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專區

:::

從「馬習會」論兩岸安全關係發展困境(魏允禮)

從「馬習會」論兩岸安全關係發展困境
海軍陸戰隊上校 魏允禮
提  要:
歷經長達兩年的協商與折衝,前總統馬英九先生於2015年11月7日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先生在新加坡進行歷史性的會面,其影響層面不僅在兩岸關係與臺灣政府新執政團隊運作,同時也因為現行國際關係與區域地緣政治形成衝擊,因此廣受兩岸與國際的關注。本文主要目的,在於藉著釐清兩岸關係過去與現狀的發展脈絡,分析兩岸關係在馬習會之後的未來發展關鍵問題。
關鍵詞:兩岸關係、馬習會、一中各表、兩岸交流
壹、前言
2015年11月7日,在臺灣即將進行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的前兩個月,前總統馬英九先生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加坡,進行兩岸分裂66年來的首度會面,消息傳出後立刻震驚國際,並引起諸多的想像1。馬習的成功會面,除贏得臺灣主流民意的支持外,也贏得包括美國與歐盟在內的肯定與讚賞,認為此一會面有利於兩岸關係未來的和平與發展。問題是,臺灣政府新執政團隊對「九二共識」的認知如何,大陸對臺政策與兩岸關係是否因此發生連鎖反應並大幅度改變,值得客觀且深入探究。可以預料的是,國民黨若持續執政,兩岸將持續朝深水區方向前進;然民進黨上台後,執政團隊如何在缺乏「九二共識」政治基礎的情況下,持續臺海「維持現狀」就成為兩岸關係是否持續良性發展的關鍵問題。
作者認為,任何問題只有在釐清脈絡之後,才能更客觀觀照並尋求更能對症的解決之道。兩岸關係也不例外,因此本文主張臺海關係的未來趨勢,必須廓清臺海關係整個互動的歷程之後,才能更深一層理解並預測在國際局勢變遷過程中,兩岸關係的可能發展方向與趨勢,並進而研擬我國安全與利益對策。
貳、兩岸關係的過去
在論及兩岸關係發展的歷程時,通常學者間因為角度與見解不同,而劃分成二、三、四、五個階段;然而作者曾與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的吳建德、王瑋琦兩位教授以四年的時間針對自1949年至今大陸對臺政策進行研究,歸納出「武裝力量」、「國際社會」、「臺灣人民」與「臺灣政府」等四個變數所組成的兩岸關係模型。我們發現,幾乎毫無例外地,兩岸關係的落點決定了中共對臺政策,同時也在相當程度上反映出兩岸關係的發展歷程。所以,在這裡談及兩岸關係的過去,作者也打算以上述四項變數為主軸,簡述兩岸關係發展的歷程與該歷程所透露出的啟示。
一、第一階段:武力鬥爭
在兩岸關係第一個為時甚短的階段中,臺海之間只有一個變數在起作用,那就是軍事力量,由於國際強權坐觀國共內戰結束2,加上北京對軍事攻打臺灣的能力有著過高的自信,此時期的其他三項變數諸如國際社會、兩岸政府與人民都不起作用。因此,軍事武力的攻防成為韓戰前兩岸關係的唯一內涵。就此而言,中共繼決定性的三大戰役之後3,緊接著發動古寧頭戰役,期望能一舉攻佔廈門對面的金門,並做為日後攻打臺灣的前進基地4。然而,由於過於驕傲輕敵、準備不周,再加上沒有海上作戰的經驗,致使此一戰役遭到重挫。14天之後的登步戰役再度重演兵敗悲劇5。
至於臺灣,儘管國民政府對大陸實施「關閉政策」,進行海上封鎖並派遣軍機進入大陸進行轟炸6,甚至力圖軍事反攻並聯絡菲律賓與南韓等反共國家7。但美國情報單位的報告也指出,在國府領導下頂多只能存活三年;甚至如果沒有美國的佔領與支持,臺灣甚至將可能於1950年底落入中共的手中8。為了順利攻打臺灣,毛澤東不僅向蘇聯購買以海軍裝備為主的3億美元武器裝備,並且為了妥善準備而數次推遲攻打臺灣的計畫。在蘇聯同意提供軍事裝備的援助下,北京對於共軍攻打臺灣能力仍然抱持樂觀態度,因此持續積極進行攻臺準備;1950年1月,共軍四野司令員林彪已在廣東、福建沿海徵集5千艘漁船,部署82萬部隊,準備以二戰期間盟軍諾曼第登陸的3倍兵力攻打臺灣9。但由於共軍在福建、浙江、廣東沿海的作戰部署比毛澤東所期望來得慢,中共中央軍委只好決定將攻臺行動延至1951年夏天10。此一延遲舉動,不料卻因國際局勢的變化而成為共軍至今未能完成的任務。然而,就在接近發兵之際,國際局勢的變化,衝擊了共軍的武力犯臺的規劃,也改變了兩岸的命運。
二、第二階段:國際社會壓制武力階段
國際冷戰體系的確立,特別是韓戰的爆發與防止共產主義在東亞區域的進一步擴張,分裂了中國並且使得臺灣迄今仍由中華民國治理11。可以說,冷戰情勢的發展改變了臺海兩岸的命運,以及中共對臺政策的內涵12。因此,對中共的決策者來說,「臺灣問題」的關鍵,從來不是臺灣要從大陸分裂出去這件事本身,而是美國在使分裂狀態持久存在中的作用13。
1950年6月25日韓戰的爆發,國際情勢的轉變連帶使兩岸關係的變數與內涵均發生質變14。儘管一般專家學者都將此一時期納入軍事鬥爭時期15,但隨著美軍第七艦隊協防臺灣之後,在戰事頻仍的1950年代裡16,美軍軍事顧問團也逐步建立與擴大規模,在越戰方酣之際,規模甚至達到一萬人之譜17。為防止大陸的軍事威脅甚至武裝侵略,臺美雙方於1954年12月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不僅與我國正式結為盟邦,美軍也在臺灣建立基地與駐防18。一旦臺海爆發戰事,以戰術性核武攻擊大陸,成為美軍協防臺灣的作戰選項之一19。不過,為避免擦槍走火,該條約僅限於臺澎,並未及於金馬20。從這個階段國際關係不僅發揮作用,而且還壓制雙方的軍事鬥爭的事實看來,部分學者仍以單純軍事鬥爭看待韓戰後的兩岸關係,顯然有誤導之嫌。更重要的是,北京方面始終堅稱兩岸目前的關係是內戰的延續,例如2012年2月中共外交部一位參事就如此形容兩岸關係,然作者隨即反駁,兩岸關係是「韓戰」的延續而非內戰的延續,因為由於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的介入,兩岸關係才會形成現在的情況,所以未來兩岸關係的解決也應讓美國參與方符合歷史客觀與臺灣方面的利益。
儘管我國政府曾經想要利用大陸發生政治經濟危機的時機武力反攻大陸,北京政權也想要透過軍事行動來武力解放臺灣,兩岸因此爆發島嶼爭奪戰與兩次臺海危機21,但由於國際社會的介入與壓制,使得兩岸關係臣服於冷戰與後冷戰的體制之下22。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北京在國際上奪取「一個中國」代表權,包括聯合國及國際、區域以國家為成員的組織23,並且至今為止與133個國家建立起外交關係24,而讓僅有22個國家承認的中華民國轉趨弱勢並且逐漸因喪失「一個中國」進而讓社會也同意大陸的觀點,也就是所謂「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不是中華民國。此種情況,導致北京想要消滅中華民國,但最終卻又要求臺北政府不可真的消滅中華民國,否則就是臺獨的冠矛盾現象。
