙王歇率潰敗殘餘之眾,向趙國城都退卻。然而韓信作戰原則,絕不會給敵人任何喘息的機會,於是乘勝追擊,又破趙軍於鄗縣並擒斬陳餘於泜水,趙王歇逃脫,向城都奔竄,也被漢軍俘虜,於是趙國全境盡數為漢軍所平定45。
(二)雙方勝敗原因分析
1.韓信戰勝原因分析:
(1)知彼知己、善用情報:
韓信每次作戰之前都會進行嚴密偵察,不僅從戰役全局的著眼點來考量,做到對敵情、己情瞭若指掌,甚至將敵方將帥性格、軍事謀略、用兵特點都瞭解得一清二楚。此戰,韓信不僅把握戰場局勢,甚至連趙軍統帥陳餘與謀臣李左車的軍事謀略,及其意見分歧也盡在掌握之中。由此可知,韓信善用情報以明瞭敵情,如同「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之道理46。
(2)因敵制勝、奇正相輔:
所謂「兵者,詭道也」47,韓信利用趙軍統帥陳餘不以為然和輕敵心態,智設背水陣,故意示敵以破綻,誘其脫離關隘,趁隙襲取趙軍大營。完美的戰略設計,巧妙的戰術配合,善用欺敵手段,目的在於使敵人暴露弱點,使其鬆懈,毫無防備,終於使趙軍完全喪失優勢和主動地位,在處處被動中遭到全殲,如同「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之道理48。
韓信的背水陣,堪稱中國戰爭史上巧妙運用「奇正相生」原理而取勝的典範之一。在作戰部署上,他半夜派出兩千輕騎,令其各持漢軍紅旗一面,潛伏於趙軍大營附近的山中, 待機攻佔趙營。同時沿治河佈列陣勢,誘敵相攻,這正是兵分奇正的高明之舉,與「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的作戰原則相結合49。是謂「以奇勝」,充分體現出「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哉!」的兵法要旨50。
(3)慎謀能斷、當機力勝:
所謂「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51,當韓信偵知趙軍統帥陳餘不用謀臣李左車:「正面深溝高壘,堅壁勿與戰,以騎兵從間道斷絕漢軍糧道」的計策時,便抓住戰機,周密謀劃,進行決戰。韓信巧妙的兵力部署,使得20萬趙軍頃刻間灰飛煙滅,陳餘被斬,趙王歇也成了漢軍的俘虜,獲得最後勝利,如同「勝兵先勝,而後求戰」之道理52。
此外,背水陣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整個戰場縱深不是很大,趙軍雖然人數佔有優勢,但是在這樣狹窄的戰場上根本無法展開,不能發揮人數優勢的戰力。使得韓信巧妙結合與運用地利為我所用,如同「知天知地,勝乃可全」53及「運兵計謀,為不可測」的道理54。
(4)治軍有方、用兵如神:
韓信此戰所率領的都是新募之兵,如韓信所言是「驅市人而戰」55。然而,就是這樣的軍隊卻進退有序,潛伏無形,攻則必取,戰則必勝。顯然,如果不是韓信常於訓練軍隊和善於統馭士兵,這支軍隊是不可能有如此強大的戰鬥力。
另背水佈陣,把士卒置於死地,不戰則死,全軍將士不如拼命一戰,還可求得一生。可以說,不需在戰場實施精神動員,部隊的士氣及戰鬥力就可發揮到極致。漢軍將士身處絕境,前有趙軍追殺,後有河水斷路,唯有一戰方可死裡求生。於是,漢軍人人爭先,個個備勇,無不以一擋十,如同「圍地則謀,死地則戰」之道理56。
(5)經驗豐富、善於佈陣:
冷兵器時代,行軍佈陣,是否得當,對於攻伐取勝,關係極為密切。各種陣法,層出不窮,數不勝數。戰爭是敵我雙方的角逐,其勝負不但取決於投入兵力的多寡,更主要的是取決於「軍陣」所發揮出來的集體力量。善於保持戰術協調和隊形嚴整的一方,必將大大優越於不能做到這一點的另一方。
古代軍事家都高度重視「軍陣」的部署和運用,提倡「陣而後戰」。強調軍隊在行軍、作戰時均要嚴守既定的陣形,以充分的發揮整體作戰優勢。由於韓信熟諸兵法,富有作戰指揮經驗,自率兵征戰以來,尚無敗績,且在各項戰役都能將當面的敵人擊敗殲滅。因此佈陣是韓信最大限度發揮陣法優勢與潛能、克敵制勝的最佳途徑。
韓信利用陳餘一戰成功的心理,將佈陣形成「梯隊」以阻擋趙軍大軍衝殺,以便於掌握作戰節奏,且編成梯隊可在有限的空間內形成接應之勢57。佈陣「梯隊」可節節抗擊,以空間換取時間,通常可編成數個梯隊,交替掩護,輪番戰鬥。因此,陣佈的巧妙,軍隊的戰鬥力就會得到充分發揮,達到以一擋十的作用。反觀趙軍兵力過分龐大,在狹窄的井陘口使得兵力擁擠在一起,無法發揮戰力,如同「勝可為也;敵雖眾,可使無鬥」之道理58。
2.陳餘戰敗原因分析:
(1)利慾薰心、自私其利:
楚漢2年,陳餘投靠漢王劉邦,並立代王趙歇為趙王,自立為代王,但不去代國就職,反而在趙國以太傅的身份輔佐趙王歇。然而陳餘並非真為這些人效命,單純只是為了培養自己的軍事實力以謀求官途。
(2)不察敵情、不知權變:
