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專區

:::

中共海軍戰略與艦艇發展(蔡明均)

中共海軍戰略與艦艇發展
海軍少校 蔡明均
提  要:
近年來,中共海軍艦艇造艦的數量與質量均呈現相當驚人的進展,引起兩岸與國際社會的關切,以及對「中共海軍威脅」的焦慮。更有甚者,自製航空母艦、055型萬噸「大驅」、095型核子攻擊潛艇、096核子彈道飛彈潛艇,以及081型兩棲攻擊艦等新一代戰艦,也都陸續造建造,將有可能改變未來全球海權態勢。本文旨在藉著對中共海軍艦艇過去發展歷程與現今成就分析,歸納出其可供未來發展借鑑的過去軌跡與路徑,期能對相關延伸性研究能有拋磚引玉之效。
關鍵詞:中共、軍事、海軍、戰略、艦艇
壹、前言
2016年11月,網路上出現兩艘中共核潛艦停靠在某軍港的碼頭上,仔細對比兩者的差異可以發現,其中一艘核潛艦的直徑明顯比另一艘粗大許多。據此前的公開資料,直徑較小的核潛艦為中共海軍現役的093核動力潛艦,而體型更加巨大的潛艦極有可能就是傳聞中的中共海軍095核潛艦1。共軍095核潛艦的曝光,顯示出中共在逐步汰除第一代核潛艦,由093系列核潛艦做為中共海軍核潛艦的中堅力量的同時,共軍下一代核潛艦也正以快速但讓外界感到撲朔迷離的方式研製。
早在2015年,就曾有美軍分析家指出,中共海軍可能建造14艘095型第三代攻擊型核潛艦,其攻擊型核潛艦數量將增加到20艘2。根據專家研判,095型「隋」級核潛艦採用了大功率反應堆技術、超大直徑耐壓殼體製造技術、聲納監測技術和潛艦靜音技術,技術指標與美國海軍「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艦等量齊觀3。武器配備方面,095核潛艦裝備6具533毫米重型魚雷發射管,可裝備目前最先進尾流歸向導引的魚11魚雷。此外,095核潛艦還擁有8具導彈垂直發射管,可以發射反艦導彈、巡航導彈和防空導彈,以反制敵方反潛力量的攻擊4。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單一事件嗎?
顯然不是,目前在造船廠船架上施工中的,包括兩艘自製且性能更優的航空母艦5、055型萬噸級驅逐艦6、096型新一代核子動力彈道潛艦7,甚至可裝載東風-21D的09X超大型潛艦8。按照此一速度,中共海軍作戰能力可望如同大陸軍事專家胡波所預測,在2049年前追平美國海軍9。基於中共仍是我國家安全最大威脅來源,共軍海軍軍力的發展與擴張,絕對需要謹慎觀察並預做因應。
然而,筆者與美國國際關係學者卡普蘭(Robert Kaplan)同樣主張要預測未來,就必須對過去的發展路徑進行歸納,探尋中共海軍艦艇發展的成果與問題,才能進一步預測未來可能的發展動向。本文主要目的,即在分析中共海軍成軍至今,其作戰艦艇在海軍戰略指導下的發展歷程與成就,提供未來研究者相關延伸研究的參考。
貳、中共海軍艦艇過去的發展歷程
中共海軍的成立,其實比中國共產黨正式建立「新中國」還早。在1949年4月23日,為了順利進行「渡江戰役」,中共成立了「華東軍區海軍」,這是共軍海軍組織發展的濫觴與艦艇發展的起點。在歷經曲折起伏後,1980年代中期以後,由於海軍戰略由過去「近岸防禦」向「近海防禦」戰略擴張後,中共海軍艦艇的現代化開展隨著國家經濟與科技而前進。回顧過去發展歷程,可以發現中共海軍艦艇以工業化初期工藝水準起步,強化機械化、電子化並向資訊化高科技載台方向高速發展,並可歸納下列重要成就:
一、自製能力提升
中共政權建立初期,並不具備建造軍艦能力,只能依靠外購海軍裝備應付國防需求。不過,中共海軍自始就有長遠的規劃,中共第一任海軍司令員蕭勁光在其自傳中指出,北京決定以外購、合作並引進技術,逐步走向完全自製的目標,以免在軍備上受制於人10。以潛艦為例,1949年中共在與蘇聯簽訂「關於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定」中,獲得第一艘C型潛艦;1953年6月4日,北京透過與蘇聯簽訂的「關於供應海軍裝備及在軍艦建造方面對中國大陸給予技術員著的協定」,有償轉讓W級潛艦的建造權,由中國大陸船廠建造;1959年2月4日中蘇簽訂「關於中共海軍艦艇製造方面給予中國大陸技術援助的協定」,中方獲得629型彈道飛彈潛艦與033型傳統動力中型魚雷攻擊潛艦的技術協助,大幅縮短北京與西方的差距11。後來,由於中蘇交惡,莫斯科於1960年起將技術援助人員撤出大陸,中共只能透過之前蘇聯所提供的設計圖紙,延續潛艦研製工程。截至1980年代中期,北京共建造106艘033型潛艦,基本掌握中型傳統潛艦的建造技術12。
之後,在「飛、潛、快」海軍戰略的方針下,中共開始走向完全自製潛艦階段,第一艘035型明級於1969年開工、1971年下水並於1974年交付部隊,截至1990年代初期,總共建造22艘13。同時,中共也開始研製第二代柴電潛艦,1996年039型潛艦交付部隊,後於1998-9年間成功進行水下發射飛彈試驗,成為中共第一艘能夠在水下發射鷹擊82遠程攻船飛彈的傳統潛艦。2004年下水的039A型潛艦,則是大陸一艘水滴構形,並且完全敷設消音瓦的潛艦14。
在核子動力潛艦發展方面,儘管早在1958年就計畫建造,但由於「三年自然災害」的影響,拖延至1965年展開核子攻擊潛艦的研製,1970年漢級核潛艦下水,1974年正式列裝,至此中國大陸成為第五個擁有核潛艦的國家。配備12枚射程1700公里「巨浪I」型的夏級核子彈道飛彈潛艦,則從1967年10月開始研製,歷經波折與導彈試射爆炸失敗挫折,終於在21年後的1988年成功交付部隊15。第二代能進行反潛、反艦與對地攻擊的多用途的093型核子動力攻擊潛艦於1998年開工、2003年下水並在2006年12月服役;至於以093為基礎,增設飛彈艙、搭載巨浪II彈道飛彈的094型核子彈道飛彈潛艦,則於2004年7月完工、2006年正式服役16。