三、第三階段:建構九二共識
隨著中國大陸與美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的同時25,北京也決定以三通四流的交流方案讓兩岸逐步統一在一國兩制體制之下26;另外一方面,儘管臺北方面一再堅持不接觸、不妥協、不談判的立場27,但卻又主張要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大陸政策。因此,在本質上兩岸都有意以和平的方式解決政治歧見,但也不排除動武的可能性,但美國的介入讓兩岸在沒有簽訂任何停戰協議的情況下休兵28。此時,我國政府前述因恐共心態而制定的「三不」政策,從事後諸葛的角度來看,顯然昧於兩岸與國際大勢所趨,因此在1987年決定開放老兵探親29,繼而逐步開放臺灣人民與企業到大陸旅遊、經商及投資設廠。臺灣與大陸往來的逐步開放,有利於北京持續深化「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政策效果,以利達到「以民逼官」、「以商圍政」的結果30。
對大陸來說,此時期的兩岸關係除了武裝力量與國際因素之外,爭取臺灣同胞對於兩岸統一的支持,以及爭取「臺灣當局」與北京進行政治談判,成為決定兩岸關係的新的兩個變數。在提出和平統一主張的同時,中共領導人也以「兩個寄希望」做為新階段的對臺政策主軸。此時,共軍與國際社會的重要性因此被推到第二線去,前者對臺灣有利,但後者則明顯對臺灣極為不利。如何持續讓國際社會壓制中共軍隊攻打臺灣的威脅,讓我國能在安全穩固的情況下,直續發展經濟並爭取加入國際組織,就成為我國政府所致力的重大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此階段為解決兩岸在主權互不承認前提下,能持續發展經貿與社會交流關係,並建構和平互信的政治基礎,我國於1991年1月在行政院組織下成立大陸委員會,2月成立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以接受政府委託與授權,處理涉及公權力的兩岸事務性工作;3月行政院院會通過《國家統一綱領》,成為政府推動兩岸關係的指導原則。4月李登輝總統宣告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於5月1日零時終止,並依國民大會決議,宣告同時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即在憲政層次上,不再將中共視為叛亂組織。1992年7月,立法院通過「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並於同年9月18日施行31。我國上述兩岸政策的推動,有助於雙方在人民與經濟交流之外,政治友好氣氛的建立。私底下雙方密使所建立起的溝通管道32,並建立起「九二共識」更為彼此互信奠定良好基礎,促成兩岸1993年4月的歷史性「辜汪會談」,以及後續兩會之間的事務性協商。在當時,國內外一些研究國際關係或兩岸關係的學者,甚至樂觀認為兩岸關係的升溫,讓臺海地區不再是引爆亞洲戰爭的三大熱點之一。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不過那已是後見之明。
四、中共和平反獨階段
隨著中共在國際上佔據「一個中國」代表權,加上臺灣本土意識的崛起,我國自李登輝時代後期至陳水扁主政時期,逐漸走向法理臺獨。李登輝所主張兩岸是國與國之間的特殊關係33,與陳水扁所主張「一邊一國」在本質上並沒有差異34。這讓中共一方面無法寄希望於臺灣當局,另一方面又無法擺脫國際對臺海和平的限制框架的情況下35,只能寄希望於武裝力量、國際社會與臺灣人民所組成的制衡力量。
此時期,崛起中的中國大陸儘管採取深思熟慮的韜光養晦戰略,以免在經濟仍然依賴西方國家時過早與敵人攤牌36。然而,共軍積極針對應對臺灣問題而進行現代化的腳步逐步加速,值得注意的是,在武裝力量上,截至目前為止仍不具備拒止美、日軍事援助的同時完成攻打臺灣任務的能力37,但多次透過針對性軍事演習來嚇阻臺灣走向臺獨的舉動。更有甚者,北京2003年年底起因應戰爭形態的需求,正式提出以法律戰、輿論戰及心理戰所構成的「三戰」戰法,期能統合物理戰力與精神戰力於極致,加大對應臺灣獨立的軍事能力,並且同時作用於武裝力量、國際社會與臺灣當局與人民。在國際上則打壓臺灣的國際生存空間的同時,也積極採取「聯美制臺」策略應對38;在臺灣人民方面則積極對臺獨死硬派以外的團體進行籠絡與統戰39,並在2005年的「連胡會」達成兩岸九二共識的往來政治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大陸經濟持續高速發展,1979年至2008年為止平均經濟成長率超過9%的情況下,經濟力量不僅成為中國大陸藉以「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重要媒介,也是懲罰、威脅臺灣的主要政治工具。儘管兩岸在此時期仍達成「小三通」與「春節包機」等經濟協定,但北京政府始終小心翼翼地不讓兩岸經濟成果,成為民進黨的政績。凸顯出中共對臺政策的辯證性質。更重要的是,臺灣人民對兩岸關係的態度,是中共和戰的判準,一旦無法再寄希望於臺灣人民,意味著兩岸將重起戰端。
參、兩岸關係的現況
兩岸關係隨著臺灣方面在2008年中期以前逐步走向法理臺獨的過程中,臺灣首當其衝地會變成兩岸軍事衝突遭毀滅一方,這不符我國的安全與利益;大陸則在2020年之前的戰略機遇期的過程中,若過早因為兩岸政治歧見所引發的軍事衝突,並在戰場上槓上美軍,同樣也不符長遠國家安全與利益40;至於美國,在從未與另一個核武國家爆發衝突的情況下,要與共軍發生衝突本身就已經風險十足,更何況華府在許多國際問題上,包括全球反恐、朝鮮半島與伊朗的核武問題,以及全球經濟發展窘境都需要北京合作的情況下,為臺灣問題與大陸開戰顯然也不符合美方的國家安全與利益。對此,美國總統歐巴馬第一任政府的助理國務卿坎貝爾(Kurt Campbell)表示,儘管過去幾年美中關係時有緊張,但最大的成績之一卻是維持臺海的和平穩定,在這個一直是美中之間最艱難的問題上做得很成功41。由於中美之間對於如何共管兩岸關係,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共識,也建立了必要的聯繫機制。所以,「馬習會」一曝光,美國的態度是「鼓勵」的42。
客觀而言,在美中臺三方都沒有做好改變權力格局的情況下,「維持現狀」毫無疑問地成為各方安全與利益的最大公約數。臺海兩岸在馬英九總統執政後,以「九二共識」做為雙方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與互信的起點。時任中共總書記在與美國小布希總統通電話時也指出,兩岸雖然都認同一個中國原則,但對於涵意則有不同認知。這顯示,「九二共識」已經成為美中臺在維持現狀的政治共識,儘管對於九二共識的涵意,兩岸其實在各說各話,但比起過去有很大的進步,同時也不妨害北京對於「一個中國」的界定,因此兩岸恢復制度化協商,兩岸關係進入趙春山教授所謂的「和解制度化」時期43。