所謂「將不通九變之利者,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59。陳餘本有機會大破韓信,且佔有以逸待勞、我眾敵寡之優勢,卻因不察敵情、不知應變,未黯兵法奇正之變、只知用正不知用奇,亦未採納謀臣李左車所提「奇正相輔」策略。自認為韓信兵少而疲,決定佔據有利的地形,遵從兵書上「倍則戰」的道理,正面與漢軍交鋒,但未適時瞭解韓信採用奇正併用,背水列陣靈活用兵而致勝之奧妙,即為《孫子兵法》上之「投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而後生」之用意。
(3)剛愎自恣、有勇無謀:
陳餘不知己、不知彼,井陘之戰因見韓信兵力較己為少,且又佔據有利地形,率輕騎銳卒鋒擁而出,欲生擒韓信,殊不知此一行舉,已因輕敵及對韓信用兵之法不瞭解,確定了後續城失被俘、戰敗身亡的必然結果。陳餘忽略《孫子兵法》之「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60、「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的道理61。假若陳餘在戰役開始前聽取李左車之建議,以優勢兵力採取攻勢作戰,截斷韓信補給線後實施分進合擊之戰略包圍,將改觀其戰役結果。
(三)戰役對後世之影響
天下無不可用之兵,兵隨將轉,將強則兵強,將弱則兵也弱,這是韓信每戰必勝的原因所在。韓信巧佈背水陣,以3萬「烏合之眾」之勢,勇破趙國20萬精銳之師,一個早晨就完成了破趙任務,使得韓信在北方戰場上又取得一次關鍵性的勝利。韓信面對人數和力量均有數倍優勢的趙軍,深知自己處於弱勢,也承認對方的強勢。鑒於戰爭中敵我雙方對彼此的情況並不是瞭若指掌,韓信充分利用戰場各方面有利條件,鉗制敵人的力量、動搖敵人的意志、打擊敵人的信心、瓦解敵人的鬥志,特別是利用人性在關鍵時刻求生懼死的心理,採取「投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而後生」的策略,獲得巨大的勝利。
井陘之戰是中國戰爭史上軍事謀略的典範,背水陣歷來為兵家所忌,進難得利,退則有礙,等於把自己置於必死之地。所以,當韓信以萬人背水列陣時,諸將都迷惑不解,趙軍則群起嘲笑。然而,這正是韓信的高明之處,韓信能把兵法上的一般原則與戰場上的具體情況相結合,奇正併用,背水列陣,拔旗易幟,靈活用兵,出奇制勝,速戰速決,一氣呵成,最終以少剩多、以寡擊眾。所以井陘之戰為後人提供許多有益的借鑒。在當代,甚至有許多軍事家研究韓信,從韓信的戰略中學習他的軍事指揮藝術,探討戰爭的指揮規則,汲取戰爭藝術的養份。
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韓信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與靈活性,巧妙運用無形戰力的發揮,其中包含用兵藝術至深,其慮事之周密,用兵之嚴謹,實非他人所能及。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後人稱讚韓信為古今第一名將,誠非虛飾之言。現代也有許多西方學者研究韓信,他們對韓信無不推崇備至,一些學者還將韓信稱譽為「冷兵器時代最偉大的軍事家」62。兵法理論的最高原則和用兵佈陣的最終目的,即是因敵制勝。韓信對軍事理論的深入研究和對戰略與戰術的巧妙運用,都在這次戰役中得到充分的展現。所以戰後將士們在聽取韓信分析此戰的用兵之法都感到非常佩服,異口同聲的說:「善,非臣所及也」63。
肆、背水陣的探究與思考
一、以寡擊眾之不對稱作戰形態 
孫子兵法《軍形篇》中,以「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來論述兵力優勢的重要性64。如同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所言:「戰術就像戰略一樣,數量優勢為勝利中最普遍要素。只要數量優勢足以抵銷其他一切有貢獻的環境,則它在戰鬥結局中也就成為最重要的因素。就一般而言,不管戰鬥規模的大小,只要數量優勢即足以保證勝利,而無論其他的環境如何不利。基於這樣的討論,說明數量優勢真正的重要性」65。
馬漢也在《海軍戰略》裡談到:「只有數量上的優勢,才能殲滅敵人」66。勝利的公算採敵我雙方兵力的對比,對勝負之影響佔有相當大的份量。因此,在決戰時一定要有兵力優勢,才能有勝利之把握67。數量上的優勢都會希望如同「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道理。然而,想要在戰場上比敵人取得數量上的優勢,考量「度、量、數、稱、勝」等因素影響下無法盡善盡美68。故數量居於劣勢的一方,想要贏得戰爭的最佳方法,不是避戰;相反的,是要採取積極的作為,奇正併用、以寡擊眾,進而確保勝利。如同孫子兵法的「奇正之道」、「虛實之用」、「以正合、以奇勝」等經典之作,都是「不對稱作戰」的用兵思想與方法69。