二、艦艇噸位擴張
從噸位、數量上看,中共海軍艦艇的總噸數,從1950年接收、俘獲(183艘)、徵用(169艘)與打撈(6艘)共109,848噸17;1970年1,530餘艘的37萬噸18;1972年1,750餘艘約46萬噸19;2010年的68萬噸,到2015年的870艘各式艦艇約147萬噸20。顯示出中共儘管遭遇韓戰、國際禁運的阻礙,但在總噸位數卻呈現出逐步上升的情形。其中由於受到「三年自然災害」與接下來的文化大革命,以及1980年代,鄧小平要求共軍必須服從「經濟建設大局」,因此噸位數仍然處於比較緩慢的狀態。
到了1990年代以後,由於中國大陸經濟開始大幅崛起,GDP呈二位數字速率上升,艦船噸位數也同步上揚。IISS對各國軍艦數量統計結果顯示,2008年以後,中共海軍總噸位數躍居全球第一21。單從總噸位數看不出中共海軍艦艇的現代化與戰略意涵,但若從中、大型艦艇所佔噸位數的比例,就可以明顯看出中共海軍在噸位數上現代化的轉變。事實上,在1986年以前,中共中、小型艦艇在總噸位數佔有優勢,這符合中共海軍「近岸防禦」戰略的「飛(機)、潛(艇)、快(艇)」的武器載台發展方針。
值得注意的是,1990年代至今,在劉華清「近海防禦戰略」的「大型化、電子化、飛彈化」造艦政策方針下,中共的總船艦數下降,但總噸位數卻持續攀高,中、大型海軍艦艇的總噸位數穩步上揚。為此,北京不僅引進重型「現代級」驅逐艦,自製旅洋級驅逐艦,並在2012年讓4萬噸級的「遼寧號」航空母艦入列服役。遼寧號由於噸位的限制,無法搭載足夠的戰鬥機,更有甚者,滑跳式的飛行甲板讓中共艦載機必須犧牲油料與武器掛載以利能順利升空。此外,中共海軍至今仍然缺乏專業性定翼機種做為戰鬥群行動的支持。像E2-C就能夠提供戰鬥群戰術性早期預警能量。就此而論,遼寧艦比較適合做為艦隊區域防空之用,而不適合做遠程兵力投射運用。
筆者認為,「大型化」並非意指所有作戰艦艇都大型化,而是北京在打造均衡化艦隊過程中,由於缺少大型化軍艦,因此以大型化建設作為軍艦發展的短、中期重點。
三、艦艇功能多元
中共海軍為了渡江戰役時所謂的「海軍」充其量就是漁民加上漁船;「古寧頭戰役」中所使用的船隻,仍然是勉力搜集來的機漁船;在跨越雷州半島攻佔海南島的戰役中,共軍所使用的海上武力是機漁船加上陸戰用的迫擊砲所建構的「土砲艇」。之後,中共海軍所確立的「近岸防禦」戰略,由於受到經濟、科技與師承自蘇聯海軍思想的影響,在1986年以前,雖然有少量的驅逐艦,但仍以海軍飛機、潛艦與快艇為主要兵力,期能遂行大量吸收敵方攻勢力量,最終在陸地決戰的用兵思維。韓戰停戰後的1954年,共軍海軍擊沉國府大型驅逐艦「太平號」,使用的就是躲避在漁船之中的魚雷快艇。
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資料顯示,中共在1958年發動「八二三」砲戰時,擁有艦艇657艘,其中驅逐艦4艘、潛艦16艘、護航艦4艘、巡邏艇249艘、掃雷艇31艘、登陸艇53艘,其他各類小型艦艇300艘22。到了1972年時,北京擁有1,750餘艘,包含飛彈驅逐艦5艘、驅逐艦1艘、飛彈護航驅逐艦2艘、護航驅逐艦10艘、核子動力潛艦1艘、傳統動力潛艦46艘、魚雷快艇與快速砲艇各約200餘艘、水翼魚雷快艇110艘、飛彈快艇70餘艘、一般砲艇300餘艘、兩棲及輔助艦艇640餘艘23。另從英國IISS的數據也顯示,中共海軍1985至1989年間的艦艇數量比例,仍以各類快艇、中小型登陸艦為大宗,潛艦則約略在100艘左右的數量浮動24。
然1990至1997年的統計資料顯示,中共海軍近岸巡邏艇等小型艦艇數量有下降趨勢,潛艦則在1992年90餘艘降至約50艘,然後再逐年緩慢升高。近年來,中共海軍大力以更具現代化性能的潛艦取代老舊艦艇。中共海軍潛艦數量約在66至75艘之間,1990年以後引進俄製基洛級潛艦,並自製四款新型潛艦,包括晉級(094)核子彈道飛彈潛艦、商級(093)核子攻擊潛艦、元級(039A)傳統動力潛艦與宋級傳統動力潛艦(039、039G)25。中共也擁有3艘晉級核子動力彈道飛彈潛艦,第4或許第5艘正在建造當中26。據統計,1995年至2015年間,有高達56艘新式潛艦服役,平均每年新增2.7艘。如果將外購的基洛級排除,則有44艘,每年平均新增2.1艘27。顯示出中共海軍正在汰除老舊潛艦,並以新式艦艇逐一替補。同一時期,主要作戰艦則呈現溫和、緩慢的數量上升現象;此外,中共也自製湖北級雙船體飛彈快艇(022)與具備近海綜合反潛能力的輕型護衛艦(056)。
四、兵力投射增強
雖然中共海軍艦艇如同前述,正積極朝均衡化與完整化艦隊方向發展,但由於國家安全與利益的全球化,也促使海軍艦艇必須將重心由國土防衛逐漸轉向遠洋性的藍水海軍。在這方面,共軍海軍艦艇的噸位上升的同時,2002年以後開始具備全球遠航的能量;2008年12月,北京則更進一步派出艦艇編隊前往亞丁灣海域進行為期長達3個月一梯次的反海盜護航任務,甚且,第一批護航船隊還曾長達3個月不進港整補的驚人記錄。儘管有學者認為,中共遠洋護航任務,在嚴格意義上並不能說是具有遠洋作戰的經驗與能力,但蘭州艦兵力群指揮員胡衛華說,在遠海組織這種常態化訓練,對提高各級指揮員組織指揮能力,提高編隊依法行動、正確處置各種複雜情況能力,提高海軍遠海大洋執行多樣化軍事行動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28。