在九二共識基礎上,隨著中國大陸2010年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並且如果以購買力平價計算,2014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成為區域與全球疲軟經濟的動能,也是提振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44。從2008年至今,兩岸共簽訂23項協議與共識,在正式開啟三通之後,陸客、陸生與兩岸產業與經濟交流成果有目共睹45。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兩岸在2010年6月29日達成「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 ECFA),並在兩年後再度達成兩岸服務貿易協定(但由於立法院未通過,至今尚未生效實施)。
北京基於「打臺灣不如買臺灣」的對臺經貿政策,除了促使兩岸經貿關係更加緊密雙贏之外,當然還發揮政治功能,亦即為兩岸未來統一奠定良好經濟基礎,也在過程中轉化原本傾向臺灣獨立的中小企業、中南部民眾與中下階層(也就是所謂的『三中』政策)46,期使渠等能獲得兩岸和平紅利而對兩岸政治統一前景抱持肯定的態度。2015年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聲就曾強調,大陸將持續深化對臺「三中一青」的交流工作,他指出,「三中一青」是該年大陸對臺政策的主軸,並且仍將是大陸未來在推動兩岸經貿交流時的重中之重47。2015年10月下旬,根據《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下稱《公報》),針對臺灣的部分,在「十三五」期間,大陸仍將持續深化與臺灣之間的合作發展,並將以互利共贏方式深化兩岸經濟合作,讓更多臺灣普通民眾、青少年和中小企業受益48。《公報》內容顯示,加強經貿交流與「三中一青」仍將是大陸中央未來推動涉臺工作的主軸。
習近平在馬習會上說,希望兩岸共同努力,兩岸同胞攜手奮鬥,堅持九二共識、鞏固共同政治基礎,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保持兩岸關係發展正確方向,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讓兩岸同胞共享民族復興的偉大榮耀49。台企聯會長郭山輝認為,兩岸領導人首次見面,對於臺商的投資信心無異是打了強心針,更對投資保障與權益的維護有絕對正向的幫助50。
在軍事與外交方面,兩岸關係對北京而言重新回到武裝力量與國際社會位居二線,對臺政策的第一線則以「兩個寄希望」,也就是寄希望於臺灣人民,也寄希望於臺灣當局的情況。臺灣的最大利益,仍然是在透過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以增進經濟利益、穩住軍事安全局面的同時,拉進國際社會對兩岸局勢的參與51。在這方面,前總統馬英九先生在2015年10月19日參加調查局「區域安全與跨境犯罪國際研討會」,回顧任內兩岸關係進展時指出,「活路外交」是以新思維同時處理「兩岸」與「外交」,既對兩岸有利,也受到國際社會歡迎。前總統馬英九先生表示,目前我與22個邦交國邦誼穩固,給予臺灣免簽證、落地簽證的國家地區躍增至153個,兩岸關係更獲空前進展,社團交流、主題論壇、觀光旅遊、經貿投資顯著成長,臺海不再緊張,兩岸和解有利國際支持,樹立和平解決爭端正面典範52。不過,共軍在對岸所設置的針對性戰術飛彈,不僅未因兩岸關係和緩而降低數量或撤除,反而每年都在增加,這讓馬政府頗感頭疼,也遭到內部質疑。因此,「馬習會」最被臺灣民眾關切的事項有二,一是飛彈,二是國際空間53。對此,馬總統在行前記者會坦言,會談將著重於兩岸和平架構、降低敵意與臺灣國際空間54。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馬習會上習近平說:「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並共同為世界與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繁榮做出更大貢獻。」這是講給美國人聽的55,其目的在排除國際對於兩岸關係的干涉。面對大陸試圖將兩岸侷限在臺海範疇的策略56,我國政府則明確表達反對的態度。例如亞洲基礎設施投資投行(簡稱亞投行)準行長金立群2015年10月21日在華盛頓表示,臺灣申請加入亞投行是「自家人的家務事,自己家裡人可以討論」57。但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吳美紅隔日在例行記者會反駁指出,亞投行是多邊區域金融組織,臺灣為依亞投行協定規定,向亞投行多邊臨時秘書處申請及聯繫,並依協定規定進行審議,所以「不是單純的兩岸事務」58。此一事例顯示出,大陸極力排除國際的干預,而臺灣則極力反對的矛盾現況。
肆、兩岸關係的未來
前總統馬英久先生提出維繫兩岸和平繁榮現狀的五點主張。第一是鞏固「九二共識」,維持和平現狀;第二是兩岸應持續降低敵對狀態,並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第三為擴大兩岸交流,增進互利雙贏;第四是設置兩岸熱線,在陸委會、國臺辦首長間設立熱線,處理緊急與重要問題;最後,兩岸人民應互助合作,致力振興中華59。不過,中華經濟研究院輔佐研究員李映霖提醒,當我們一窩蜂過度關注馬習會時,就會忽略了馬習會之後兩岸關係的後續演變,那才是我們需要持續關心的重點60。從本文針對兩岸關係的過去與現狀看來,無論是哪一政黨執政,兩岸關係未來的發展,端視下列問題能否解決:
一、國際社會壓制中共軍事攻臺的能力
截至目前為止,國際局勢總體處於和平穩定的狀態,新興國家經濟快速發展,而已開發國家的實力則有所下降,中國大陸可以在此期間扮演經濟發展引擎的作用,因此大陸希望繼續維持這種相對和平的國內外環境,盡可能地讓自己在此期間得到全速發展,事實上,大陸也確實是這個戰略機遇期的最大受益者61。換句話說,國際局勢期望兩岸能夠和平,這對臺海局勢而言可謂雙贏62。