所謂「勝可為也;敵雖眾,可使無鬥」,劣勢部隊要防止優勢敵人以遂行「不對稱作戰」,唯一的途徑即不能採取正規的作戰方式,必須尋找適合我軍生存的作戰方式,以解燃眉之急。劣勢部隊為打擊優勢的對手,在目標的選擇上,運用避實擊虛、逐次消滅之策略,將尋求敵軍主力予以殲滅,以結束戰局。再者,劣勢一方「不對稱作戰」思維必須爭取主動權、必須依靠運動的方式以防止自己陷於被動,如同「致人而不致於人」的道理。運用有利的「形勢」與「時機」,以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權衡機宜,臨機應變,以達「利用勢」與「創造勢」的目標70。
韓信在井陘之戰中以3萬之兵力,採背水列陣來迷惑趙軍,並以奇襲趙營使大軍呈現混亂,一舉殲滅20萬趙軍,斬殺主帥陳餘,俘虜趙王歇,剷除項羽在北方的重要勢力,為劉邦爭取戰略形式上的優勢,轉敗為勝。
二、攻勢與守勢併用的戰術作為
所謂「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71。善戰的將帥在戰場上是可以任意選擇「攻勢」或「守勢」,同樣的可以獲得勝利,但必須具備五項條件72:
(一)絕不可限於消極的守勢,必須在適當的時機下轉移攻勢。
(二)必須要有堅定的決心及冷靜的思緒。
(三)絕對可以信賴的軍隊。
(四)採取攻勢時,不要忽略應用戰鬥序列的基本原理。
(五)打擊在決勝點上。
韓信在井陘口前雖採取「攻勢」,但由於劣勢部隊處在敵優勢部隊面前,因為考量不能迅速的擊破其進攻,為了保存戰力,待機破敵,所採取一個有計畫「退卻」的戰術步驟。背對治河採取「守勢」列陣,待灌嬰等2千人突入趙營將旗幟換成漢軍大紅旗幟後即採取「攻勢」作為,一舉戰勝優勢的趙軍。相反的,若陳餘在戰役開始前聽取李左車建議以優勢兵力採「攻勢」作戰,截斷韓信補給線後實施分進合擊之戰術包圍,則將改觀其戰役結果。
三、掌握主動與奇襲策略
對敵保持主動與自由,以免受制於敵73。所謂「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採取「攻勢」作戰的一方,在用兵條件上較具有主動的條件74。「攻勢」作戰的主要目標是在造成敵人的「不平衡」,如同李德哈達所言:「要殲滅敵人之前,必須使它喪失平衡」,要使敵人喪失平衡的方法有四種75:
(一)迫使敵人突然改變作戰正面。
(二)隔離敵人的兵力。
(三)襲擊敵人的補給設施。
(四)威脅敵人的退路。
如果能做到其中任何一項,就可使敵人不平衡;做到兩項以上,敵人將立即敗亡76。因此,攻勢作戰中主要是讓對方在某一關鍵點上失去平衡。換言之,如何讓敵人在關鍵點上失去平衡,即是攻勢作戰中的核心關鍵。而採用「間接路線(奇襲)」是使敵人喪失平衡的最好方法77。戰術上出敵不意之奇襲,為劣勢部隊致勝之要道78。如同《孫子兵法》所云「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的道理。因此,所有以寡擊眾的部隊,大都採用奇襲的戰法79。
提倡間接戰略的法國戰略思想家薄富爾(Andre Beaufre)認為在任何戰略中,都一定有兩個不同卻同等重要的因素:
(一)選擇所應攻擊的決定點,這與敵人弱點之位置具有密切之關聯。
(二)選擇準備動作,以能達到決勝點為原則。
因為敵我雙方都會採取同樣的步驟,所以兩方面的準備動作,勢必會發生衝突。哪一方若能阻止對方的行動,使自己的行動達到目標,就能獲得勝利,這也就是法國陸軍統帥費迪南‧福煦(Ferdinand Foch)所謂「保持行動自由」的真正意義80。所以意志的戰鬥遂變為爭奪行動自由的鬥爭,每一方面都企圖確保自己的行動自由,同時也設法不讓對方有行動自由81。戰略的精義,也就是對行動自由的爭奪;所以戰略的最終目標,就是如何確保自己的行動自由(安全),和如何剝奪敵人的行動自由(即主動或奇襲)82。
韓信得知陳餘不聽謀士李左車之建議,大喜過望,連夜引兵渡過治河,規劃奇擊井陘之部署,以一部兵力於治河東岸背水列陣,另擇一部預先埋伏萆山做為奇兵;第二天率餘兵採主動出擊至井陘口誘敵。趙軍出城迎戰,交戰後,漢軍詐敗拋棄旗鼓,向治河東岸退去,趙軍見狀傾巢而出。這時部署埋伏萆山的兩千騎兵已疾馳入趙軍陣營換上漢軍紅旗幟。而在背水為陣的漢軍拚死抵抗,趙軍久戰無法取勝,欲返回營地,發現陣營裡全是漢軍紅旗幟,全軍大驚,以為軍營已被漢軍奪取,此時軍心潰散,士卒四處逃散,漢軍兩面夾攻,大破趙軍。
四、激勵士氣的領導作為
戰力的核心即是與敵軍戰鬥,戰鬥則是達成戰爭與戰役目標的手段。任何一支部隊的戰力必須必備有形(包括偵蒐力、打擊力、機動力、補充力、指通力)與無形戰力(包括紀律、武德、士氣等)兩種成分。韓信背水佈陣的目的,是用來迷惑趙軍,促使其輕敵,使主帥產生驕傲情緒,以為勝利在望,誘使全軍傾巢而出;另一方面是激勵漢軍士氣83,如同「死地則戰」、「投之亡地而後存,陷之死地而後生」的道理。把士卒置於死地,使之戰亦死、不戰亦死,不如拼命一戰,還可求得一生,將部隊無形戰力發揮到淋漓盡致。在反擊戰鬥中,韓信身先士卒,奮勇殺敵,與眾將士一道拚死求勝,並激發官兵殺敵決心。韓信知道人到危急存亡的時候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力量,如同《曾胡治兵語錄》中舉出例證「田單之在即墨,將軍有必死之心,士卒無生之氣,此所以破燕也」的道理84。由此可見,將帥所以能夠作戰,要依賴士兵;士兵所以勇於作戰,是靠士氣。士氣高昂,即可進行戰鬥;士氣沮喪,只有敗退85,這也說明士氣的高低對戰爭的勝負有直接的影響。