在潛艦巡弋範圍方面,過去中共海軍潛艦始終受制於水下持續能力不足的窘境,然而近幾年來,中共領導階層對於實境訓練與作戰效能的重視,讓中共潛艦開始增加巡航行動。就此而言,在2008年以前,每年大約僅進行5至6次遠程巡航任務,可以說次數相當的少。但之後,一年進行12次巡航程為新常態29。此一趨勢顯示中共海軍尋求建立作戰效能、持續力並在幾近實境的情況下模擬訓練作戰任務。值得注意的是,中共潛艦目前也已數次進入印度洋地區巡航而擴增其活動範圍30,其水下嚇阻能力正隨著活動範圍的擴張而增強。
此外,兩棲登陸艦的數量與性能,是兵力投射與島嶼奪戰能力指標性載台。大陸目前擁有3艘排水量2萬噸的兩棲071型攻擊艦,該艦被設計用來在敵對海灘上進行陸戰隊的運送與登陸之用,運送能量達一個營的兵力(400到800人),以及18輛裝甲載具、4輛人員運輸氣墊船31。
五、打擊效能精進
中共海軍噸位加大、功能多元與增強,空間範圍也擴張之外,其打擊效能的突飛猛進,當然也是艦艇發展的不可或缺指標。
(一)制海飛彈
儘管自1950年代起列裝攻船巡弋飛彈,除了蘇聯提供的冥式飛彈(Styx)外,也在1960年代陸續推出「上游」、「海鷹」與「鷹擊」等系列,但中共海軍艦艇的反應速度與打擊效能,遲至在1980年代以後才逐步獲得提升;近年來則發展出更加先進、打擊距離更遠、精度更準與殺傷力更強的攻船巡弋飛彈。美國詹姆斯頓基金會(James Town Fundation)的《中國簡報》(China Brief)便稱,中共海軍的各類艦艇,幾乎都將反艦作戰列為頭等要務,這些艦艇裝備了型號眾多的次音速和超音速反艦導彈。特別是大量匿蹤飛彈快艇,將可能對對手的水面艦隊實施強大的狼群式飽和攻擊。
目前中共海軍艦艇所擁有最精密、最具威脅的攻船巡弋飛彈包括俄製射程達120公里、速度達2.3馬赫以及賦配300公斤高爆彈頭的3M80E與射程240公里的3M80MVE「蚊式」(Moskit)飛彈(北約代號:SS-N-22 Sunburn)、3M54E俱樂部(Klub)飛彈(北約代號:SS-N-27B Sizzler)裝配於2000年至2001年所引進的現代級驅逐艦上32。2005年9月,大陸更推出射程達280公里、具備GPS全球定位系統導引能力並且賦配300公斤半穿甲彈頭的鷹擊62型(C602)攻船巡弋飛彈,除了用於海岸防禦之外,也在2004年被發現配裝在當時正在建造的052C型驅逐艦上33。
在潛射型攻船飛彈方面,中共基洛級潛艦中有8艘裝備Klub-S飛彈系統,包括射程200公里,音速0.6至0.8、低高度進行終端導引攻擊的3M54E攻船巡弋飛彈。此外,中共自製的、類似美軍潛射型魚叉飛彈(Harpoon)鷹擊82也已裝配於潛艦,但射程僅有42公里,賦配165公斤高爆彈藥34。鷹擊83型攻船巡弋飛彈射程則提高到180公里(出口型,自用的甚至靠衛星導引達400公里),賦配190公斤高爆彈頭,不過由於是空射型因此略而不論。
(二)制陸巡弋飛彈
在對陸巡弋飛彈方面,中共已發展出200公里射程的鷹擊63(YJ-63/AKD-63)與1,500公里射程的東海-10(DH-10)等兩款巡弋飛彈,都是在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協助下完成的35。鷹擊63由於屬空射型,不在此文分析之內。第二代DH-10擁有衛星導引能力,但也配備地形批配系統,精度可達10公尺。此外,透過以色列的技術支援與合作,中共也獲得射程達400公里以上的Harpy反輻射無人機/飛彈。
此外,儘管中共長期受困於艦艇防空能力不足,但近年來積極引進與研製下,海紅旗系列艦對空飛彈的發展,已有相當成效;新型魚雷、水雷武器也陸續服役,這對中共海軍艦艇的攻擊效能產生加成效果。
六、安全情勢決定造艦種類與速率
中共在發展各型作戰艦艇上,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後,採取多研發、少生產的策略36。但值得注意的是,兩岸與外部安全情勢的變化,對中共海軍造艦的速率產生某種影響;例如1949年兩次對臺戰役失敗,讓毛澤東在古寧頭與登步島教訓之後,爭取向蘇聯購買三億美元的海軍裝備,主要用於渡海攻臺之用,不過後來由於韓戰而延宕37;有鑑於1996年臺海危機的教訓,中共海軍決定購買能夠攻擊航母戰鬥群的現代級驅逐艦與Kilo級潛艦,並不惜延後航母研製期程,優先發展各類型潛艦,以建立對美國海軍進行不對稱作戰的能量;在兩岸關係緊張的2003年,一位駐北京的西方武官發現,該年3月至隔年3月間,中共約有70艘艦艇開工建造,包括一些登陸艦艇38。
除此之外,日本2012年宣布釣魚台國有化之後,中共在隔年的艦艇建造數量上也呈現大幅上揚的情況。據統計,當年中共海軍至少有1艘052D型驅逐艦、2艘052C型驅逐艦、6艘054A型護衛艦、18艘056型護衛艦下水或服役,另有數艘驅護艦正在建造中39。其中,056型艦從2012年5月第一艘下水算起,在過去4年內平均每6週就下水一艘,之所以大量生產目的在於威懾活躍於大陸近海的美日先進潛艦。因此,目前總數36艘中有14艘為056A型艦的反潛加強版本,再加上直-9反潛直升機,讓056型艦本身及周邊配套的反潛能力達到極高水準40。在南海情勢日益緊張的安全局勢下,北京2015年起兩年內讓2艘052D型驅逐艦服役,另外6艘下水41,可見,其造艦速度與能力,與國家安全環境呈正相關。
參、中共海軍艦艇目前發展成效
從數據上看,中共海軍近年來呈現「一年裝備一個艦隊,下水一個艦隊,開工一個艦隊」的盛況42。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數據顯示,目前共軍海軍擁有714艘各類型船艦,包括航空母艦1艘、巡防艦48艘、驅逐艦32艘、輕型護衛艦26艘、潛艦68艘、近岸防禦作戰艦艇138艘、掃佈雷艦4艘43;同時,在噸位數、功能、活動範圍與打擊效能等方面有了迥異於過去的高速發展。
一、水面艦艇發展成效