臺灣在中美臺三角關係中,處於尷尬位置。在中美軍事力量此長彼消的趨勢中63,臺灣的角色更是艱困。由於美國政治主流對中警戒,臺灣可能因此獲得下任美國總統更多的支持,美方也會更看重臺灣64。從地緣政治經濟的角度來看,中國崛起所帶動的東亞與全球秩序重組,還正方興未艾。因此,美中臺三方所有涉及兩岸關係的調整,都可能引爆巨大的衝突能量65。美國國防部顧問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即認為,臺灣在兩岸政策上不要過於偏激,才有助於維持兩岸與臺美之間的關係66。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羅素(Daniel Russel)2015年11月5日表示,馬習會與美方一直以來鼓勵的兩岸方向一致,也就是為促進兩岸安定與經濟機會,讓雙方直接對話,並採取建設性地溝通與往來67。有關「馬習會」是否影響美國對臺軍售,美國防部發言人戴維斯(Jeff Davis)在華府外籍記者中心回答媒體詢問時說,美國恪遵《臺灣關係法》,提供臺灣足夠的自衛能力;美國也持續信守「一個中國」政策,希望兩岸歧見和平化解68。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以前有能力防禦中國大陸對盟國任何形式的攻擊,但東亞霸權轉移的時刻,大陸對海、空領域已經有了一定掌握能力,任何與北京對抗的國家都是危險、且須付出代價的,包括美國也是如此69。預估到了2025年,共軍能夠在即使美國援助的情況下擊敗國軍,儘管屆時要登陸仍有極大困難70。中華戰略學會常務理事傅應川指出,臺海情勢今非昔比,其中尤以共軍軍力的大幅成長。一旦緊張情勢發生,美國的航母艦群能否再度投射到臺海周邊,並對共軍產生嚇阻效用,都在未定之天71。因此,陳一新教授指出,無論從國際政治、國家利益、國家政策與憲法法理的角度來看,不管那個政黨執政,在美中間不選邊站,才是最聰明的作法72。曾復生也認為,在中美戰略競合複雜趨勢下,臺灣應發揮「和陸友美」平衡策略;同時,也應該積極鼓勵美中競合關係健康發展,讓臺灣的平衡策略不致陷入進退失據窘境73。
除了將國際社會拉進兩岸關係之外,如何維持既有邦交國與「走出去」擴大參與國際組織與活動,同樣也是我國主權與外交的重大戰略。外交部發言人王珮玲2015年10月20日坦言,1971年我國自失去聯合國席位以來,國際參與空間面臨諸多限制與挑戰,尤其是聯合國體系中的專門機構。臺灣外交環境日益艱難,不過,由於馬政府與大陸之間存在「九二共識」政治基礎,雙方仍有不互挖牆腳的高度默契,儘管不少臺灣邦交國早有「異心」,希望與大陸建交,還是被北京委婉拒絕74。前外交部長林永樂也表示,兩岸關係攸關外交部對外工作,但兩岸關係是否穩定是非常關鍵的因素75。北京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巫永平直言,過去7年來,兩岸高度互信,在「九二共識」基礎上,臺灣外交空間得以維持;如果民進黨執政團隊不願承認「九二共識」,大陸限縮臺灣外交空間也是符合邏輯的76。
前總統馬英九先生總統表示,在馬習會中他特地向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兩大問題,包括臺灣民間參與國際非政府組織(NGO)遭遇困難,以及我方政府參加區域經濟整合,雙方應該一起參加;習近平則表示會以適當方式,讓臺灣參加亞投行,至於參與NGO等活動,只要不形成兩個中國,都可以考慮,給臺灣國際發展空間77。政治觀察家傅建中對此指出,馬習會將創下一個先例,對臺灣未來和大陸的交流或在國際的空間,都將有良好的影響78。前外交部長林永樂則認為表示,馬習會應會讓臺灣參與APEC更順暢79。臺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指出,「馬習會」對RCEP等區域經濟整合議題是一個好的開始,也讓臺灣加入RCEP的可能性提高。臺灣經濟研究院兩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華昇認為,兩岸建立熱線後,臺灣加入區域經濟整合的談判速度也可加快80。
二、一個中華民國各自表述的分歧
從前面的回顧可知,臺灣人民的統獨主張,將決定兩岸的和平與戰爭。就臺灣內部而言,面對大陸的最大的政治危機在於國家認同的分歧,也就是對於臺灣獨立與中華民國的界定,藍綠政黨及其支持者各有不同,且難以妥協的立場81。陸委會諮詢委員陳建仲指出,早在陳水扁執政時期,泛綠就以各種方式「詮釋」中華民國,最通用的就是李登輝的「臺灣第二共和論」,這個概念的指涉對象是1991年5月1日以後;由於已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同時又公布了《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因此,中華民國「所建構出來的國家機關只代表臺灣人民,國家權力統治的正當性也只來自臺灣人民的授權,與中國大陸人民完全無關」。2012總統選舉,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強調:「臺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臺灣。」然而,對所謂「中華民國」,泛綠陣營指的在1991年以後幾度修憲後在臺灣的「中華民國」,而不是創立於1912年的中華民國82。
儘管客觀上兩岸一邊一國的法理戰場在美中制約下已結束,但主觀上兩岸分立分治的事實現狀卻深入臺灣人心。中研院研究發現,臺灣人民支持臺獨的比例正逐年上升,其中尤以年輕人最明顯,青年世代(20-34歲)中支持臺獨者從43%上升至56%83。有趣的是,有46.4%當下意願選擇「獨立」,卻有49.7%預估臺灣未來將「被統一」。可見臺獨雖為強勢民意,卻有更多民眾認為臺灣的未來走向是「被統一」,而非獨立。在此出現了「主觀意願」與「客觀預期」的落差,想要獨立,但預期被統一(如附圖)84。
然而現狀的分立分治並非法理的一邊一國,而區分兩者的正是今後兩岸得以維持現狀的互信基礎,但讓民眾區分兩者的難度卻隨一中各表被綠營異化為「一中即大陸」、被對岸窄化為「一中無各表」而提高85。對此,文化大學中山與大陸所蔡逸儒教授指出,臺灣民眾對於維持現狀還是必須有深一層的理解,現狀對臺灣確實未必公平,現狀就是臺灣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中華民國又不被國際接受,既要維持現狀大家就得面對不公平的事實與對待86。至少,臺灣內部對於中華民國應該要形成共識,否則如何面對大陸對我國主權的否定與擠壓?
對北京來說,兩岸問題的癥結在必須化解臺獨,而化解臺獨的唯一方法就是維護中華民國。但北京長期扼制中華民國,正是滋生臺獨的根本原因。其中出現了一個政治弔詭:北京與臺獨的共同目標是顛覆中華民國,而北京愈否定中華民國,臺獨意識就愈滋生。北京對臺政策有一大盲點,誤認為打壓臺獨,即可促成統一。但現實卻是,打壓臺獨,其實是要臺獨先回到承認中華民國;而檢證臺獨是否轉向的準據,就是看臺獨是否真正接受並回歸中華民國。因此,一面否定中華民國,一面又要臺灣維護中華民國,這是北京兩岸政策的最大矛盾。北京若要消滅中華民國,甚至說「中華民國已經滅亡」,則臺獨如何接受中華民國87?