以《孫子兵法》之「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為例。如同在《曹劌論戰》中「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剋之」一樣的道理。韓信初期詐敗,先讓趙軍「一鼓作氣」;然後利用井陘口地形來疲憊敵人,使趙軍士氣衰弱;最後在趙軍回到營地看到漢軍旗幟時,趙軍已士氣全無。此戰之中,韓信運用士氣轉換,由「退卻」轉變成「追擊」,做到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更印證了「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道理。如同《戰略論》中戰略和戰術的基本要點第七條:「當敵人有備時,絕不要把你的重量投擲在一個打擊之中」86,即對一個有備的敵人,絕不會發動真正的攻擊。要使敵人發生癱瘓現象,以物理層面來說,就是要使敵人組織瘓散;而在心裡層面來說,就是要使敵人士氣瓦解一樣的道理。
伍、結語
井陘之戰的結局,漢軍獲得勝利,使其在戰略全局上漸獲優勢,即消滅了北方戰場上最強勁的敵手,創造了震撼與聲勢,為下一步不戰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平定燕國,並為東進擊齊鋪路,從而造就了戰略包圍項羽的有利態勢。雖然這僅是一場戰役規模的戰爭,但卻有著戰略性質的地位。不僅使漢軍在整體戰略上逐漸獲得優勢,使得漢王劉邦建立的滎陽、成皋防線轉趨穩固。在井陘之戰中,雙方在作戰指揮上的得失高下是顯而易見的。在戰役前,漢軍因長途跋涉,軍心疲憊,以勞趨佚。此時趙軍可藉由兵力優勢與地利,以逸待勞,採取主動攻勢,迫使漢軍被動應戰,以創造勝利的局面,如同「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但戰役結果卻出乎意料之外。所謂「求之於勢,不責於人」,韓信取得作戰勝利,關鍵因素在於他能夠充分發揮主動與靈活性,有計畫的製造和利用趙軍的錯誤,更巧妙的掌握士卒「兵士甚陷則不懼,無所往則固,深入則拘,不得已則鬥」的心理狀態,奇正併用,背水列陣,靈活用兵,出奇制勝,速戰速決,從而一舉全殲趙軍。然而,趙軍的失敗,則在於主帥陳餘拒絕採納謀臣李左車正確的作戰方案,未瞭解漢軍的作戰意圖。終使趙軍喪失了優勢和主動地位,在處處被動中遭到全殲。
重新審視該戰役韓信的戰爭藝術,韓信之所以奏捷,除了巧妙利用軍心士氣的因素外,更是因為他戰略運用的高明卓絕,包括正確變換攻守、靈活兵力部署、合理設置陣形、機變實施奇正等,譜寫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精彩篇章,更是驗證《孫子兵法》的戰爭原理與原則。井陘之戰給後人留下了許多寶貴的啟示,其背水陣的成功,絕不僅僅激勵士氣之因素所形成,包括雙方將領的才能、指揮的藝術及用兵之道等。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兵法的運用,所謂「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貴在靈活創新,切忌死板教條,這正如宋代岳飛所說的「先陣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道理。韓信選擇背水為陣、以寡擊眾之不對稱戰法,以愚示弱於敵,欺騙趙軍,使其輕敵之心,以致可以引誘趙軍出戰,利用背水陣變客為主、轉攻為守,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如同「致人而不致於人」的道理,迫使敵人追隨我方之意志以贏得勝利。
歷史如鏡,看成敗、鑑得失,是歷史對現實的最大效用。韓信的背水陣之所以能顛覆戰術常規,反常用兵,最根本之道還是對《孫子兵法》的領悟與運用。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研究戰史也是如此,如何守常用變以達全勝。熟悉《孫子兵法》的奧妙,就有可能創新思維、舉一反三,從而達到出奇制勝的目的;活用準則,需適應各種狀況而靈活變化,妄乖準則,固所嚴禁,拘泥形式,亦所不許,務必深研窮究,融會貫通,以收實效,期許我國軍幹部共同勉勵。
<參考資料>
中文部分
一、專書
1.孔幹、王金寶,《中國智謀古今妙用:孫子兵法古今談3-5》,臺北:旺文社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7月。