專研中共海軍的專家,往往對於如何判斷中共海軍水面艦的規模與能力,深感困擾。美國海軍情報專家將「現代化」界定為水面艦具備多重任務能力、超越點防禦的整合能量,同時能夠搭載直升機。目前中共海軍驅逐艦與巡防艦的現代化載台所佔比例大約65%,估計到了2020年將會達到85%水準44。
(一)水面主戰戰艦
美國國會2016年評估報告分析,自1990年代引進「現代級」驅逐艦以來,中共海軍的水面艦自製了10款新型或衍生型的驅逐艦與護衛艦,以及1艘航空母艦,另有1艘自製航母正在大連造船廠建造當中。6款新型驅逐艦包括旅滬(052A)、旅海(051B)、旅洲(051C)、旅洋I(052B)、旅洋II(052C)與旅洋III(052D),最後兩款甚至具備相位陣列雷達。四款巡防艦則有江衛I級(053H2G)、江衛II級(053H3)、江凱I級(054)與江凱II級(054A)。
與過去老舊的艦艇相比,中共海軍水面武力近年來無論在載台構型、動力與電戰系統更加先進,在反潛、攻船飛彈與超視距標定目標能力,也有明顯的進步。大多數的共軍水面作戰艦攜帶鷹擊八型不同衍生款式的飛彈(65-120浬射程),旅洋II型驅逐艦則裝配鷹擊-62(120浬射程)。至於2014年起正式服役的最新型的旅洋III型驅逐艦則裝備垂直發射的攻船飛彈系統,除了先進的攻船飛彈以外,還配賦先進的防空飛彈、反潛飛彈,同時也可能具備攻陸巡弋飛彈能力。
上述高載彈能量與更高遂行任務的彈性有助於中共海軍在遠海進行頻繁的作戰能力。目前,中共海軍正逐步汰除老舊艦艇,並更新以新型、先進的水面作戰艦,其中技術成熟並量產的旅洋III型加上正在建造的已有9艘,預估將會有12艘加入作戰行列。江凱級II型巡防艦則有17艘在役,還有5艘在建造45。
更有甚者,2014年12月開工建造的共軍萬噸級055型飛彈驅逐艦,目前艦艏分段準備妥當、準備合攏,艦艉的機庫分段、艦艏分段也進入堆場,有望在2017年年中下水、2018年交付共軍海軍46。屆時對航母戰力,將能形成有力的防護。日本《世界艦船》評估,055型驅逐艦的綜合戰力將超過美國的勃克級(Arleigh Burke Class)和日、韓的神盾級艦,僅次於美國最新的朱瓦特級驅逐艦(DDG-1000)47。
(二)近海作戰艦
除了大型水面艦艇之外,中共海軍也正建構小型、近海作戰之用的載台,並逐步汰除冷戰時期的老舊中小型艦艇。在這期間,中共海軍於2004年起獲得60艘湖北級022型高速、匿蹤並配備八具C-802攻船飛彈的雙船體飛彈快艇;不過,由於功能不足以應付遠海巡弋需求,2009年起該型飛彈快艇停止生產;2012年,北京再度推出江島級056型1,500噸規模的護衛艦,其主要任務在於進行諸如東海、南海等近海作戰,因此裝備三種不同口徑的機砲、四組鷹擊-83型飛彈、魚雷管與直升機升降平台,並且掛載可變深度陣列聲納。此型護衛艦可用於近海作戰與打擊海盜等任務,但遠海作戰能力顯不足48。預計建造30-60艘,根據美國國防部的資訊顯示,目前第27艘已經開始服役49,以取代老舊小型艦艇與江滬I型巡防艦,並彌補022型功能不足之處。
(三)兩棲作戰艦
在兩棲船艦方面大陸目前擁有各類型兩棲登陸與氣墊艇約240艘;其中,排水量達20,000噸的玉統級071型船塢登陸艦是中共海軍第一款自主設計的船塢登陸艦,也是北京派遣亞丁灣護航任務中最大的自製艦艇,首艦「崑崙山」號於2008年服役,可搭載4艘國產氣墊登陸艇、1輛重型戰車或10輛越野車,搭載人數約250人。2007年以來共軍已有3艘榆潮級071型大型兩棲小艇母艦(LPD)服役,另有3艘在建造,2016年與17年將會各有1艘服役50。
此外,中共海軍兩棲船艦的主要投資方向,轉為大型甲板的LPD,顯示出中共對於遠征作戰與超視距兩棲攻擊能力的關注與興趣,同時也關注此型船艦在人道救援與災害防治(HA/DR)、反海盜等任務能量51。與此同時,中共在2000年初期大量建造低端的坦克登陸艦(LST/LSM)後,自2006年起則已經停止建造。至於氣墊船方面,2013年中共自烏克蘭購入的第一艘野牛氣墊艇,也已於2016年年初完成性能測試並正式列裝52。
(四)補給與輔助艦艇
由於遠海任務包括人道救援、反海盜、海洋調查等需求,也增加了中共遠洋補給船的需求。2013年中共海軍增加2艘福池級遠洋油彈補給艦(AOR),此舉讓中共擁有7艘油彈補給艦。目前中共海軍擁有兩代3型共5艘遠洋綜合補給艦(包括2艘「福清」級、1艘「南倉」級、2艘較新的「福池」級),為護衛艦、驅逐艦、兩棲艦及航空母艦在內主力艦艇提供後勤保障53。這些船艦輪調至亞丁灣海域,進行反海盜任務。
值得注意的是,中共海軍也開始增加3艘功能先進的潛艦救援艦(ASR)與3艘快速反應救援艦(ARS)。在其他船艦方面的最新發展包括,安慰級醫療艦(AH)與遠望衛星與火箭觀測艦、海洋調查船與專用於補給航空母艦的大觀級補給艦。除此之外,2015年7月,中共海軍類似美軍機動登陸平台(MLP)、排水量20,000噸的半潛船開始正式服役,該型艦對於那些缺乏裝載平台的登陸載具,可扮演海上碼頭的角色。
二、中共的航空母艦計畫
共軍自產航母具多重戰略意義,除保護中國大陸近年不斷向海外延伸的經濟利益,也可與周邊國家海權爭端上發揮威嚇作用,而更重要的是,新航母的建造,更標誌共軍從「近海防禦」到「遠洋海軍」的海洋戰略轉變。在國際關注與追蹤之下,中國大陸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在2012年9月正式服役,該艦滿載排水量為60,000噸,最高航速超過30節,主機功率達15萬千瓦,等於3至4艘30萬噸商船的主機功率總和54。搭載約30架定翼機與旋翼機,包括艦載戰鬥機、反潛直升機、早期預警直升機與救援直升機。目前,中共海軍正在學習如何使用航空母艦,並且研發相應的戰術與戰鬥群所需的各類防衛與支援船艦。同時,也正不斷培養能夠從航空母艦起降的戰鬥機飛行技術,預計要花上數年才能建立起能夠進行作戰任務的航空母艦專屬的戰鬥機飛行團隊。