三、沒有共識的「九二共識」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沒有九二共識,兩岸就會「地動山搖」後,北京方面從「夏張會」、大陸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紀念臺灣光復活動上談話,到2015年10月28日國臺辦記者會,都不斷重申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強調「兩岸同屬一中」原則88。可見「兩岸同屬一中」就是大陸對臺政策的最後底線89。對此,上海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倪永杰認為,「馬習會」能成,是建立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以及國共兩黨多年累積起來的政治互信基礎,如果連共同政治基礎都沒有,可能連事務性協商都出問題90。然而,仔細思考可以發現,首先,誠如蘇起所指出,「九二共識」與「一中各表」之間一直具有微妙的差異。「九二共識」是兩岸共同宣示的政治符號,而「一中各表」則為臺灣單方面宣示而大陸既不承認也不否認的說法。此次馬習「求同」的同時,前總統馬英九先生也不忘「存異」91。
再者,「九二共識」究竟是「一中各表」還是「二中各屬」仍有商榷的餘地。沒錯,兩岸憲法條文表明,全世界只有一個中國,只是「誰的一中」發生問題也引爆衝突。然而,實際上,北京默認了我國憲法的「一中」立場,而此憲法主體是中華民國,導致口頭不承認,但在實際行為中默認「兩個中國」存在的事實;另一方面,儘管前總統馬英九先生在馬習會閉門會談時,當著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面,提及「一中各表」、「中華民國」等敏感字眼92。但他也多次呼籲對岸要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93,這隱含一個沒有明確說出口的前提,那就是我國已經正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存在;如此一來,「九二共識」究竟是「一中」還是「兩中」,有待進一步釐清與協商。
其次,「九二共識」誠如已逝的海基會前董事長辜振甫所指出,是「沒有共識的共識。」亦即對於一個中國定義,兩岸雖未取得共識,但同意雙方有解釋一個中國意涵的認知,其目的在擱置政治主權爭議,謀求共創雙贏。然而,陸委會主委與國臺辦主任的正式官職交流,讓「九二共識」僅限於非官方交流的範疇失效,如何建構兩岸「九二共識」2.0版,成為雙方關係發展的關鍵議題。國防部前副部長林中斌指出,馬習會傳達了「一國兩府」精神,未來兩岸可能走向「邦聯制」,最後的最後走向邦聯94。無論如何,兩岸關係若未更進一步突破,將無法擺脫「經濟整合易、政治融合難」格局95。
四、臺灣兼顧主權獨立與發展兩岸經貿的能力
2003年起,大陸取代美國成為臺灣最大出口地區,如果扣掉大陸市場,臺灣的經濟將呈現負成長窘境,因此與大陸持續維持良好經貿關係,有利於臺灣經濟持續發展96,因為兩岸關係更加緊密後,臺灣將可以分享大陸仍然接近7%的中高速成長97。中原大學副校長李英明教授認為,如果無法放眼於中國大陸的市場,以此為重要的槓桿,追逐世界市場,臺灣的經濟發展勢必將趨於邊緣化98。南華大學郭武平教授指出,當全球各國都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全面簽訂FTA,但臺灣仍陷關稅自我束縛的危機。臺灣如仍將統獨的主權議題凌駕經貿生存發展議題之上,不面對現實持續反中,犧牲經濟與人民的生活,恐將加速失去談判籌碼而愈發沉淪99。工業總會祕書長蔡練生表示,「馬習會」最大成果在於,在臺灣「走出去」的問題上,前總統馬英九先生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與亞投行上已正式表達臺灣意願,大陸也未對此反對,這也為臺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留下空間100。
然而,政治大學經濟系特聘教授莊奕琦指出,大陸對臺政策過去一直採取只要符合政治目的,經濟上都願意讓利。但讓利的結果,似乎並未契合大陸的預期。一方面,臺灣民眾普遍認知這是大陸的陽謀,生意可以做,但政治立場並不會動搖。另一方面,我方原本認為大陸讓利可讓臺商取得更有利的優勢進入大陸市場,但在大陸中央計畫性經濟與地方諸侯的體制下,讓利往往是一種需要特定關係的尋租行為,通常只獨厚特定廠商或產業,中小企業並未直接受惠,不僅無法讓普羅大眾有感,對臺灣發展也未必真正有利101。特別是,北京主動、單方面的對臺採取其認為有利於臺灣人民的安排,程序上完全忽略臺灣方面的感受,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增加臺灣民眾的反感102。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也認為,如果馬習會對於攸關臺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國際經貿空間,沒有取得突破,這個會議會打折扣,因為根據歷次民調來看,臺灣民眾對北京存有不信任看法,其中最重要的是經貿國貿空間遭打壓103。換句話說,如何在汲取兩岸經貿利益的同時,有效兼顧我國主權獨立與尊嚴,不僅是我國政府的難題,也會直接衝擊兩岸關係未來的發展。
五、兩岸能否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與和平協定
前總統馬英九先生於2015年10月28日出席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並獲頒「遠見領袖和平貢獻獎」。馬總統以他推動兩岸和平及陸續提出的東海和平倡議、南海和平倡議等致力和平努力,希望成為和平跟合作之海,並且強調「戰爭沒有贏家、和平沒有輸家、讓世界成為贏家」104。但近幾年來大陸對臺灣抗拒統一的態度愈發感到不耐,估計形勢會進一步惡化105。美國資深外交官所羅門(Richard Solomon)在美中政策基金會所舉辦的研討會上表示,臺海若發生戰爭,將與以往非常不同,因為中國軍力正逐漸壯大106。
根據國防部2015年10月27日所公布104年《國防報告書》中指出,共軍規劃2020年前完備攻臺可恃戰力107。針對臺灣《國防報告書》分析,儘管大陸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隔日稱,炒作所謂大陸「對臺軍事威脅」或大陸軍力問題,既不符合事實,也有違兩岸的政治互信108。然而,國臺辦並未解釋,大陸在臺灣當面設置多達1,500枚戰術彈道飛彈,不是用來嚇阻與必要時攻擊臺灣,難道是用來打魚?在對岸軍事武力越來越強,臺海軍事平衡快速傾向大陸有利一方時,誠如蘇起所指出,北京以武力犯臺尋求兩岸最終統一的傾向會越來越強。
根據美國智庫的評估,共軍到2025年可能出現「專注區域、全球遠征、明顯弱化」的三種情形109,但無論是哪種情況,未來兩岸的軍事差距,只會更加擴大。對此,中華戰略學會常務理事傅應川指出,基於戰力優勢,一旦臺海危機再度發生,中共必將操持主動。在此戰略環境下,兩岸敵對將看不到臺灣的未來,和平是唯一的選項。因此,為求兩岸和平,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確為當務之急110。