2.王守常,《以德治兵者得天下:孫子兵法》,臺北: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
3.王建東,《孫子兵法思想體系精解》,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4月。
4.中國歷代戰爭史編篡委員會,《中國歷代戰爭(第三冊)》,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63年6月。
5.汪國禎,《余伯泉將軍與其軍事思想》,臺北:中華戰略學會出版社,2002年12月。
6.李安石,《孫子兵法的致勝戰略》,臺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2月。
7.何敏求,《中國歷代戰爭史簡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3月。
8.胡敏遠,《野戰戰略用兵方法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4月。
9.奎文閣,《戰無不勝的軍事奇才:韓信》,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0月。
10.孫一之,《謀略家的智慧─武經七書》,臺北:星光出版社,1998年1月。
11.徐瑜,《孫子兵法》,臺北:金楓出版社,1986年10月。
12.徐瑜,《不朽的戰爭藝術:孫子兵法》,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3月。
13.陳福成,《孫子實戰經驗研究》,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7月。
14.張大可、徐日輝,《張良蕭何韓信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4月1日。
15.張明凱,《毋忘在莒七大精神史例研究》,臺北:國防部史政局,1968年5月。
16.張建揚,《韓信研究文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
17.國防部,《國軍軍語辭典》,桃園:國防部軍備局北部印製廠,2004年3月15日。
18.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歷代以寡擊眾戰例》,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6年7月。
19.曹東,《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戰爭》,臺北:業強出版社,1994年4月1日。
20.鈕先鍾,《歷史與戰略:中西軍事史新論》,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5月1日。
21.鈕先鍾,《中國歷史中的決定性會戰》,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5月。
22.廖文豪,《關於軍事學的100個故事》,臺北: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9月。
23.劉仲荻,《以寡擊眾戰法之研究》,臺北:實踐學社,1955年12月。
24.劉英柏,《中國戰爭大辭典-戰役之部》,臺北:國防部史編局,1989年6月30日。
25.劉慶,《西方軍事學名著提要》,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1日。
26.蔣中正,《曾胡治兵語錄註釋》,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7月。
27.魏汝霖,《中國歷代名將及其用兵思想》,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1年6月。
二、專書譯著
1.克勞塞維茨著,鈕先鍾譯,《戰爭論》,臺北:軍事譯粹社,1974年6月。
2.李德哈達著,鈕先鍾譯,《戰略論》,臺北:軍事譯粹社,2006年9月。
3.約米尼著,鈕先鍾譯,《戰爭藝術》,龍潭:三軍大學,2006年9月。
4.馬漢著,鎮甲、楊珍譯,《海軍戰略論》,臺北:軍事譯粹社,1979年5月。
5.薄富爾著,鈕先鍾譯,《戰略緒論》,臺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11月1日。
三、網際網路
1.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左傳‧莊公十年〉,http://ctext.org/chun-qiu-zuo-zhuan/zhuang-gong-shi-nian/zh.