中共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表示,中共海軍正在大連造船廠建造第2艘,也是第一艘自製的航母。根據美國國防部的資訊,在大連自製的首艘航母排水量大約在6萬5千到7萬噸左右,仍採滑跳設計。截至2016年9月下旬為止,中共新建航母已完成甲板分段安裝工程,此意味著甲板下大型設備安裝已基本完成,距離下水試航時間已不遠55。中國大陸第2艘自製航母也在建造當中,地點在上海的江南造船廠,預計到了2025年,大陸將部署6艘航母,其中包括2艘核動力航母56。2016年9月衛星所拍攝圖片顯示,兩條蒸汽彈射器和電磁彈射器系統基本完工,這意味著中國大陸將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同時完成2種航母艦載機彈射器的國家57,未來發展出電磁彈射並且配備核子動力將不會令人太驚訝。
三、水下艦隊
潛艦部隊是中共海軍跨越不同戰略卻同樣重視的一支水下武力。就潛艦而言,所謂「現代化」是指第二代潛艦,可裝配攻船巡弋飛彈或是能夠發射潛射彈道飛彈。2015年,中共海軍擁有41艘各式現代化潛艦,大約佔總數70%的比例。預計到了2020年,中共可擁有百分之百現代化的傳統攻擊潛艦,未來將會有54-81艘在役58。
(一)傳統動力潛艇
2000年至2005年年間,中共建造明級、宋級、第一艘元級,並購買8艘基洛級(Kilo)。目前儘管上述艦型仍在服役,但只有元級持續建造當中。減低過多級別的潛艦將有助於中共整合與精簡維持、保修、訓練與相容性等作業。元級是中共海軍傳統潛艦當中最具現代化能力的水下武力,目前有8艘在役,未來可能擁有多達12艘同型艦59。元級的作戰能力近似宋級,兩者均能發射中共自製攻船飛彈,不同的是前者還具備絕氣系統(AIP),同時也可能獲得俄羅斯基洛級的靜音技術,因此不僅擁有更長的水下巡航持續能力,也降低了戰場遭到偵測的脆弱性。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中共一艘代號032型清級傳統動力潛艦開始服役,根據英國《詹氏戰船年鑑》資料顯示,該型潛艦在尺寸上比元級大三分之二,有可能做為試驗用艦或是潛艦補給艦,究竟如何有待釐清。
其他級別的潛艦當中,只有明級與基洛級早期型缺乏攻船飛彈發射能力。12艘當中8艘基洛級則裝備SS-N-27攻船飛彈,此型飛彈提供大約120浬的長程反艦能力。儘管中共自製鷹擊-82的射程相較之下短了許多,不過未來發展出與SS-N-27相同甚或更遠射程的潛射攻船飛彈,應屬必然之事。
(二)核子動力潛艦
中共現在正積極針對少量的核子攻擊潛艦進行現代化換裝,漢級攻擊潛艦很可能會在2020年前全部退役。商級核子動力潛艦在2002年與2003年分別各建1艘之後,停了將近10年之久,又開始開工建造4艘後續衍生款,第1艘已於2012年下水,未來將以一艘商級換一艘漢級的模式更新與強化核子攻擊潛艦的現代化作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中共海軍093B型攻擊核潛艦於2016年6月曝光,該型艦是共軍最先進的核潛艦,除了在水聲電子、安靜性能方面比093原型艇有所提高,最大特徵是在指揮台圍殼後方有巡航飛彈垂直發射裝置,可從水下發射鷹擊18攻船飛彈,可能也具備發射長劍10、鷹擊63等型陸攻、反艦巡航飛彈的能力。這代表093B型並非專門用於攻擊航空母艦的巡航飛彈核潛艦,而是多用途核潛艦,可同時承擔反潛攻擊和遠程反艦、對陸攻擊等複雜作戰任務60。在改進型的商級之後,中共海軍也推出隋級(095)型核子動力攻擊潛艦,該型潛艦預計在靜音效能、武器能量都會有跨代性的增進,當然也可能具備對陸地進行打擊的能力。
至於在核子彈道飛彈潛艦的方面,晉級潛艦已於2014年起開始進行戰略巡航任務,這標誌著中共已擁有可靠的二次核子打擊與報復能力,其配備的巨浪II型具有4,000浬的射程,可以在大陸沿海攻擊夏威夷與阿拉斯加,如果跨過夏威夷則能攻擊美國全境。根據英國《詹氏防務周刊》、《詹氏戰艦年鑑》報導,中共已有4艘094型核潛艦可供使用,其服役數量還可能擴大到5艘。而中共下一代彈道飛彈核潛艦,唐級(096型)戰略核潛艦將可能裝備射程達1萬公里的「巨浪-3」潛射彈道飛彈。對此,大陸軍事專家滕建群表示,096型核潛艦的隱蔽性、及其攜帶的戰略核武器將對相關國家構成威脅61。
就目前來說,大多數中共水下艦隊武力是傳統動力潛艦,沒有拖式陣列聲納,但卻裝備射程越來越遠的攻船飛彈。在十年前,中共海軍僅有少量潛艦具備如此能力,然而在高速替換下,目前已經有超過半數的傳統與核子動力攻擊潛艦具備打擊水面艦的能力,預計到2020年大部分的潛艦兵力都具備射程更遠、精度更高的攻船能量。此外,中共有少量的潛艦具備進行情報、偵察與搜索任務的能力(ISR),以及進行反水面艦作戰。不過,截至目前為止,中共海軍潛艦在對抗潛艦作戰與對陸打擊的能力,仍有待加強。
四、攻擊效能
中共海軍在水面艦攻船飛彈研製方面,儘管在鷹擊I型與海鷹III型飛彈研發遭遇重大失敗,未來中共仍將積極研製新一代超音速攻船巡弋飛彈,目前正在對鷹擊12型與鷹擊18型兩款飛彈進行測評;其中,前者的射程可達250公里、射速2.5馬赫,並將可能只裝備於航空母艦上62。2015年在9月3日勝利大閱兵上,首次展示了鷹擊-12A攻船飛彈,該型飛彈即將裝備到正在接受改裝的956型(「現代」級)驅逐艦上63。至於鷹擊18型則應該是3M54E Klub複製品,擁有180公里射程與0.8馬赫速度,但發射40公里後將可達到2.5到3馬赫之譜,除了可裝配於水面艦052D驅逐艦垂直發射系統外,也可以裝入潛艦魚雷發射管64。