在會面時,前總統馬英九先生當面向習近平談及撤除對臺飛彈等議題,但習近平回應指出:「大陸飛彈部署並非針對臺灣人民」,因此並未提及「撤彈」111。對此,國防部官員指出,北京宣稱說相關軍事部署「不是針對臺灣」,只怕沒有人能夠接受。如果北京方面真有減緩敵意對立的誠意,何不從減少對臺飛彈部署,停止在演習中出現臺灣「仿真目標」做起?112前總統馬英九先生也直言,對於習近平的說法「不是很滿意」,但總算開了一個頭,將來有機會還會再向大陸提起113。不過,針對前總統馬英九先生提出建議今後應在陸委會、國臺辦首長之間設立熱線,以處理緊急與重要問題。習近平則表示,「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可以先建立起來」114。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指出,如果層級升高到雙方領導人架設「熱線」的模式進行,更將能即時避免兩岸情勢遭誤判115。
伍、結語
展望未來,在全球即將面臨美國單極霸權時代即將結束、西方世界的沒落、資本主義陷入困境與第三波民主的退潮等四大巨變情境當中,兩岸將面對非西方世界,特別是中國大陸的崛起、非資本主義與非民主體制的挑戰,而中國大陸無疑是這場巨變中的要角。目前,北京積極與華盛頓藉著戰略角力,意圖建構「新型大國關係」,其實就是重新劃定中國大陸與美國之間的勢力範圍,而重新掌握第一島鏈以東的領導地位,絕對是中共領導人的戰略目標,而臺灣,正是位處第一島鏈的戰略輻軸位置。從臺灣地處東亞海上霸權的戰略棋子的角色看來,未來決定臺灣能否持續維持主權獨立的條件,除了自身的努力奮鬥之外,顯然就在於此一臺海韓戰後延續至今的架構是否能持續維持下去116。
就目前而言,儘管維持現狀是美中臺三方目前的共識與共同利益,但要在未來繼續維持現狀有其難度,因為三方力量的對比並非靜態不變,因此如何在有利於我國的環境與力量態勢中,把握機會藉著國際社會、臺灣人民與臺灣當局三項北京所重視的因素,壓制可能的軍事冒進行動,將是臺灣未來在兩岸關係上的嚴峻考驗。對此,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顧問曾復生便強調,臺灣想維持自由民主生活方式,首先要有辦法持續強化綜合國力;其次是能維持兩岸關係和緩良性互動;第三是加強臺灣與國際民主社會互惠合作117。換句話說,在兩岸政治歧見就算不是無解,也難以解決的情況下,讓北京持續其「兩個寄希望」政策,並願意與大陸方面規劃在經濟協議之後,逐步進行政治性的協商118,以談判代替武力,也以談判拉長兩岸協商時間,達到林郁方所主張,讓北京在政治上樂觀、在軍事上悲觀,才能確保臺灣未來長遠的生存與利益。

註1:Cindy Sui, “Taiwan and China to hold historic summit in Singapore”, BBC News, Nov. 4, 2015, http://www.bbc.com/news/world-asia-china-34711923
註2:參見Robert M. Blum, Drawing the Line (New York: W.W. Norton, 1982) ,pp.181-182.
註3:Jay Taylor, The Generalissimo: Chiang Kai-Shek and the Struggle for Modern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pp.445-526; John K. Fairbank著、薛絢譯,《中國新史:費正清論中國(China: A New History)》(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7月),頁380-392。
註4:He Di, “The Last Campaign to Unify China: The CCP’s Unrealized Plan to Liberate Taiwan, 1949-1950,” in Mark A. Ryan, David M. Finkelstein, and Michael A. McDevitt (eds.), Chinese Warfighting: The PLA Experence Since 1949 (New York: M.E. Sharpe, 2003),pp.73-90.
註5:林桶法,《1949年大撤退》,(臺北:聯經出版社,2009年11月)。
註6:林宏一,<關閉政策:國民黨當局封鎖大陸沿海的行動>,呂紹理、唐啟華、沈志華主編,《冷戰與臺海危機》(臺北:政大歷史系,2010年)。
註7:林桶法,《1949大撤退》(臺北:聯經出版社,2009年11月),頁118-140。
註8:張淑雅,《韓戰救臺灣?解讀美國對臺政策》(臺北:衛城出版社,2011年10月),頁21。
註9:陳文茜,<遺忘的1950年>,《蘋果日報》,2010年6月26日,版7。
註10:林博文,《1949年石破天驚的一年》,(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9年5月),頁44-45。
註11:布魯斯‧康明斯(Bruce Cumings)著、林添貴譯,《朝鮮戰爭(The Korean War: A History)》(新北市:左岸文化,2013年7月),頁38。
註12:張五岳指出,毛澤東統治時期,在當時美蘇對峙冷戰的體系架構下,中共的對臺政策係以<武裝解放臺灣>與<和平解放臺灣>為主要訴求。不過,在上述兩項對臺政策的時間分野上,作者與張五岳的見解不同。張五岳,<中共對臺政策之研究>,趙春山主編,《兩岸關係與政府大陸政策》(臺北市:三民書局,2013年9月),頁50-58。
註13:Andrew J. Nathan, Andrew Scobell, 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2),p.157.
註14:Robert G. Sutter,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Challenges for U.S. Policy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92),p.72.
註15:Rosemary Foot, A Substitute for Victory: the Politics of Peacemaking at the Korean Armistice Talks (Ithaca, CO.: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0),pp.159-161.
註16:朱文原、周美華、葉惠芬編撰,《中華民國建國百年大事記(下)》(臺北市:國史館,2012年),頁720;李承禹,<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困境>,收錄在劉慶祥主編,《兩岸和平發展與互信機制之研析》,(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0年),頁55-56。
註17:Jonathan Fendy, Chiang Kai Shek: China’s Generalissimo and the Nation He Lost (New York: Da Capo Press, 2005),p.187.
註18:Denny Roy, Taiwan: A Political History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2),pp.172-173.
註19:Henry Kissinger, On China (New York: The Penguin Press, 2011),p.154.
註20:胡為真,《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臺北:商務印書館,2001年),頁18。
註21:Nancy Bernkopf Tucker, Strait Talk: United States- Taiwan Relations and the Crisis with China,p.32.