2.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史記‧高祖本紀〉,http://ctext.org/pre-qin-and-han/zh?searchu=%E6%9D%B1% E9%84%89%E7%88%AD%E6%AC%8A%E5%A4%A9%E4%B8%8B.
3.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史記‧淮陰侯列傳〉,http://ctext.org/lv-shi-chun-qiu/you-shi/zh.
4.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尚書‧武成〉,http://ctext.org/shang-shu/successful-completion-of-the-war/zh.
5.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漢書‧韓彭英盧吳傳〉,http://ctext.org/all-texts/zh?filter=528762.

註1:中國歷代戰爭史編篡委員會,《中國歷代戰爭(第三冊)》(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63年6月),頁12。秦朝滅亡後,項羽和劉邦之間為爭奪統治權力而進行的戰爭。時間為楚漢元年8月(西元前206年8月)至楚漢5年12月(西元前202年12月),秦朝滅亡之後開始,一直到垓下會戰項羽於烏江邊自刎結束。
註2:比喻處於死裡求生的境地。
註3:李安石,《孫子兵法的致勝戰略》(臺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2月),頁318。把軍隊投入退無死所之地就能絕地求存,讓軍隊陷入必死絕境就能死裡求生。
註4: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左傳‧莊公10年〉,http://ctext.org/chun-qiu-zuo-zhuan/zhuang-gong-shi-nian/zh.(檢索日期:2016年7月25日)。以「曹劌論戰」中「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剋之」。曹劌認為作戰全憑勇氣,擂第一通鼓,戰士士氣旺盛,第二次擂鼓再時士氣減半,第三次則士氣陷入谷底。
註5:孔幹、王金寶,《中國智謀古今妙用:孫子兵法古今談3》(臺北:旺文社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7月),頁1。
註6:徐瑜,《孫子兵法》(臺北:金楓出版社,1986年10月),頁2。
註7:王守常,《以德治兵者得天下:孫子兵法》(臺北: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月),頁18。
註8:同註6,頁21-22。
註9:陳福成,《孫子實戰經驗研究》(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7月),頁205。
註10:同註6,頁14。
註11:孔幹、王金寶,《中國智謀古今妙用:孫子兵法古今談4》(臺北:旺文社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7月),頁7。
註12:同註11,頁77。
註13:王建東,《孫子兵法思想體系精解》(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4月),頁293。能立於主動之地位去支配敵人,不為敵人所支配而陷於被動。
註14:孔幹、王金寶,《中國智謀古今妙用:孫子兵法古今談5》(臺北:旺文社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7月),頁10-11。
註15:徐瑜,《不朽的戰爭藝術:孫子兵法》(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3月),頁207-208。通者:敵我均可以往來之地形;挂者:往則順勢而下,返則逆勢而上,後高前低,如物之懸挂貌;支者:兩軍之間有危險地帶,誰先出戰,誰就陷入不利地形之中;隘者:兩山夾峙之隘道、隘口;險者:山峻谷深,居高臨下之險地;遠者:兩軍之中間地域遼闊、如沙漠、沼澤、湖泊、凍原等,誰進入這種地區,誰就屬不利之地位。
註16:同註15,頁208-209。走者:自取敗亡;弛者:紀律廢弛,無法約束;陷者:驅士卒入險境;崩者:將士彼此怨懟;亂者:雜亂無章,指揮紊亂;北者,見敵望風而逃。
註17:同註15,頁219-220。散地:諸侯在自己的領土內作戰;輕地:軍旅進入敵境不深的地區作戰,危急時可以輕易返歸本國;爭地:誰先佔據誰就佔有利的條件,所以是一定要爭取的地區;交地:交通便利,敵我均能來往之地區;衢地:謂一地與數國毗連,係人人必經之通衢要道;重地:指入敵境已深,軍旅之負擔也愈來愈沉重;圮地:即足以毀滅軍旅之地區;圍地:即有天然險阻,進去時跋山涉水,出來時非繞個大圈子不可;死地:即不拚力作戰,就是死路一條之地區。
註18:同註15,頁234。火人:放火燒殺敵軍士卒;火積:放火焚燒敵軍堆積之糧秣;火輜:放火焚燒敵軍之輜重運輸;火庫:放火焚燒敵軍之倉庫儲藏;火隊:放火焚燒敵軍大隊人馬。