在潛艦武器方面,根據專家的評估,中共也有可能擁在636M型基洛級潛艦上配有俄製射程300公里,裝配400公斤彈藥的Klub 3M-14E(北約代號:SS-NX-30)型攻陸巡弋飛彈65,但實情如何有待進一步驗證。此外,093型攻擊核潛艦則提升了核潛艦的技能,其裝備有熱動力魚雷和潛射反艦導彈,打擊威力大增66。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中共海軍正大力研發新一代的水雷,可由空中、水面艦或潛艦佈放,然與傳統水雷不同之處,在於水雷並不會直接爆炸,而是浮出水面並發射攻船飛彈,壓縮敵軍艦艇的反應能力,並有效阻止敵人在海上的行動自由67。此外,過去中共海軍艦艇的反潛能力,明顯落後且被視為優先發展的反艦與防空能力。但隨著新型艦艇配賦更具現代化效能的聲納,包括拖曳式與直升機懸掛式聲納,因此讓中共海軍的反潛能力逐步升高。預計到了2020年,中共海軍具備在有限海域的潛艦偵測能力。
肆、結語
依據海洋戰略可以簡單清楚區分出使用海洋權力的層次,藉以評估海權國家對海洋所能達成之目標,或欲達成之目標:首先是,海權行使最佳的狀態-制海(Command of the sea)其定義為:「我方使用海洋的能力,並有能力排除敵人使用海洋」;其次,相較於制海其力量較低的是掌控海洋(Sea control):「一個國家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內,有能力『控制』(Command)個別的海域,以便達成特定的戰略目標」,以上兩者皆為強權的概念;第三,也是力量最低的就是海上阻絕,其定義是:「排除敵人使用一個個別的海域,而自己也不使用」。換言之,當敵強我弱之時,我可以使用較小或較為經濟之艦隊或岸基武器,達到對敵產生破壞或嚇阻之效果。因此,海上阻絕與制海兩者概念是相對的。制海權則是交戰一方運用海上力量在預定時間內取得對一定海洋區域的控制權。目的是消除預定海域內可能對己方的威脅,使己方獲得海上行動自由,能有效的利用海洋進行政治、軍事與經濟活動;必要時剝奪敵方制海權,阻止其利用海洋,使敵方海上活動受到限制。前面有關海權類型論述,明顯是基於軍事角度加以探討的,因此海軍是海權的主要力量,海權思想則是海軍戰略的基礎前提68;按照這樣的思路,可以將海軍戰略定義為:「使用海洋以達到國家或軍事戰略目標,並在必要時阻止敵人運用相同的能力。」
對於中共海軍戰略的定義,可以套用前述「使用海洋以達到國家或軍事戰略目標,並在必要時阻止敵人運用相同的能力。」那麼現行「近海防禦」戰略就是中共「使用海洋以達到國家或軍事目的,並在必要時阻止敵人在近海運用相同的能力。」這意味著中共可以利用全世界的海洋,做為其達到政治、經濟、軍事等國家或軍事戰略目標的媒介;然而,由於「防禦」性的戰略性質,加上海軍力量的限制,中共海軍在必要時於近海海域剝奪敵人運用該海域達到其國家與軍事目標的能力,以維護國家安全與利益。誠如Paul dodge與Duncan Hunter所評論,中共海軍戰略在本質上是屬於「海上阻絕」或是「反介入」性質的69。
從前述分析可見,經過數十年的銳意經營,中共海軍已具備近岸、近海與遠海水下、水面與航空三度空間的攻船、攻潛、防空、水雷、封鎖與兩棲作戰的指管通情監偵與打擊的能力。因此,與其說是「大型化」艦艇建軍取向,不如說是合理化與均衡化艦隊的裝備整備。因為,雖然中共擁有旅海、旅滬等適合遠海作戰的大型化戰艦,但是北京也沒有忽略022型飛彈快艇與056輕型、適合近海作戰的新式艦艇。更有甚者,中共電子工業的不斷進步,改革軍工業整體效能,以及透過各種管道吸納俄羅斯與烏克蘭等外國先進科技70。讓中共艦艇從機械化、電子化走向資訊化,「神盾」系統更高度整合指管通情監偵與打擊一體的能力。不過,由於中共海軍戰力即使到2020年,仍與美軍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如果北京要想在「第二個一百年」,也就是2049年要與美軍在戰力上互別苗頭,除噸位、數量、功能與攻擊效能等仍須持續強化之外,還必須加強遠海防空、反潛與船艦載台間協同作戰等能力,就此而言,地緣政治是否和平、大陸內部政治是否穩定、經濟發展是否持續、科技能力能否提升,以及大陸是否能以創新模式建構資訊時代船艦戰力,都將在相當程度上成為中共海軍艦艇發展的關鍵變數。

註1:中國新聞組,〈現役最強 095核潛艇疑軍港曝光〉,《世界日報》,2016年11月21日。
註2:Kris Osborn,“Why the U.S. Navy Why the U.S. Navy Could Be in Big Trouble: China Plans 351 Ships by 2020”, May 9, 2016, http://nationalinterest.org/blog/the-buzz/why-the-us-navy-could-be-big-trouble-china-plans-351-ships-16101
註3:Zachary Keck, “Watch Out, America: China Might Have 415 Warships by 2030”, The National Interest, May 27, 2015, http://nationalinterest.org/blog/the-buzz/watch-out-america-china-may-have-415-warships-by-2030-12979
註4:Eric Heginbotham, The U.S.-China military scorecard : forces, geography, and the evolving balance of power, 1996-2017 (Santa Monica: RAND, 2015).