註22:John Gittings, The role of the Chinese Army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Publisher, 1981),pp.158-175; Ellis Joffe, Party and Army: Professional and Political Control in the Chinese Officers Corps, 1949-1964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註23:有關中共此時期外交策略,請參閱楊志恆,<中共外交的策略與原則>,《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10期,1999年10月,頁29-35。
註24:蔡東杰,《兩岸外交策略與對外關係》(臺北:高立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12月),頁134。
註25:James H. Mann, About Face: A History of America’s Cour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from Nixon to Clinton (New York: Vintage, 2000),pp.113-138;席來旺,《中美交往實錄》,(北京:京華出版社,1995年8月),頁55-69。
註26:Martin L. Lasater, “Chinese Unification Policy,” In Martin L. Lasater, Peter Kien-hong Yu, Kuang-ming Hsu, and Robyn Lim, eds., Taiwan’s Security in the Post-Deng Xiaoping Era (London: Frank Cass Publisher, 2000),pp.43-94.
註27:Quansheng Zhao, “An Analysis of Unification: The PRC Perspective,” Asian Survey, vol. 23, no.10, Oct. 1983, pp.1095-1114;李松林、陳太先,《蔣經國大傳(下卷):主政臺灣》,(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2009年5月),頁185-200。
註28:郝柏村,<我所知道的九二共識>,《聯合報》,2015年11月1日,版23。
註29:李松林、陳太先,<蔣經國大傳(下卷):主政臺灣>,頁219-238。
註30:趙春山,<中共對臺政策>,張五岳主編,《兩岸關係研究》(第二版)(新北市:新文京出版社,2012年9月),頁55。
註31:國史館,《一個中國論述史料彙編—史料檔》,(臺北:國史館,1990年),頁16。
註32:許多次秘密對話發生在香港,起先是由中國軍方發動,後來在1988年至1992年間,在哲學大師南懷瑾指導下進行。到了1994年,國民黨方面的密使有劉泰英,他向李登輝直接報告;或許更重要的是,當時擔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的曾慶紅,這位江澤民的親信顯然曾與李登輝跟前紅人蘇志誠在珠海碰過面。有關兩岸密使往來情形,可參閱王銘義,《對話與對抗:臺灣與中國的政治較量》,(臺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5年),頁59-86;Nancy Bernkopf Tucker, Strait Talk: United States- Taiwan Relations and the Crisis with China(Cambridge, M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1),p.312。
註33:Lee Teng- hui, “Understanding Taiwan: Bridging the Perception Gap,” Foreign Affairs, vol. 78, no. 6, Nov./ Dec. 1999, pp.9-21.
註34:胡全威,<胡錦濤的機遇與挑戰>,《歷史月刊》,2002年9月號,頁78。
註35:參見Carola McGiffert (ed.), China i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Imagination (Washington, DC: CSIS Press, 2003).
註36:Michael D. Swaine, Ashley J. Tellis, Interpreting China’s Grand Strateg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Santa Monica: RAND, 2000),pp.97-150.
註37:Peter Howwarth, China’s Rising Sea Power: The PLA Navy’s Submarine Challenge (New York: Routledge, 2006),pp.44-45.
註38 Chu Shulong, “The Security Challenges in Northeast Asia: A Chinese View,” in SSI (ed.), East Asian Security: Two Views (Carlisle, PA: SSI, 2007),p.5.
註39:John W. Garver, Face Off: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aiwan’s Democratization (Seattle: Univeraity of Washington, 1997),pp.52-54.
註40:Hugh White, “Taiwan's election result could push US and China closer to conflict”, The Age, October 27, 2015, http://www.theage.com.au/comment/taiwans-election-likely-to-push-us-and-china-closer-to-conflict-20151025-gki9cf
註41:余東暉,<坎貝爾:臺海維穩是美中關係最大成績之一>,中國評論新聞網,2015年10月22日,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39/7/2/4/103972410.html?coluid=1&kindid=0&docid=103972410&mdate=1022001158
註42:龐建國,<審時度勢 馬習會抓住際遇>,《旺報》,2015年11月6日,版12。
註43:趙春山,<當前我國大陸政策>,趙春山主編,《兩岸關係與政府大陸政策》(臺北市:三民書局,2013年9月),頁1-2。
註44:馬祥佑,<大陸對臺契作成效評估與未來可行方案探討>,《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社會科學研究院、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2012年7月),頁1。
註45:范世平,<開放中國大陸民眾來臺旅遊法制遞嬗與影響之研究>,《遠景基金會季刊》,第7卷,第2期,2006年4月,頁251-252。
註46:耿曙、陳陸輝,<兩岸經貿互動與臺灣政治版圖:南北區塊差異的推手?>,《問題與研究》,第42期,第6卷,2003年12月,頁1-27。
註47:梁世煌,<挺三中一青《公報》:深化兩岸合作>,《旺報》,2015年10月30日,版1。
註48:汪莉絹,<對臺重點 三中一青>,《聯合報》,2015年10月30日,版1。
註49:藍孝威、白德華、楊毅,<習:兩岸打斷骨頭連著筋>,《中國時報》,2015年11月6日,版1。
註50:王揚宇、郭芝芸,<馬習會 台投資信心打強心針>,《旺報》,2015年11月6日,版3。
註51:Bonnie S. Glaser, Taiwan’s Quest for Greater Particip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2013).
註52:蕭博文,<馬英九:兩岸和解樹立典範>,《中國時報》,2015年10月20日,版3。
註53:陳言喬,<營造更穩定架構 馬習任務艱鉅>,《世界日報》,2015年11月6日。版2。
註54:楊湘鈞,<馬習會談降低敵意 不碰南海>,《聯合報》,2015年11月6日,版5。
註55:張麟徵,<馬習會敲山 鎮住兩隻老虎>,《中國時報》,2015年11月9日,版15。
註56:盧素梅,<溫情攻勢 籲珍惜兩岸和平>,《旺報》,2015年10月24日,版8。
註57:劉屏、陳柏廷,<臺灣入亞投行<自家人討論>>,《中國時報》,2015年10月23日,版3。
註58:黃忠榮,<陸委會:入亞投行非單純兩岸事>,《旺報》,2015年10月23日,版4。
註59:楊毅,<馬:握著中華民族振興希望>,《中國時報》,2015年11月8日,版2。
註60:李映霖,<馬習會不是重點,重點是會後的兩岸關係>,《觀策站》,2015年11月7日,http://www.viewpointtaiwan.com/馬習會不是重點,重點是會後的兩岸關係/
註61:主筆室,<武統非主流民意 和平是硬道理>,《旺報》,2015年10月24日,版3。
註62:張郁琦,<法駐台代表:盼兩岸持續對話>,《旺報》,2015年10月26日,版2。
註63:Brendan Thomas-Noone, “New Study Reveals Dramatic Shift in U.S.-China Military Balance”, The National Interest, November 4, 2015, http://www.nationalinterest.org/blog/the-buzz/new-study-reveals-dramatic-shift-us-china-military-balance-14252?page=2
註64:張郁琦,<美欲制衡大陸 台別被當棋子>,《旺報》,2015年10月23日,版4。
註65:朱雲漢,<臺灣離民主崩壞還有多遠?>,《天下雜誌》,第544期,2014年4月1日,頁8。
註66:張郁琦,<偏統、偏獨 有損中美臺三方關係>,《旺報》,2015年10月31日,版11。
註67:張郁琦,<美助卿:馬習會與美方向一致>,《旺報》,2015年11月6日,版8。
註68:劉屏,<美媒:這會面 對馬習都有風險>,《中國時報》,2015年11月6日,版3。
註69:David C. Gompert and Philip C. Saunders, The Paradox of Power: Sino- American Strategic Restraint in an Age of Vulnerability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2012) p.xxiii.