註19:同註15,頁234。發動火攻須趁有利時機,如久旱不雨,百物乾燥,即是火攻良機;引燒火勢須選擇有利的日子,即起風之日。
註20:同註15,頁234。施行火攻必具備一定的條件,如天候、季節、地形及敵軍營舍情形等;引火須賴工具,如火箭、乾材、火藥、油脂等,在平時應預為準備,以便使用。
註21:同註15,頁244。鄉間:利用敵國鄉里土著做間碟;內間:利用敵國官史做間碟;反間:即利用或收買敵人間碟,使之為我所用;死間:故意以虛偽之情報告知我國間碟,使其進入敵國,被捕後,不堪拷問,以偽情洩於敵國,使敵信以為真,做出錯誤之判斷;生間:派遣至敵方觀察敵情,回來報告真相者。
註22:同註13,頁560。如能選拔智能超群之士為間碟,則必可成就偉大之功業。
註23:同註13,頁105。
註24:同註15,頁65。
註25:同註13,頁111。
註26:同註15,頁70。
註27:同註15,頁71。
註28: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史記‧高祖本紀〉,http://ctext.org/pre-qin-and-han/zh?searchu=%E6%9D%B1%E9%84%89%E7%88%AD%E6%AC%8A%E5%A4%A9%E4%B8%8B.(檢索日期:2016年7月25日)。韓信說漢王曰:「項羽王諸將之有功者,而王獨居南鄭,是遷也。軍吏士卒皆山東之人也,日夜跂而望歸,及其鋒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寧,不可復用。不如決策東鄉,爭權天下」。
註29:張大可、徐日輝,《張良蕭何韓信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4月1日),頁101。陳倉今陝西寶雞,地處八百里秦川的西端,是一處咽喉要地,東通西安,西越隴入甘肅,西南谷口通隴南重鎮天水,向南從陳倉故道入南鄭,通巴蜀。
註30:同註1,頁37-38;何敏求,《中國歷代戰爭史簡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3月),頁80。
註31:同註1,頁54。自楚漢2年5月(西元前205年5月),楚漢開始競爭戰略之優勢,爾後劉邦歷經四次機動作戰後,不僅轉被動為主動,且由劣勢轉為均勢,再由均勢轉為優勢,終能確保滎陽、成皋一帶之核心防線。
註32: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尚書‧武成〉,http://ctext.org/shang-shu/successful-completion-of-the-war/zh.(檢索日期:2016年7月25日)。意謂前面的部隊投降敵方,反過來打自己人。
註33:同註1,頁57-60。
註34:同註1,頁62-63。
註35:鈕先鍾,《中國歷史中的決定性會戰》(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5月),頁162。項羽成為天下的主宰者後,採取封建制,重新分封領土。趙將陳餘之功等同張耳,但只封侯而非王,這讓陳餘不滿。西元前205年陳餘獲田榮之助,趕走張耳,迎趙歇為趙王,自封為代王並輔佐趙王歇,命夏說為代相。
註36:李左車為秦末年間謀士,趙國名將李牧之孫。初為趙國廣武君。楚漢3年(西元前204年)韓信出兵攻打趙國,李左車向是為趙相國的代王陳餘建議帶兵繞道漢軍後方斷其糧草,但陳餘不以為然。結果趙軍大敗,趙國被滅。李左車被俘,獲韓信禮待,採用其先虛後實之兵法,取得燕齊之地。他曾對韓信說「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引為名言。
註37:鈕先鍾,《歷史與戰略:中西軍事史新論》(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5月1日),頁72。
註38:曹東,《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戰爭》(臺北:業強出版社,1994年4月1日),頁50。
註39:同註38,頁49。
註40: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漢書‧韓彭英盧吳傳〉,廣武君李左車說成安君,http://ctext.org/han-shu/han-peng-ying-lu-wu-zhuan/zh.(檢索日期:2016年7月25日)。
註41:魏汝霖,《中國歷代名將及其用兵思想》(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1年6月),頁89。
註42:張明凱,《毋忘在莒七大精神史例研究》(臺北:國防部史政局,1968年5月),頁45。
註43:同註40。
註44:劉英柏,《中國戰爭大辭典-戰役之部》(臺北:國防部史編局,1989年6月30日),頁60。
註45:同註40。
註46:同註3,頁273。瞭解自己又摸透對手的一方,即使打百次仗,也不會陷入危機。
註47:同註3,頁263。用兵的本質,就是權謀、詭詐。
註48:同註13,頁156。攻擊敵人無準備、無防備、部署不充實而虛弱之地方;我之行動出乎敵人想像及意料之外,使敵措手不及,不惶應付。
註49:同註3,頁279。戰爭的原則,是以正兵當敵,以奇兵取勝。
註50:同註3,頁279。爭戰的態勢不過奇兵、正兵兩種,但奇兵、正兵的相生變化,卻無窮無盡。奇正戰術的互換、循環,就好像圓周一般,無始無終,無窮無盡。