註5:Kyle Mizokami, “Five Chinese Weapons of War America Should Fear”, The National Interest, May 7, 2014, http://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five-chinese-weapons-war-america-should-fear-10388?page=3
註6:劉寧、戚嘉林,〈大陸052系列驅逐艦發展30年〉,收錄在戚嘉林主編,《中國軍隊近代化:湘軍淮軍與新軍  國軍共軍中國軍》(新北市:祖國文摘出版社,2016年9月)頁202。
註7:James Holmes, “When China Rules the Sea”, Foreign Policy, Sept. 23, 2015, https://foreignpolicy.com/2015/09/23/when-china-rules-the-sea-navy-xi-jinping-visit/?utm_content=buffer6639e&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facebook.com&utm_campaign=buffer
註8:蔡浩祥,〈陸新核潛艦 或顛覆美海洋霸權〉,《旺報》,2016年6月5日。
註9:胡波,《2049年的中國海上權力:海洋強國崛起之路》(臺北市:凱信企管,2015年9月),頁294。
註10:蕭勁光,《蕭勁光 回憶錄》(續集)(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頁15。
註11:管帶,〈海軍的步伐〉,《海陸空天  慣性世界》,第164期,頁4-5。
註12:查理,〈中共海軍與俄潛艦〉,《現代艦船》,2010年8月,頁32。
註13:同註12,頁34。
註14:高雄柏,〈中共第二代自力研製的潛艦〉,收錄在戚嘉林主編,《中國軍隊近代化:湘軍淮軍與新軍  國軍共軍中國軍》(新北市:祖國文摘出版社,2016年9月),頁218-9。
註15:謝松峰,〈中共第一代潛艇發展始末〉,收錄在戚嘉林主編,《中國軍隊近代化:湘軍淮軍與新軍  國軍共軍中國軍》(新北市:祖國文摘出版社,2016年9月),頁214-215。
註16:高雄柏,《中共第二代自力研製的潛艦》,頁222-3。
註17:張蜀誠,〈中共海軍戰略發展對亞太地區的影響〉(高雄: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1998年8月),頁77。
註18:吳允光,〈一年來中共的軍事〉,《中共研究》,第5卷,第1期,1971年1月,頁34。
註19:吳允光,〈一九七二年的中共軍事〉,《中共研究》,第7卷,第1期,1973年1月,頁38。
註20:防衛省,《防衛白書 平成27年版》(東京:日經印刷,2015年8月14日),頁33。 
註21:據香港《廣角鏡》雜誌估算,美國海軍艦艇總噸位為800萬噸,為世界第一;其次是俄羅斯,總噸位400萬噸。中共海軍艦艇總噸位為200萬噸,居世界第三;英國《詹氏防務周刊》的資料則顯示,美國海軍為300萬噸,俄羅斯為110萬噸,中共海軍艦艇總噸位為82萬噸,同樣被列在第三。「中共海軍艦艇總噸位世界第三 實力排位眾說紛紜」,中青在線,2010年9月22日,http://big5.news.cn/gate/big5/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9/22/c_12597254.htm
註22:謝永湉,《1958年臺灣海峽危機(The Taiwan Strait Crisis of 1958)》(臺北市:RAND,國防部譯印),頁3。
註23:吳允光,〈1927年的中共軍事〉,《中共研究》,第7卷,第1期,1973年1月,頁38。
註24:參見IISS, The Military Balance 1985-1989 (London: IISS, 1985-1989).
註25:參見Ronald O’Rourke, China Naval Modern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U.S. Navy Capabilities—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 (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2016).
註26:Kyle Mizokami, “The Five Most-Powerful Navies on the Planet”, The National Interest, June 6, 2014, http://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the-five-most-powerful-navies-the-planet-10610?
註27:Ronald O’Rourke, China Naval Modern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U.S. Navy Capabilities-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 CRS Report, RL33153, March 31, 2016, p.16.
註28:中國新聞組,〈南海解放軍 轉赴印度洋演練〉,《世界日報》,2016年5月17日。
註29:Ronald O’Rourke, China Naval Modern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U.S. Navy Capabilities,p.18.
註30:Sanjeev Miglani And Greg Torode, “Wary of China’s Indian Ocean activities, U.S., India discuss anti-submarine warfare”, REUTERS, May 2, 2016,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us-india-usa-submarines-idUSKCN0XS1NS
註31:Kyle Mizokami, “Five Chinese Weapons of War America Should Fear”, The National Interest, May 7, 2014, http://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five-chinese-weapons-war-america-should-fear-10388?page=3
註32:Russia’s Arms and Technologies: The XXI Century Encyclopedia—Naval Weapons, Volume III (Moscow: Arms and Technologies Publishing House, 2001); Machine Building Design Bureau marketing brochure—3M80E antiship attack missile-weapon complex. For 3M80MVE characteristics, see the Tactical Missiles Corporation JSC Web site at http://eng.ktrv.ru/production_eng/323/507/541/?PHPSESSID=b56ca0fa59423f9a752a0ccdc67eb72a
註33:“C602: Anti-Ship Missile Weapon System,” China National Precision Machinery Import and Export Corporation marketing brochure, 2010.