註70:Robert D. Kaplan, Asia’s Caudron: The South China and The End of a Stable Pacific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14) p.8.
註71:傅應川,<和平是兩岸唯一選項>,《中國時報》,2015年9月17日,版13。
註72:陳一新,<美中南海較勁 我應中立>,《聯合報》,2015年10月27日,版21。
註73:曾復生,<聯美抗中 小英製造麻煩>,《中國時報》,2015年11月1日,版13。
註74:張郁琦、羅印沖,<防外交潰堤小英最棘手難題>,《旺報》,2015年10月21日,版5。
註75:張國威,<選後邦交<綠燈> 兩岸穩定是關鍵>,《旺報》,2015年10月22日,版3。
註76:盧素梅、蔡浩祥,<缺政治互信 陸將縮台外交空間>,《旺報》,2015年10月21日,版5。
註77:楊毅、白德華,<馬爭取國際空間 習釋善意>,《中國時報》,2015年11月8日,版2。
註78:傅建中,<馬習相逢一笑泯恩仇>,《中國時報》,2015年11月6日,版5。
註79:魏嘉瑀,<影響APEC?外交部:會更順暢>,《中國時報》,2015年11月6日,版5。
註80:王揚宇、郭芝芸,<陸劃紅線 台區域整合有望提速>,《旺報》,2015年11月8日,版3。
註81:Richard C. Bush III, “Two Chinese leaders walk into a room: The Singapore meeting between Ma Ying-jeou and Xi Jinping”, Brookins, November 4,2015.
註82:陳建仲,<蔡英文認同哪個中華民國?>,《旺報》,2015年10月21日,版12。
註83:楊淳卉,<中研院研究:年輕人台獨支持度持續上升>,新頭殼,2015年11月2日,網址:http://newtalk.tw/news/view/2015-11-02/66264
註84:摘自<如何走出<被統一>的焦慮>,《聯合報》,2015年11月3日,版2。
註85:周志杰,<英派維持現狀 臺灣跌跌撞撞>,《中國時報》,2015年10月30日,版15。
註86:蔡逸儒,<國民兩黨都該掃進歷史垃圾堆>,《中國時報》,2015年10月26日,版13。
註87:<北京應承認進行的歷史>,《聯合報》,2015年10月21日,版3。
註88:盧素梅、黃忠榮,<陸:政黨認同一中 交流無障礙>,《旺報》,2015年10月29日,版4。
註89:王銘義,<習近平的兩岸棋盤>,《中國時報》,2015年10月24日,版3。
註90:盧素梅、陳曼儂,<蔡習會機率 陸學者:先認「九二共識」>,《旺報》,2015年11月6日,版8。
註91:蘇起,<三贏的馬習會>,《中國時報,2015年11月9日,版15。
註92:楊毅、藍孝威,<當著習近平的面!馬提一中各表 站穩總統立場>,《中國時報》,2015年11月8日,版2。
註93:羅印沖,<馬習會「一中」與「各表」拉鋸戰>,《旺報》,2015年11月7日,版5。
註94:陳君碩,<林中斌:陸卸任領導來臺機會增>,《旺報》,2015年11月7日,版8。
註95:戴肇洋,<九二共識是動詞非名詞>,《旺報》,2015年10月26日,版12。
註96:David Tweed, “Historic Xi-Ma Summit Advances China's Long Game for Taiwan”, Bloomberg, Nov. 4, 2015,http://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5-11-04/historic-xi-ma-summit-advances-china-s-long-game-for-taiwan
註97:主筆室,<馬習會政治資產的經濟利益>,《中國時報》,2015年11月9日,版2。
註98:李英明,<對比英日 臺灣沒封閉本錢>,《聯合報》,2015年10月26日,版23。
註99:郭武平,<當習訪美英 不需提臺灣議題…>,《聯合報》,2015年10月26日,版23。
註100:葉文義、勵心如,<助台走出去 工商界正面評馬習會>,《旺報,2015年11月8日,版3。
註101:莊奕琦,<兩岸不需讓利 要的是公平機會>,《中國時報》,2015年10月26日,版13。
註102:梁世煌,<應對紅潮 臺灣須站在制高點>,《旺報》,2015年10月27日,版1。
註103:王揚宇,<台入區域整合 馬習會重要命題>,《旺報》,2015年11月7日,版3。
註104:楊湘鈞、彭慧明,<活路外交 馬總統獲頒遠見和平貢獻獎>,《聯合報》,2015年10月29日,版2。
註105:主筆室,<武統非主流民意 和平是硬道理>,《旺報》,2015年10月24日,版3。
註106:林柏安,<大選在即 美資深外交官憂明年重演臺海危機>,《中國時報》,2015年10月21日,版11。
註107:張郁琦,<國防部:陸2020年完備攻臺戰力>,《旺報》,2015年9月27日,版3。
註108:盧素梅,<陸批台國防報告 炒作軍事威脅>,《旺報》,2015年10月29日,版4。
註109:Roy Kamphausen and David Lai,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in 2025 (Carlisle, PA.: Strategic Study Institute, 2015).
註110:傅應川,<和平是兩岸唯一選項>,《中國時報》,2015年9月17日,版13。
註111:陳柏廷、周思宇,<馬籲撤彈 習:非針對臺灣>,《中國時報》,2015年11月8日,版2。
註112:聯合報系採訪團,<習「飛彈不是針對臺灣」 國防部難以接受>,《聯合報》,2015年11月8日,版2。
註113:藍孝威,<習「非對臺灣」說馬:我不是很滿意>,《中國時報》,2015年11月8日,版2。
註114:楊毅、白德華、陳柏廷,<馬提熱線升級 習肯定>,《中國時報》,2015年11月8日,版1。
註115:陳君碩、王揚宇,<兩岸窗口升級 學者:可設熱線>,《旺報》,2015年11月6日,版3。
註116:蘇起,<從大小三角看「維持現狀」>,《聯合報》,2015年11月1日,版23。
註117:曾復生,<小英空心 美方擔心>,《中國時報》,2015年10月27日,版13。
註118:曾任陸委會副主委,現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的黃介正認為,兩岸政治溝通的必要性將會增加,管道付之闕如。黃介正,<夏張會再會>,《聯合報》,2015年10月18日,版22。

公告日期: 2016-11-08

供稿單位: 司令部/督察長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