註51:同註11,頁3。從前善於打仗的人,首先要做到不可被敵戰勝,然後再尋求戰勝敵人的機會。
註52:同註11,頁5。能取勝的軍隊,總是先創造取勝的條件,然後才同敵人決戰。
註53:同註3,頁309。懂得順應天時,巧用地利者,就是永遠的贏家。
註54:同註13,頁488。用兵一定要細密設計謀劃,策他人不可預測之奇謀,一舉而破敵致勝,如此可堅定上下必勝之三信心。
註55: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史記‧淮陰侯列傳〉,http://ctext.org/lv-shi-chun-qiu/you-shi/zh.(檢索日期:2016年7月25日)。此所謂「驅市人而戰之」,其勢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意謂人人主動為自己而奮戰。
註56:同註3,頁311。在圍地則要出奇謀生存,在死地則要拚死決戰。
註57:奎文閣,《戰無不勝的軍事奇才:韓信》(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0月),頁159。
註58:同註3,頁287。勝利是可以創造的,只要運用謀略,敵人雖眾而強,也可使其起不了作用。
註59:同註13,頁382。將領不通曉各種情況諸種變化中之利弊得失,雖知地形的價值,亦不一定能獲得地形利用之效果。
註60:同註5,頁26。籌劃有利的方略已被採納,於是就創造成一種有利的軍事態勢,做為輔助以爭取勝利。
註61:同註14,頁6。軍事上往往以詭詐方法誘騙敵人而取得成功,根據對自己是否有利而採取相應行動,兵力的分散或集中,應根據客觀情況變化而變化。
註62:張建揚,《韓信研究文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頁188。
註63:意謂韓信卓絕而奇特的軍事才能,令將領們欽佩不已。
註64:同註3,頁277。勝利之師有如擁有絕對優勢,反之,則是處於絕對劣勢。
註65:克勞塞維茨著,鈕先鍾譯,《戰爭論》(臺北:軍事譯粹社,1974年6月),頁304。
註66:馬漢著,鎮甲、楊珍譯,《海軍戰略論》(臺北:軍事譯粹社,1979年5月),頁7。
註67:汪國禎,《余伯泉將軍與其軍事思想》(臺北:中華戰略學會出版社,2002年12月),頁208。
註68:同註3,頁277。度:法治;量:計畫;數:兵源、物資;稱:敵我力量的對比;勝:贏得勝利的謀略。
註69:國防部,《國軍軍語辭典》(桃園:國防部軍備局北部印製廠,2004年3月15日),頁2-6。為一種作戰的概念,係以不對稱手段、不對等力量與非傳統方式所進行的作戰,旨在迴避敵人的強點,並以適當的戰法、戰具攻擊敵人的弱點,從而改變戰爭的結果,使戰爭朝向有利己方的方向發展。
註70:胡敏遠,《野戰戰略用兵方法論》(臺北:楊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4月),頁113。
註71:同註11,頁4。善於防守的人,能夠隱蔽軍隊活動,如藏於極深之地下,敵方莫測虛實;善於進攻的人,進攻時能做到行動神速、突然,如自九霄而降,令敵猝不及防。
註72:約米尼著,鈕先鍾譯,《戰爭藝術》(龍潭:三軍大學,2006年9月),頁113。
註73:同註9,頁220。
註74:同註72,頁46。
註75:李德哈達著,鈕先鍾譯,《戰略論》(臺北:軍事譯粹社,2006年9月),頁388。
註76:同註75,頁389-393。
註77:同註75,頁6-7。李德哈達在其經典之作《戰略論》提及:「歸納25個世紀以來的30次戰爭,又包括著280次以上的個別戰役,其中只有6次戰役是採取對敵軍主力作直接戰略路線的作戰方式而獲成功,其餘均是採取間接路線的方式」,所以他認為間接性的方式,在戰略上實在是一種最有希望和最經濟的方式。
註78:劉仲荻,《以寡擊眾戰法之研究》(臺北:實踐學社,1955年12月),頁13。
註79: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歷代以寡擊眾戰例》(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6年7月),頁11。
註80:劉慶,《西方軍事學名著提要》(臺北:昭明出版社,2002年1月1日),頁138-139。
註81:薄富爾著,鈕先鍾譯,《戰略緒論》(臺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11月1日),頁45。
註82:同註81,頁173。
註83:廖文豪,《關於軍事學的100個故事》(臺北:宇河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9月),頁62-63。
註84:蔣中正,《曾胡治兵語錄註釋》(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7月),頁177。意謂將軍有死戰的決心,而士兵就沒有僥倖偷生的低落士氣。
註85:孫一之,《謀略家的智慧─武經七書》(臺北:星光出版社,1998年1月),頁154。夫將之所以戰者民也,民之所以戰者氣也。氣實則鬥,氣奪則走。
註86:同註75,頁402。

公告日期: 2017-09-08

供稿單位: 司令部/督察長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