註34:Christopher P. Carlson, “China’s Eagle Strike-Eight Anti-Ship Cruise Missiles: YJ-81, YJ-81, and C802 (Part 2),” Defense Media Network, February 6, 2013, available at <www.defensemedianetwork.com/stories/chinas-eagle-strike-eight-anti-ship-cruise-missiles-yj-81-yj-82-and-c802/>.
註35:”PLA’s Tactical Air-To-Surface Missiles (Part 1),” SinoDefence, February 18, 2014, available at http://sinodefence.com/2014/02/18/plas-tactical-air-to-surface-missiles-part-1/
註36:參見IISS, The Military Balance 1990-1997 (London: IISS, 1990-1997).
註37:蕭勁光,前揭書,頁105。
註38:Edward Cody, “With Taiwan in Mind, China Focuses Military Expansion on Navy”, Washington Post, March 20, 2004, p.12.
註39:「2013年中國軍備井噴 海軍優先」,南華早報中文網,2014年1月3日,http://www.nanzao.com/tc/national/14c3153a7 1d05f9/2013-zhong-guo-jun-bei-jing-pen-hai-jun-you-xian
註40:張國威,〈陸狂造36艘056艦 威懾美日潛艦〉,《旺報》,2016年10月6日。
註41:劉寧、戚嘉林,〈大陸052系列驅逐艦發展30年〉,收錄在戚嘉林主編,《中國軍隊近代化:湘軍淮軍與新軍  國軍共軍中國軍》(新北市:祖國文摘出版社,2016年9月)頁202。
註42:陳建瑜,〈海軍成立67年 陸3大艦隊秀肌肉〉,《旺報》,2016年4月25日。
註43:CIA, “Current military capabilities and available firepower for 2016 detailed”, Global Fire Power, http://www.globalfirepower.com/country-military-strength-detail.asp?country_id=china
註44:Ronald O’Rourke, China Naval Modern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U.S. Navy Capabilitie, p.25.
註45:Ronald O’Rourke, China Naval Modernization, p.28.
註46:潘維庭,〈陸055驅逐艦分段合攏 2017年下水〉,《旺報》,2016年9月29日。
註47:轉引自應天行,〈中共海軍神盾級驅逐艦〉,《全球防衛雜誌》,第354期,2014年2月,頁84-5。
註48:蔡育,「解放軍武裝南海 曲靖艦入列」,《旺報》,2016年06月10日。
註49:Ronald O’Rourke, China Naval Modernization, p.30.
註50:Ronald O’Rourke, p.34.
註51:張國威,「渡海反獨 陸致力發展兩棲載具」,《旺報》,2016年10月5日。
註52:宋秉忠,「首艘野牛氣墊艇 列裝南海艦隊」,《旺報》,2016年4月28日。
註53:馬堯,〈美國緣何高度重視中共海軍建造補給艦?〉,人民網,2015年7月13日,http://world.people. com.cn/n/2015/0713/c157278-27295809-3.html
註54:孫昌國,〈遼寧艦引擎強 能推4艘30萬噸油輪〉,《旺報》,2016年10月15日。
註55:蔡浩祥,〈陸自造航母裝煙囪 艦島成型〉,《旺報》,2016年10月9日。
註56:張國威,〈陸2025年擁6航母 第3艘已開建〉,《旺報》,2016年7月27日。
註57:林瑞益,〈陸測試電磁彈射器 或裝備新航母〉,《旺報》,2016年9月24日。
註58:Ronald O’Rourke, China Naval Modern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U.S. Navy Capabilities-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 CRS Report, RL33153, March 31, 2016, p.11.
註59:同註58,頁12。
註60:中國新聞組,〈中國最強核潛艦曝光〉,《世界日報》,2016年6月22日。
註61:林瑞益,〈陸擁逾10艘核潛艦 漢級將退役〉,《旺報》,2016年10月21日。
註62:Christopher P. Carlson, “YJ-12 Photographic Analysis,” February 2014; “Chinese YJ-12 Supersonic Anti-Ship Missile Revealed,” Chinese Military Review, January 2013, available at <http://chinesemilitaryreview.blogspot.com/2013/01/chinese-yj-12-supersonic-anti-ship.html>.
註63:楊幼蘭,〈威懾美航母 陸鷹擊-12飛彈南海首亮相〉,中時電子報,2016年7月11日。
註64:Christopher P. Carlson, “Deciphering the Eagle Strike-8 Family of Anti-Ship Cruise Missiles,” presentation at Workshop on Open Source Exploitation.
註65:Pan Wenlin, “Small Gas-Turbine Unit and China’s Antiship Cruise Missiles,” Shipborne Weapons 8 (August 2010), 14–25; “KD-63 (YJ-63), K/AKD-63,” Jane’s Air-Launched Weapons, January 28, 2014, available at <www.janes.com>.
註66:Down Below, “China’s Nuclear Subs Are Ready to Terrorize the Sea”, The Daily Beast, May 19, 2016, http://www.thedailybeast.com/articles/2016/05/19/china-s-nuclear-subs-are-ready-to-terrorize-the-sea.html?utm_content=bufferd7892&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facebook.com&utm_campaign=buffer
註67:Lyle J. Goldstein, “Old-School Killers: Fear China’s Sea Mines”, The National Interest, October 14, 2015, http://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old-school-killers-fear-chinas-sea-mines-14069?page=2
註68:中共海軍百科全書編審委員會,《中共海軍百科全書》(北京:海潮出版社,1999年12月2版),頁1928。
註69:Paul Dodge, “China’s Naval Strategy and Nuclear Weapons: The Risks of Intentional and Inadvertent Nuclear Escalation,” Comparative Strategy, no.24, 2005, pp.416-7; Duncan Hunter, “Hearing on China’s Military Modernization and Its Impact o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Pacific? A Congressional Perspective: Congressman Duncan Hunter,” The 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Mar. 29-30, 2007, p.4.
註70:Dennis M. Gormley, Andrew S. Erickson, and Jingdong Yuan, “A Potent Vector: Assessing Chinese Cruise Missile Developments”, Joint Force Quarterly 75, September 30, 2014, pp.98-105.

公告日期: 2017-06-09

供稿單位: 司令部/督察長室